【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吳海舒 文 朱哲 攝影)未來的農民咋種地?“你只需要坐家裡用手機看看你的地就行,其他交給我們。”中化現代農業(河南)有限公司合作發展經理樊晨光笑著說。以往農民種地靠經驗,如今數字農業的發展讓農民不用再“面朝黃土背朝天”。
近年來,河南推動與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合作,推動MAP與數字農業等相關業務在河南落地,依託線上線下相結合的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即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模式,為規模種植者提供從種到銷的全程解決方案,讓種地變得更簡單、高效,實現農民增收,推動河南農業現代化轉型。
日前,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來到中化現代農業(河南)有限公司尉氏技術服務中心。目前地裡的小麥正處於苗期生長階段,中化現代農業(河南)有限公司開封大區經理張紀彬拿著手機向記者展示了他們的線上服務系統,“透過手機上的監測畫面,我們就可以實時看到地裡農作物的長勢。畫面中這些黃色的區域,表明小麥的長勢還不是很旺,綠色的區域是長勢比較好的地塊,一目瞭然,還有一些細節問題的診斷,都可以從這裡看到。”張紀彬說。
除了監測農作物長勢,MAP模式還為規模種植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方案,病蟲害如何防治、如何科學灌溉……這些問題由專門的農藝師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和幫助。
在尉氏縣大橋鄉大蘇村,中化現代農業(河南)有限公司與尉氏縣連合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已經有三年時間,目前合作面積1700畝。之前,由於種植技術的缺失,田間病蟲草害管理和種肥選擇不當,又缺乏資訊渠道,當地的糧食銷路並不好,盈虧基本平衡。後來,MAP技術服務中心為合作社提供品種選擇、測土配方施肥、糧食助銷等支援,2020年,小麥每畝增產130斤,收益提高150元/畝,玉米增產180斤,每畝收益提高210元,合作社全年收益增加60多萬元。
打造農業種植綜合服務平臺
除了技術支援,MAP河南還與地方農機合作社組成服務聯合體,為合作社提供金融支援,扶持合作社開展作業,共同推動生產服務。服務聯合體不僅可以服務社員,還可以輻射周邊農戶。服務環節包括耕地、播種、植保、收穫,還包括糧食品質檢測及銷售服務。截至目前,MAP河南共與22家省市級農機合作社簽訂了合作協議。
農產品種得好,如何也能賣得好?在中化現代農業(河南)有限公司尉氏技術服務中心的展示廳,一些農產品的外包裝上貼有MAP beSide的標籤和二維碼,掃描二維碼就能看到產品的產地、種植時間、收割時間、加工工廠等資訊,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證”。
MAP beSide是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打造的高階農產品品牌,打通了“從田間到舌尖”的農產品追溯鏈路,建立數字化品控溯源體系,為本地農產品提升品牌價值,增加產品溢價。
自2019年4月在河南尉氏成立第一家技術服務中心以來,中化現代農業(河南)有限公司共在河南建立了30家技術服務中心,截至2021年11月底,在線上線下共服務了河南超200萬畝耕地,服務規模種植者1200餘家,包括家庭農場、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等。
數字農業的河南探索
數字農業是用數字資訊科技對農業物件、環境等全過程進行視覺化表達、數字化設計、資訊化管理的新興農業發展形態。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要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全面推進農業數字化。河南是農業大省,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培育壯大農業數字經濟,對農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近年來,河南省各市縣都投入到如火如荼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當中,河南雲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利用物聯網蟲情資訊採集裝置,讓農民實現了足不出戶實時監測莊稼長勢,智慧農業雲平臺接入專家庫,對於病蟲害的防治進行答疑解惑;河南益民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利用5G智慧農業裝置平臺,從播種到收穫一部手機就能解決,以前一畝地需要八個人來摘辣椒、看辣椒,現在一臺車一天的工作量可以代替800個人……
除此之外,國內數字行業領軍企業也紛紛投入河南數字鄉村建設。河南與阿里巴巴、華為、拼多多、豬八戒網等頭部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武陟縣等十餘個縣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資訊進村入戶工程、智慧農業資訊服務平臺、物聯網應用示範等新技術新模式已經初見成效。
責編:楊志瑩 | 稽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