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正值冷戰高峰期,非洲炎熱的土地上發生了一場代理人戰爭,即剛從葡萄牙殖民者手中爭取到獨立的安哥拉的內部戰爭。它背後的成因極其複雜,其中包括兩支民族武裝安盟和安解之間的權力鬥爭。戰爭不僅涉及南部非洲的各個地區大國,還包括冷戰時期激烈對峙的兩個超級大國,以及他們的附庸。
其中,1987-88年在安哥拉東南部的坦克戰是自1941年隆美爾率領德國陸軍與英國陸軍第70師以及波蘭、澳大利亞、南非和印度的盟軍在託布魯克進行為期241天的戰鬥以來,非洲土地上進行的最大一場坦克戰。
南非作為交戰的一方不僅派出了國防軍,還利用當地的部族武裝作為叢林戰的先鋒。戰爭的膠著一直延續到2002年,最終各方在紐約達成一份國際協議,它不僅導致了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崩潰,還誕生了多黨制下的新安哥拉和奈米比亞。
安盟部隊正在檢查被線導ZT-3導彈擊毀的蘇制T-55坦克
一架被擊落的安哥拉空軍米-8 武裝直升機
正往前線運送彈藥的村民
由當地村民組成的南非國防軍第201營在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安盟高階將領:德莫斯特內斯·奇隆蒂拉
武裝分子在通往奎託誇納瓦萊的一座橋樑上埋設地雷
正準備在鄰國土地上發動一場戰役的南非軍隊
安盟士兵正在過河
安盟士兵沿著本格拉鐵路徒步前進,並一路炸燬附屬設施
由Armscor研製並在安哥拉南部的衝突中大量部署的Krimpvark 高射機槍
在瑞士接受過教育的安盟領袖喬納斯·薩文比
安盟高階將領- Arlindo Pena
南非國防軍的車隊在戰爭即將結束時撤回到卡萬戈河一側
安盟俘虜的安解士兵
安盟第20旅的指揮官- Fouché上校站在繳獲的蘇制M-46大炮旁
正在“漏洞”行動中集結的安盟第21 旅計程車兵
南非坦克正前往奎託河迎戰安盟及其盟友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