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作者是誰?可以說是紅學“第一課題”。
如果把解讀《紅樓夢》比喻成撬動一座大山,那麼,研究者所具有的知識的廣度、思辨的深度便決定了撬動這座大山的槓桿的長度,而找到作者本尊,就如同擁有了那個更為緊要的支點!孟子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知人而論世,無疑將有裨於我們深度理解《紅樓夢》。
自有紅學以來,學者們從未停止過對《紅樓夢》作者的探索,1904年,王國維在他的《紅樓夢評論》中首次提出了《紅樓夢》研究要注重小說作者及著書時代的研究,此後,周汝昌的《紅樓夢新證》將“作者曹雪芹”的研究又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雖然主流紅學認定《紅樓夢》的作者是“北京西山曹雪芹”,但因缺乏有效證明而屢遭質疑,以致新作者論此起彼伏,據不完全統計,在曹雪芹以外,一度研究出67個之多的可能作者,明末清初但見於經傳的人物幾乎都被拉來做了《紅樓夢》的作者,比如曹頫、曹顒、曹寅、李煦、洪昇、吳梅村、冒闢疆、顧景星、李漁、胤礽、弘皙、弘暟、胤禵、納蘭性德、朱明後裔等等, 誠然,從機率學角度來看,如果我們列出了所有可能,則其中必然有一個是對的,但同時也必須要接受和麵對66個錯誤,對於研究者而言,這是一件比較悲壯的事。另一方面,即便真正的作者已混跡在這67個之中,然而以往的研究又因無力“證確”而做成了“夾生飯”,使這個“選題”像淘過的沙子裡藏著的金子,又會致後繼者泥沙俱下而錯失。
《紅樓夢》作者系何人?可以說是紅學最大的死結。在歷經一個世紀的探索之後,這個紅學的最基本問題能不能有一個了結呢?
這種可能性還是有的。
[圖4-1]
北宋名畫《溪山行旅圖》[圖4-1]因沒有留下款印,幾百年間都無法斷定作者,直到1958年,藝術史家李霖燦在該畫右下角的樹叢中發現了畫家的小字簽名[圖4-2]。
“忽然一道光線射過來,在那一群行旅人之後,夾在樹木之間,范寬二字的名款赫然呈現……”
李霖燦在回憶錄中將那個激動人心的一刻化為了永恆。
人們之所以難以知曉《紅樓夢》的作者,就像《溪山行旅圖》一樣,顯然是作者的刻意隱瞞所造成,《紅樓夢》雖然未“落款”,但和范寬一樣,作者也在書中暗示了自己的存在!是的,脂批有【因為傳他,並可傳我。】難道“傳我”不正是作者作書的目的嗎?
雖說人間正道是滄桑,但子又曰:“道不遠人!”敬請觀者拋卻既往作者的成見,天花紅學將秉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帶引你從源頭一一爬梳,最終探尋到那個真正的作者。
一僧一道是作者
雖然我們暫時還搞不清作者的真身系哪一個,但好在《紅樓夢》的開篇便明確而肯定地交代了女媧煉石補天剩餘未用的那一塊補天石,即後來賈寶玉落草時口銜的那塊“通靈寶玉”就是作者。按書中原文:
……空空道人遂向石頭說道:“石兄,你這一段故事,據你自己說有些趣味,故編寫在此……”
凡例裡也說【《石頭記》是自譬石頭所記之事也。】這不啻為我們對作者探求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其實,書中還有不少關於作者的交代呢,只不過不是“一目瞭然”而已,例如:
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別……
此處有【蒙夾批:這是真像,非幻像也。靖眉批:作者自己形容。】“形容”是指形體和容貌,既然批者強調此非“幻像”,那就是真“形容”了!可是,按說,只有作者才具備有作者的“形容”,難道這一僧一道[圖4-3]是作者嗎?再看後面一句更加不得了:“況見二師仙形道體,定非凡品,必有補天濟世之材!”而補天濟世之材正是補天石的本事!有下面的脂批為證:
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甲側批:補天濟世,勿認真,用常言。】……
這一僧一道既有“作者自己形容”又有補天石的“補天濟世”之材,原來一僧一道是等身於補天石的作者!
