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銀花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內容,影片裡的寶媽剛生完了三胎,可她卻非常失望、自責。
這位寶寶已經生了兩個女兒,原本三胎她是奔著兒子準備的,可當醫生告訴她三胎還是女孩時,這位寶媽非常自責,並且發出了這樣的文案:
“姐姐叫了10個月的弟弟沒能如願,心裡五味雜陳,說不出來當時的心情,估計只有生閨女的人才懂,說實話我挺自責的,同樣都是女人為啥我就生不出兒子。”
這位寶媽拼三胎想要“兒女雙全”,本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底下的評論,讓我整個人感覺都不好了。
一位姓全的寶媽留言說:
“美女,我為了生兒子打了十幾胎,現在終於兒女雙全了,相信你也會兒女雙全的!”
而她的三觀更讓我震驚,她說:
“兒子對我不好,我也願意。”
如此“有兒萬事足”,看來養兒子的目的只有一個,即“傳宗接代”、“繼承香火”。
而擁有這樣思想的寶媽,在現實生活中,也並不是少數,而原因通常有這些:
01.受困於環境的壓力
據網路顯示,這位全女士出身在浙江台州周邊的村子裡。
才38歲的她已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結婚十幾年,肚子一刻也沒消停過,只為了爭口氣。
由於當地的風氣既淳樸又落後,男人被賦予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只有男人才是家裡的頂樑柱。
所以當地基本上家家都要生一個男孩才行,要不然就會被人嘲笑、看不起,甚至會被欺負。
打了十幾胎,難道她不怕疼嗎?不怕死嗎?喜歡這樣嗎?
就像封建社會女性被要求只能裹小腳,才能嫁出去一樣。
即使是現代女性,如果自身能力不足,受困於環境的壓力,只能把自己地位的提高、自認為的幸福寄託在子宮上,寄託在生兒子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02.不認可自己女性的性別
在一些重男輕女的家庭裡,不僅寶爸和孩子爺爺有這樣的思想,有些奶奶的思想更嚴重。
曉雅前段時候剛生完女兒,她在群裡吐槽婆婆說:
還沒出院,她婆婆就對她說,把身體養好了,再生個弟弟;
月子裡,女兒尿了,她婆婆就說女兒的尿比男孩氣味大;
女兒一哭,她婆婆就說女孩比男孩愛哭,沒男孩好帶……
據說小雅婆婆從小就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從小沒上過一天學。
到了婆家,因為自己開始生了兩個女兒,又被公婆嫌棄。
所以,重男輕女的思想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
由於她們從小受到重男輕女環境的影響,加上自己沒有接受過新的思想,從而讓她從骨子裡不認可自己的性別,看不起自己女性的身份。
03.性別偏見是孩子成長的枷鎖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上學時,“女孩子學不好理科”,
“女的讀了大學有什麼用,還不是一樣要在家帶孩子?”
工作時,
“男領導灑脫不計較,女領導事多、麻煩。”
“男的方向感就是好,女司機就是馬路殺手。”
有了孩子後,
“一個媽媽,你要以家庭為中心”……
但事實上,經過大量研究證實:
人的大腦不會因為性別而偏向“感性”或“理性”。
很多勇敢的女性,曾在男性領導的領域裡脫穎而出,為社會奉獻著自己的價值。
04.請努力讓孩子在沒有性別偏見的環境里長大吧
對於很多媽媽來說,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不在乎性別,只要孩子聰明健康,就足夠了。
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不管男孩女孩,也只願意生一個,所以男孩女孩都一樣好。
現在也有少部分寶爸寶媽,不想承受更多的經濟壓力,還傾向於生女兒。
當然,也有寶媽寶爸就是純粹喜歡男孩,即使生了女兒,對女兒的教育也不會偏心。
但是由於每個人成長的環境不同,難免會出現一些有重男輕女思想的親人,他們的思想還被禁錮在封建社會。
很多人造的概念,被他們強加在了孩子的身上,讓兒童在很早就學會了性別偏見。
事實上,任何性別偏見對男孩女孩都是枷鎖,這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作為父母,無論我們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我們都要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沒有性別偏見的環境。
從父母自己做起,把關注點放在提升自己和孩子的教育上,而不是孩子的性別上。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聯絡刪除)
每個人可以成為別人的丈夫/妻子,也可以成為孩子的父親/母親,但我們最有價值的人生,應該是成為自己。
我們要擺脫性別偏見、擺脫對性別的刻板印象,要的不是女尊男卑,也不是男尊女卑,而是希望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性別上的平等。
也願我們的孩子長大後,都能做ta喜歡的自己!
高階育嬰師,熱愛生活,喜歡分享的二孩媽媽,願育兒路上,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獲取更多育兒資訊,歡迎關注銀花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