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兩個亂世的王朝,晉朝固然統一了三國,也開創了“太康盛世”,然而其歷史存在感仍然很低,以致大多數人對於兩晉歷史甚至是兩晉皇帝都知之甚少。那麼,作為一個大一統王朝,晉朝的存在感為什麼會這麼低呢?個人認為應該主要源於以下三個原因。
原因之一:政變弒君得國不正,大一統時間較短
晉朝分為西晉和東晉兩個時期,從曹魏鹹熙二年十二月(266年2月)司馬炎篡位稱帝,建立晉朝開始,到東晉元熙二年(420年)劉裕篡位稱帝,建立劉宋止,先後歷十五帝、一百五十五年。即使放在歷史上,也並不算是個短命王朝,可這裡卻存在兩個致命缺陷。
高平陵之變
首先是得位不正,司馬氏作為曹魏臣子,透過“高平陵之變”奪取朝政大權,之後為了篡位甚至不惜弒君,結果留下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語,這種做法顯然不太符合儒家思想的傳統道德觀念,導致後世對於司馬氏篡權奪位大多嗤之以鼻。雖說曹魏得天下也不算太正,可曹操畢竟起於亂世,於刀光劍影之中一統北方,給老百姓創造了安定的生活,因而後世對其大多持肯定態度,司馬家卻完全不同,其得位基本是靠陰謀詭計而來。
其次是統治較短,雖說兩晉滿打滿算也有一百五十五年的國祚,但其作為大一統王朝的時間卻極短,從西晉咸寧六年(280年)滅吳統一天下,到建興四年(316年)西晉滅亡,前後滿打滿算也不過短短36年而已,如果從都城洛陽於永嘉五年(311年)算,更是隻有31年,而如果去除西晉末年的亂世,將會更短。至於其他時間,晉朝更多隻算是個割據政權。
正是由於得國不正,再加上統治時間相對較短,導致後世歷代對於晉朝的統治評價普遍較低。而由於“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的影響,導致司馬炎所締造的“太康之治”也稍顯暗淡,其存在感自然也就被拉低了不少。
原因之二:皇帝大多為傀儡,存在感相對較低
兩晉先後出了十五位皇帝,其中西晉四位、東晉十一位,作為一個王朝而言,這個皇帝數量並不算少,然而除了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傻子皇帝司馬衷和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之外,其他皇帝卻很難給人留下印象。
先說西晉,晉武帝司馬炎作為開國皇帝,其終結三國亂世,重建大一統王朝,地位無可替代。然而,第二代帝王晉惠帝司馬炎完全就是個低能皇帝,其之所以出名還是因為那句“何不食肉糜”,在位前期算是半個傀儡,在位後期則完全淪為傀儡。之後的西晉皇帝,司馬熾、司馬鄴,則全都是“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期間的短命皇帝,存在感也實在太低。
再說東晉,晉元帝司馬睿雖說在“永嘉之亂”中表現差勁,但作為東晉開國皇帝,倒也算是有所成就了。然而,除了司馬睿之外,其他的十位皇帝,即司馬紹、司馬衍、司馬嶽、司馬聃、司馬丕、司馬奕、司馬昱、司馬曜、司馬德宗和司馬德文,完全沒有任何作為,甚至長期處於被架空的狀態,朝中大權基本掌握在士族門閥手中。
要知道,兩晉國祚滿打滿算也不過一百五十五年,卻先後經歷十五帝,平均每十年換一個皇帝,又哪裡來的存在感?而相較於兩晉皇帝,反倒是門閥貴族中出現了不少名臣,例如謝安、謝玄、王導等。
原因之三:沒有能拿出手的成就,且多為反面教材
歷史上,短命王朝其實也不算少,然而無論是秦朝、隋朝,哪怕是王莽所建立的新朝,存在感都要比晉朝高,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便是這幾個網花草國祚雖短,但成就卻並不算少,因而能被後世所銘記。反觀晉朝,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太康之治”和“淝水之戰”,其餘大多為反面教材。
統一天下後,司馬炎認為曹魏之所以被篡位,關鍵原因便是宗室集團的衰弱,因而大封司馬諸王,而且削弱地方權力而加大藩王權力,但他卻並未想到,東漢滅亡的關鍵就是中央集權的衰弱和地方割據勢力的加強。結果,當西晉中央集權因“賈后亂政”而衰弱後,宗室諸王非但沒能成為皇室助臂,反而釀成了“八王之亂”,導致西晉統治迅速崩潰。
此外,曹丕當年為獲取門閥大族支援,改曹操的唯才是舉政策,設九品中正制,而司馬家為了篡權,則從司馬懿開始便更進一步,直接將官員的選拔權交給了大小中正,結果導致九品中正制徹底淪為了貴族門閥獲取權力的工具,朝中大權完全被貴族門閥所掌控。結果導致兩晉時期,上層貴族生活糜爛,奢侈成風,攀比炫富令人髮指,剛剛完成了統一便迅速走向了腐敗,中間幾乎沒有任何緩衝,下層民眾是苦不堪言。
如上,縱觀兩晉,其真正的成就無非統一三國、“太康之治”和“淝水之戰”,至於“賈后亂政”、“八王之亂”、、“衣冠南渡”、“五胡亂華”等事件,雖然也影響深遠,但無疑全是反面教材,後世自然也不會對此大肆宣揚,自然也就影響了其存在感。
綜上所述,得國不正且大一統時間較短,皇帝多為傀儡存在感太低,再加上實在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成就,其存在感較低也就不難理解了。即使是後世常提起的魏晉風流、儒道互補,也不過偶然掀起些波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