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熟悉的許多曲藝,大多脫胎於其他藝術形式。如京韻大鼓的前身是河北木板大鼓,由劉寶全改為京腔融合京劇元素所形成;梅花大鼓脫胎於北京民間小調,源頭是八旗子弟自娛自樂時演奏的玩意兒;天津快板起源於天津時調“大數子”,被舊社會要飯的借鑑成了“數來寶”。
相聲也是如此,脫胎於清朝民間極度流行的“全堂八角鼓”。
區別與京劇、京韻大鼓等地方戲,“全堂八角鼓”嚴格來說更像是一臺晚會,包含岔曲、單絃、快書、逗樂、魔術等多種曲藝,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曲藝。
清朝時期“全堂八角鼓”火爆一時,大戶人家辦堂會必請“八角鼓”。“全堂八角鼓”的由來據說是一個叫“寶小岔”的八旗兵,出征大小金川的時候高唱“鞭敲金蹬響,齊唱凱歌還”,乾隆聽到後龍顏大悅,御賜八角鼓予以推廣。
相聲即脫胎於“全堂八角鼓”,創始人就是擔任丑角的張三祿。
張三祿在當時非常出名,雲遊客的《江湖叢談》如是記載:“八角鼓之有名丑角兒為張三祿,其藝術之高超,勝人一籌者,仗以當場抓哏,見景生情,隨機應變,不用死套話兒,演來頗受社會各界人士歡迎。”
張三祿的拿手絕活,一曰逗人發笑,二曰善於擬聲。張三祿的“擬聲”在當時獨步天下,模仿飛禽走獸各類樂器堪稱以假亂真。張三祿最得意這一手,撂地時經常躲在簾子後面模仿,被時人稱讚為“暗春泰斗”。
張三祿一身的能耐,可惜有一樣毛病:不合群,屬泰迪的逮誰跟誰咬,所以後來就沒人願意跟他搭班了。張三祿牛脾氣發作,沒人搭班就一個人單幹,於是奔了天橋撂地。
張三祿撂地是這樣的:先用白沙撒出一塊地界,用行話說就是“畫鍋”,再跟人搭訕找樂子以吸引更多的觀眾,即所謂的“圓粘兒”—“粘兒”是觀眾,“圓”就是圍著白沙站成一個圓圈。人數夠了,張三祿才開始正式表演,主要內容就是講笑話、模仿各類聲音。
張三祿這一表演形式被朱紹文借鑑,成了相聲藝人的表演正規化。
相聲的四門功課“說學逗唱”,始於張三祿。
“全堂八角鼓”有八門功課,吹打彈拉,說學逗唱,前4個門類一個人來不了,張三祿撂地後保留了“說學逗唱”,為後世藝人所延續。
“相聲”這個行業名詞就是張三祿發明的。《江湖叢談》有記載,“張三祿不願說八角鼓,自稱其藝為相聲。”清代《隨緣錄》的一個短篇記載了這麼一句話:說相聲好似張三祿還魂。所以張三祿是所有相聲藝人的祖師爺,這是毫無疑問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相聲藝人又公認朱紹文為開山鼻祖呢?
馬三立功勞很大。
朱紹文很早就被預設為相聲界的開山祖師,但首次以文字形式予以確認是在上世紀90年代,馬三立編纂相聲族譜,正式將朱紹文認定為行業老祖。
第二個原因是張三祿留存資料太少,以致於後世藝人根本不知道有這個人。馬三立的相聲族譜前言部分介紹了張三祿,蘇文茂對此大惑不解,說怎麼冒出個張三祿來?哪來這麼個人?
最重要的原因,當然是朱紹文做出了開宗立派的貢獻。
相聲始於張三祿不假,連名字都是人家起的,否定得了嗎?但張三祿並沒有開宗立派的意識,他沒想過這玩意兒能成為一個行業,也絲毫沒有傳承的意思,單純就是混口飯吃。至朱紹文這裡,相聲才有了傳承,也奠定了一些規矩。
朱紹文是跟張三祿同時代藝人,原本是個京劇藝人,讀過幾年書有些文化,在劇團兼具編劇工作。後來京城禁娛100天,朱紹文為了混口飯吃跑去天橋撂地。
朱紹文的撂地是受張三祿啟發,也用白沙“畫鍋”,也講究表演之前先“圓粘兒”,對外自稱表演的是“相聲”。
朱紹文最大的貢獻,就是有意識地傳承了這門行業。他認張三祿為師父,自己收了6個徒弟,讓相聲這個行業得以開枝散葉。與此同時他還“代拉”阿彥濤為同門師弟,令“代拉”成為相聲藝人拜師的一個補充,在後世得以延續。
此外,朱紹文還發明瞭“白沙撒字”“太平歌詞”等相聲獨有的“圓粘兒”方式,令相聲有了區別其他以說為主的曲藝的獨特特色。
郭德綱一直強調相聲的本門唱是太平歌詞,理論依據應該就在於此。
相聲經第二代藝人傳承,至三代出現“相聲八德”終於發揚光大。李德鍚第一個把相聲帶進園子,張壽臣則是第一個在天津4大園子表演的相聲藝人,第4代的馬三立、第5代的侯寶林劉寶瑞,則是國家認可、行業公認的相聲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