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87年修三環路的時候,五顯財神廟被拆除了。拆除的不僅僅是一個地標,隨之而來的是蓮花池地區的人氣得渙散。 相信在當地百姓心裡,這也成為了一個長久的痛了。後來在13年的時候,蓮花池公園內想象徵性地重建該廟,可惜效果甚微。此事咱們暫且不表,先將這五顯財神的事情說透,再說當今之遺憾。
關於這座財神廟,大家肯定有很多疑問。咱們一件件來說,首先就是這五顯財神廟裡供奉的是誰?
有人說,五顯神為宋代江西德興、婺源一帶信奉的財神。兄弟五個,均被封為王,因其封號首字都為顯,所以叫五顯神。在《鑄鼎餘聞》中有關於五顯財神的記載,稱為南齊柴姓五兄弟為五顯神財神。老大名叫柴顯聰,老二名叫柴顯明,老三名叫柴顯正,老四名叫柴顯直,老五名叫柴顯德,弟兄五人為獵人,經常打猛禽走獸,採草藥為民療傷治病,吃不完的野獸送給貧窮百姓,深受人民愛戴,人緣非常好,在他們逝世後,民間尊他們為神仙,即稱五顯神,五顯王。 這個南齊是哪個南齊我就不考證了,大家如果問度孃的話,度娘大概會這麼回答,但是筆者相信兩者的關係不大。
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個是從建廟的時間上看,有點不可信;另外就是從目前復原的資料上看也得不到支援。
據《北京豐臺區志》所載,五顯財神廟建於明英宗天順年間(15 世紀中期)。但另有一說更為久遠,認為五顯財神廟始建於明洪武二年(1370年),清代多次重修。該廟坐北朝南,有山門1間,戲臺3間,正殿、後殿各3間。東西各有耳房、正殿、後殿各6間,石碑3塊,山門、大殿、戲臺連成一體,山門、大殿、戲臺均為大式懸山頂,簡瓦、調大脊。廟中所祀財神為五顯財神,供奉五座牌位。正中為“都天威猛曹大元帥,顯聰王”。顯聰王,名曹仁廣,河南人氏。明永樂年間以偏將軍職銜守嘉峪關,後卸甲歸田,被尊為大哥;第二位為“橫天都部劉大元帥,顯明王”。名劉義廣,安徽人氏,排行二哥;第三位為“丹天降魔李大元帥,顯德王”名李誠廣,陝西人氏,排行三哥;第四位為“飛天風火葛大元帥,顯真王”名葛信廣,陝西遊牧部落人,回族,排行四哥;第五位為“通天金目張大元帥,顯正王”名張智廣,山東人氏,排行老五。五人為異姓金蘭兄弟,代表了“仁、義、誠、信、智”,體現了他們人格、品性的魅力。
明天順二年被敇封“五顯元帥”,並官建廟宇賜祭。明神宗萬曆三十年,晉封為王,清乾隆年間廟宇重修。據考證,正月初二為大哥誕辰,其餘四人誕辰分別為正月十六日、三月十一日、八月二十四日和九月十七日。
傳說他們劫富濟貧,被官兵抓住下了大獄,受盡了酷刑,最後定為死罪。“據說五位財神原來是五位結拜的把兄弟,他們分別叫曹顯聰、劉顯明、李顯德、葛顯真、張顯正。他們劫富濟貧,被官兵抓住下了大獄。受盡了酷刑,最後定為死罪。在押赴刑場的途中,走到離廣安門三里多地的地方,這五兄弟由於傷勢太重,再也走不動了,被官兵就地斬首了。”【1】
民間百姓感念五兄弟樂善好施、體恤貧苦百姓的功德,將其五人奉為財神,並自發為其建廟供奉。開始建廟時,就已將其稱為財神廟,後才有皇帝敇封“五顯元帥”,並修建廟宇,有了正式“五顯財神廟”稱謂。從此,五顯財神廟香火不斷,最盛當屬正月初二日和正月十六日,因為這兩天分別是大哥曹大元帥和二哥劉大元帥的誕生日,傳統北京春節廟市,每年要到正月十六日才結束,也是基於這個原因。
此種說法似乎更為靠譜,尤其是蓮花池公園復建的五顯財神像也直接支援了這種說法。
另外,在蒐集五顯財神廟的資料時,令人驚喜的發現是——該廟尚有碑文的拓片可以查詢到,但是看到了碑文拓片,則讓人更是失落。 因為這麼有歷史價值的一座碑文,如今已經不知道去向何方,也不知道是否尚在了。
網上流傳的疑似碑文拓片
網上流傳的疑似碑文拓片
說到這就不得呼應下開頭小編提到的——“當今之遺憾了”。遺憾的是,據說此廟前牌樓上《五顯財神廟》的五個金字是乾隆皇帝的御筆,如今不知道是否還在,去了哪裡。如果牌匾是乾隆御筆,那麼相信碑文也不是一般人有資格撰寫的,必定也是名家手筆,可惜這些都已經很難考證了。
一座廟人們看到的是古蹟,小編看到的卻是人們對於生活的美好期許。在北京有很多的道觀廟宇,有名的廟隨口就能叫幾座:潭柘寺、戒臺寺、萬壽寺、法源寺;有名的道觀非白雲觀莫屬了。 民間的小廟也有不少,比如豐臺鎮看丹村裡的藥王廟。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人民對於生活的需要和期許。 這也催生了不少的民俗活動,比如消失的雍和宮打鬼;如今依舊火熱的白雲觀摸石猴。 這座五顯財神廟也不例外,那麼在歷史上他的影響力何在?又具有哪些特色呢?咱們下次再說。
參考文獻:
1、參見: 北京市檔案館. 南郊區五顯財神廟僧人肇啟關於登記廟產發放憑照的呈文及社會局的批示(檔號:
J002-008-00600) [R]. 北京: 北京市檔案館, 起始時間: 1931-1-1, 終止時間: 1938-12-31, 第 24 頁.
李國江 《廟祭民俗在現代新興廟會中的再現—— 以北京蓮花池廟會五顯財神信仰為例》 溫 州 大 學 學 報·社 會 科 學 版 2014 年 5 月 第 27 卷第 3 期 Vol 27, No 3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May,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