而那塊頑石的命運也確實是由他們所主掌!比如,“原來是無才補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由此可知“傳昭於世”就是這二位仙師的功勞。
我們還發現,雖然一僧一道都是作者,卻也有所區別,在“幾世幾劫”之前,對頑石的所有作為都是由僧一人主導,比如,對補天石“大展幻術”幻石為玉和在通靈玉上鐫字的都是由僧一人完成,將蠢物夾帶於一幹風流冤家也是僧的主張,看來,“僧”是那個首先創制《石頭記》之人,是作者中的第一作者!而在這個過程裡,道似乎只是個陪客。
又,一僧一道在現實世界中對應著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圖4-7],不過,這原本形影不離的二人,後來卻分道揚鑣:
只聽道人說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幹營生去罷……”
自此以後,一僧一道只剩下了道!比如第1回,甄士隱出家時就只遇到了跛足道人,同了瘋道人飄飄而去。再如第12回,道人再次一人現身,並謂賈瑞道:“我有個寶貝與你,你天天看時,此命可保矣。”還從褡褳中取出一面鏨刻著“風月寶鑑”的鏡子借給賈瑞。同回,跛足道人還搶回了險些被燒燬的風月寶鑑。可見,跛足道人視“風月寶鑑”為寶貝,而風月寶鑑又是《石頭記》一書的別稱,看來,在“僧”消逝之後,“道”像對待寶貝一樣保全了這部書。
但“道”的作用尚不止這些!且看:
【甲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餘嘗哭芹,淚亦待盡。每思覓青埂峰再問石兄,奈不遇癩頭和尚何!悵悵!今而後惟願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何本,餘二人亦大快遂心於九泉矣,甲午八日淚筆。】[圖4-4]
這一段脂批幾乎道盡了一僧一道的玄機,可以算得上是全書的“第一批語”!其最為重要的資訊是,脂硯說自己奈何不遇癩頭和尚!細按,書外人脂硯怎麼能與書中人“癩頭和尚”相遇呢?
為了理解這條批語,我們需要精準瞭解一下“三生石”典故,見於《太平廣記》:
大曆末,洛陽惠林寺僧圓觀者。能事田園,富有粟帛。梵學之外,音律貫通。時人以富僧為名。李源悉將家業為寺公財。與圓觀為忘言交,促膝靜話,自旦及昏……
唐代隱士李源住在惠林寺,他和住持圓觀互為知音三十年。兩人相約去峨眉山訪道求藥,圓觀想取道長安由北部陸路入川,而李源堅持沿長江走水路,最後圓觀妥協了,還認為這是個定數。在入川途中,他們在河邊遇到了一位懷孕三年而未生產的洗衣婦人,圓觀哭著說他註定要做這個婦人的兒子,自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不願意走水路,一旦遇到就躲不開了!於是,二人約定好,十三年後在杭州的三生石處再會,圓觀於當晚圓寂,孕婦也順利產子。十三年後,李源如約來到了三生石,見到了一個牧童,果然牧童說自己的前世就是圓觀,李源便與之相認……
看官,三生石故事講的是李源和圓觀兩個男子之間的隔世之約。
瞭解了這些,我們再回頭來看書中這段原文:
只聽道人說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幹營生去罷。三劫後,我在北邙山等你,會齊了同往太虛幻境銷號。”那僧道:“最妙,最妙!”說畢,二人一去,再不見個蹤影了。
注意!因為那道人臨別時說的是“三劫後”北邙山再見,則可知前文“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青埂峰下那個來訪道求仙的空空道人[圖4-5]便是前世的渺渺真人了!他同李源一樣,是來約會茫茫大士轉世後的癩頭和尚的,故曰“仿道求仙”!
脂批有【佛以‘世’謂‘劫’。】在佛教教義中,“劫”喻天地,一劫指天地一成一毀,而“生”喻人,所以,三劫對應著三生,是轉世輪迴的意思,正因為空空道人是轉世而來,故而前世的事他並不記得,青埂峰也如“三生石”,是他冥冥中要來到的地方,所以用“忽從”“忽見”字樣。
重要的是,在“第一批語”中,脂硯說自己“奈不遇癩頭和尚何”與這一段正文的關聯是明確的,脂硯顯然把自己當成了渺渺真人轉世而來的空空道人!則他未能一見的癩頭和尚不就是“淚盡而逝”的“芹”了嗎?
看來,芹溪=圓觀=茫茫大士=癩頭和尚;脂硯=李源=渺渺真人=跛足道人。
原來,這一僧一道就是一芹一脂!
雖然李源見到了牧童,但遺憾的是,大約是因為“劫數”不到,脂硯沒有遇見癩頭和尚“芹”,所以他才“悵悵”,很失落惆悵,卻看見了什麼呢?忽見一大塊石上字跡分明、編述歷歷!
