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奔波兒灞與灞波兒奔”這兩個名字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非要叫我跑龍套的,能不能不要在前面加一個‘死’字?”
相信唐僧取經成功後,觀音拿著小算盤,歷數被唐僧師徒打死的小妖時,小妖們會忍不住想大聲喊出周星馳這句經典臺詞。
《西遊記》的作者可不像今天的文學創作者那樣,取名很隨意,跟女朋友分手了,取一個紀念女朋友的名字;家裡的寵物死了,小甜心就是它了……只要感覺舒服,想怎麼叫就怎麼叫,甚至男人取女人的名字,女人取男人的名字也沒關係。
在《西遊記》中,絕大多數的名字都有含義,包括那些小妖們。
如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居平頂山蓮花洞,有四位得力干將,分別是精細鬼、伶俐蟲、倚海龍和巴山虎。別瞧小妖們的名號嚇人,又是精細伶俐,又是龍,又是虎,可一出場,精細鬼、伶俐蟲被悟空騙走了紫金紅葫蘆和羊脂玉淨瓶兩件法寶,倚海龍和巴山虎則被悟空輕鬆拿下。
紅孩兒手下也有一群心腹小妖,號稱六健將,分別是雲裡霧、霧裡雲、急如火、快如風、興烘掀、掀烘興。
其實是吳承恩在暗諷:雲裡霧裡,暗含糊里糊塗之意;急如火、快如風形容性子急;興烘掀、掀烘興則暗示紅孩兒的火力,但三個音節發音相近、非常拗口,類似相聲的包袱。這幾個小妖見到悟空變的牛魔王都瞬間中招,所以都是急性子中的半吊子。
獅駝嶺的小鑽風工種是偵察兵,遇上悟空假扮的總鑽風,就被鑽了風,一五一十洩露了大王的“軍事機密”。
賽太歲手下也有一位偵察兵叫有來有去,甫一露面就被“秒殺”,變成了“有來無去”。
黃獅精手下的刁鑽古怪和古怪刁鑽是兩頭狼精,奉命採購,居然存心貪汙,還從孫悟空手裡逃脫過一次,看來的確有些刁鑽與古怪。
當然,西遊記中最奇葩小妖的名字當屬“奔波兒灞和灞波兒奔”,很多人初讀覺得拗口,但是越念越有意思,甚至網友們進行惡搞,編了很多段子。
那麼,在《西遊記》中,他們真的是負責搞笑的嗎?
其實他們的命運一點也不搞笑:兩個小妖一個是鯰魚怪,一個是黑魚精,奉碧波潭老龍王之命來尋他,結果被孫悟空發現,把他們的下唇割掉了,再放回去報信。看看他們的長相,又被割掉下唇,以後如何生存?
那麼,他們的名字是如何來的呢?據一些學者考評,藏地在唐代被稱為吐蕃,藏人稱其地為“蕃”(藏語bod),藏人稱其居民為本巴(bod-pa)。“奔波兒灞”可能就是“bon-po-pa”的音譯,即“苯教之人”,或者也可直接理解為“吐蕃人”。
兩個小妖工作的地方在哪裡?祭賽國,這個地方極有可能就是今天的吐蕃。
吳承恩用這兩個顛倒的名字命名小妖,有點像一些地方給小孩取小名為阿貓阿狗,說明這兩個小妖很普通,就是打醬油的路人甲,最後是死是活無人關心。
最後關於《西遊記》再多說幾句。
記得從小特別喜歡看連環畫的《西遊記》,妖魔鬼怪也多,孫悟空七十二變等,覺得很好看,很入迷。前幾年又翻了一遍原版《西遊記》,就覺得和小時候看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原來,這個《西遊記》的作者也是位了不得的人物,對佛道修行是非常內行的。
這個時候看《西遊記》就不是看著玩了,原來裡面談的都是精神修養、精神修煉的事啊!西天取經這九九八十一難,實際上都是在修道的過程中必然遇見的各種挫折和磨難。
凡是有一點佛學基礎的人看這本書,就會發現《西遊記》裡面有很多都是比喻,比如唐僧師徒四人,就各有不同的象徵意義。孫悟空遇到的幾個妖怪,連妖怪的名字都暗藏眼、耳、鼻、舌、身、意,感覺完全是《心經》裡的東西。
把眼識打破了,就是把這個妖怪收拾掉了,然後又把耳識打破,最後要把六根、六塵這些根塵緣影統統空掉,把影響我們對心性認識的這些妖魔鬼怪都收拾掉,這才過得了關。
《西遊記》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說不定過兩年再看,可能又是另外一種感覺、一種體會。所以讀書要讀名著,確實有“溫故而知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