空空道人遇見石頭,這裡面又藏有黃石公之典,黃石公(?~前195年),秦漢時期思想家,軍事家,與鬼谷子齊名。早年隱居黃山著書立說,後為躲避戰亂,隱居於下邳,以拾鞋方式三次試探張良,授其兵書《太公兵法》,典見《史記·留侯世家》張良圯[yí,橋]上納履:
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
經過多次試探,老人黃石公看到張良能屈人所不能屈,知道他胸懷開闊,將來必有一番抱負,於是將《太公兵法》一書交給了張良,說:“你讀了這個,今後十年將建立一番事業!十三年後你將在濟北見到我,那塊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了。”後來,張良運用書中的知識輔佐高祖定天下、興漢邦。十三年後,張良跟隨高祖退到濟北谷城山下,果然得到了一塊黃石,於是也像對寶貝似的建祠供奉起來。張良死後,人們將他與石頭一起埋葬了。
與圯[yí]上納履一樣,空空道人脂硯後來也只見到了一塊石頭,也得到一部天書,這部書當然就是《石頭記》了。
作者是一芹一脂
瞭解了這些,我們來繼續解讀“第一批語”。
【甲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餘嘗哭芹,淚亦待盡。每思覓青埂峰再問石兄,奈不遇癩頭和尚何!悵悵!今而後惟願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何本,餘二人亦大快遂心於九泉矣,甲午八日淚筆。】
雲空認為,“第一批語”中的“淚盡”和“書未成”系套自白居易詩《後宮詞》:
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
此詩是詩人代宮人所作的“怨詞”,大意是這位宮人夜來不寐盼君王臨幸,忽聞前殿傳來歌聲,原來君王已另有新歡。紅顏猶在可是卻君恩已斷,自己只能斜倚熏籠坐待至天明,願望終成泡影。
《紅樓夢》大約也寫了這樣的一個故事,作者以這個宮女自喻,失寵後風光不再,聽著前殿的笙歌暗自垂淚。“淚盡羅巾夢不成”,這個“夢”便是喻《紅樓夢》,“夢不成”便是“書未成”了,而其中的“淚盡”又顯然關聯了“芹為淚盡而逝”。
然,何為“淚盡”? 因有標題詩: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原來,這滿紙的荒唐“言”正是所謂的辛酸“淚”!那麼,既然書系“哭成”,“流淚”自然可以指作書了!
故“芹為淚盡而逝”裡的“逝”不能理解成“死”!況且,批語所言是現實,淚盡豈能致死?實際上這句話是說,“芹”已把能說的“言”都寫完,然後就離開、就消逝了。
這果然與“僧”的中途離去相吻合,可知前析不謬。
在“第一批語”中,能解者脂硯“哭成此書”的前提,一定是“芹”沒有完成它!所以,【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是說芹先寫了一部分,但書還沒完成就離開了,書中已有交代:
只聽道人說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幹營生去罷……”
癩僧跛道因英蓮與士隱一番對話後,就此分道揚鑣,看來,“芹為淚盡而逝”的“逝”果然不是死,而是各幹各的“營生”去了!看官細思。
此時,“餘”脂硯出現了!“餘嘗哭芹,淚亦待盡。脂硯也快把話說完了,因批書人脂硯有批語詩【作者淚痕同我淚。】故,只有“我”脂硯才有和芹一樣的“淚”!所以“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中的“能解者”必然是批書人脂硯!而這個“淚”又有什麼用呢?答,能“哭成此書”!
脂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手完成了書稿!具體又是什麼時間呢?
哭成此書(於)壬午除夕。
故,“壬午除夕”是“哭成此書”的時間,而非“芹為淚盡而逝”的時間!可見,是批書人脂硯最終完成了此書!他是第二作者!
彼時的脂硯很想見到“癩頭和尚”(淚盡而逝的芹),奈何他未來赴約,因此分外惆悵,於是,才有他希望造物主再造出一芹一脂能理解是書本旨,則即使二人死了也無憾了。
這樣,具體作書過程就是“芹”這個“僧”沒開好頭——癩頭!“脂”這個“道”沒有結好尾——跛足!他們被分別譬為“癩頭和尚”開頭,“跛足道人”結尾!這種古怪而有趣的表述是自謔、自謙,又體現出創作的痕跡!
現在看來,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正是一芹一脂前後兩位作者!
至關重要的是,“兩個作者”的認知是我們最終破解《石頭記》所有謎團的重大前提!這也為下一步探求作者“曹雪芹”的真實身份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西遊記》第1篇。
待續……
——摘自《花滿紅樓》(雲空居士楊勇著 版權保護)第四章。其它詳細內容見本號相關影片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