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前時代的伊朗
根據對伊朗地區的考古發掘及研究結果表明,伊朗本土尚未發現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活動的遺址,在靠近伊拉克地區的庫爾德斯坦發現了阿舍利文化晚期的遺址,大約距今40萬-20萬年前,人類開始在這一代活動。
在舊石器時代中期,即穆斯特文化與最後一次冰川期初期,大約距今5萬年前,受到當時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影響,西通山區地區生長著茂密的森林,河谷形成茂盛的草原,因此,有大量的野馬和鹿生存在這裡,這使得當地的西通人得以依賴狩獵生存;在對遺址研究中人們發現當時的石器製造工藝已經非常精湛,在洞穴中還發現了石片和石葉,狩獵更大型的野獸需要進行集體活動,這使得原始公社開始出現,是一種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氏族公社,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部落,但這時生活在這裡的還是尼安德特人。
直到舊石器時代晚期,現代智人才取代了尼安德特人,從這一期期開始,社會得到高度發展,開始出現社會分工,在傳統狩獵方式基礎上出現了捕魚業,相應的氏族部落制度得以成型。到3.5萬年前,巴拉多斯特成為伊朗地區的主導文化,考古發現表明這一文化層緊跟穆斯特文化,在巴拉多斯特文化層之上的扎爾吉文化層是舊石器時代結束的標誌。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已經不僅狩獵大型動物,也開始捕食小動物及軟體動物,發展出了狩獵採集經濟,這時伊朗地區與周邊的臨近地區直到東地中海地區屬於一個文化共同體,但為了經濟利益和生存已經開始出現了明顯的社會危機,這一點在製造的用於攻擊的組合工具和箭簇等細石器得以說。在扎格羅斯山區和東部裡海沿岸地區都發現了燧石工具,在東部還發現了狗的骸骨。但總體來說伊朗地區的農牧業發展還是比較晚的。
在扎爾吉文化(公元前1.1萬-前1萬年)後,伊朗地區的人類開始從狩獵採集向農業和畜牧業過渡。公元前1萬年左右,扎格羅斯地區的沙尼達爾洞穴B層中已經出現石臼和石杵,但未仍為發現農業生產的遺蹟;到公元前7000年左右,賈莫遺址中出土了大麥、小麥、豌豆的遺蹟,該遺址的居民已經開始馴養動物。在伊朗東部地區,在公元前7000年-前6000年的文化層中,發現了馴養家畜的遺骸,主要包括豬、牛、綿羊和山羊,還有很多幼小動物的骨骼;到公元前5500年左右,幼小動物骨骼的比例要更高,說明人們已經從事大規模的畜牧業,同時,燧石鐮刀和粗糙的陶器也已經出現;公元前5000年左右,彩陶開始出現。
在舊石器時代從地中海東岸到興都庫什山脈各地的發展水平比較均衡,文化特點也非常相似,但隨著新石器時代的到來,各地出現了明顯的不平衡和差異,一些地區不僅進行石器加工,也開始進行金屬冶煉,特別是隨著農業和畜牧業的出現,人類開始從“矇昧時代”進入“野蠻時代”,人類活動對大自然的影響開始增加,按照柴爾德的說法,這屬於一場“新石器革命”,農業和畜牧業成為社會發展的經濟部門。除了受到冰河時代過後氣候開始變得炎熱乾燥影響,可供馴服的動植物增加以及文化方面的逐漸發展成熟,也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農業和畜牧業得到進步發展下,從傳統的氏族部落開始發展出定居的村落,在固定下來後人口數量逐漸增加,村落面積不斷擴大,相應的也帶動了農牧業經濟的發展,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各地的村落數量已經發展的非常多。農業、畜牧業和製造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商品交換和商業貿易的發展,紡織業、鍊銅業、製陶業、原材料加工業生產了大量的商品,從安納托利亞到印度河流域,都出現伊朗人的貿易蹤影,這使得社會經濟得到空前的繁榮。到氏族部落公社制度晚期,開始出現家庭的概念,從而引發來了財產分化現象,私有制得以形成。
私有制的出現使得社會關係發生了非常大的轉變,社會生產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僅體現在製陶業和鍊銅業的專業化,社會也有了更加細化的分工,但同時也加劇了不平等現象。在戈金遺址區,宮殿和工藝品,工藝品一般用金、銀和青金石製成,墓葬中出現了“權標”,除了部族首領,大祭司也具有很大的特權;在希亞遺址可以發現權貴的住宅都是單獨構建,並且房屋周圍有牆,有很多大房間和倉庫。這兩個遺址都出土了印章和泥板文書,文字的出現標誌著階級和國家已經形成,從氏族部落過渡到城市文明階段。
在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的文化遺址中,可以發現出現了非常多大型的居民點,形成了所謂的城市,在城市的中心有宮殿和神廟,還有手工業作坊,但考古學界一般稱其為“原始城市”或“原始城市文明”,不屬於城邦國家,性質還不明確。
從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伊朗文明就已經開始逐漸衰落了,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許多古老的城市已經不復存在,僅剩下一些文化技術水平不高的居民點,只有埃蘭的幾座城市得到發展。亞歐民族大遷徙,遊牧文明對農耕文明的影響(上)一些學者認為是受到雅利安人入侵影響,但實際上這種衰落要更早,從繁榮的公元前4千紀末期就已經開始了;一些學者認為是受到自然條件和氣候惡化影響,因為伊朗地區除了埃蘭,其它地區並沒有發展出先進完善的灌溉系統,還受到因商業貿易爭奪資源引發的戰爭以及移民增加影響。
- 古埃蘭文明
伊朗地區最早的文明誕生在埃蘭地區,與蘇美爾地區比較類似,屬於城邦國家,境內有很多城邦國家,其中蘇薩、阿萬、安善、西馬什都非常出名,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象形文字轉變成線性文字,受到蘇美爾文明影響,公元前三千紀末期開始使用楔形文字,是由阿卡德人傳入,埃蘭的楔形文字一直使用到阿黑門尼德王朝時期。文字統一後,公元前2700,埃蘭阿萬王朝建立,形成了統一的奴隸制城邦國家,除了阿萬,蘇薩為第二大的城市。國家內主要的民族為埃蘭人和兩河流域遷入的塞姆語族人。一般認為埃蘭人為原始洛雷斯坦人,語言與達羅毗荼語非常相近,有些聯絡,其活動範圍曾遍及從卡爾黑河谷到印度河谷的廣大地區。
從考古挖掘上表明埃蘭地區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類居住,大約公元前6000年左右開始進行定居農業生活;在約公元前4500年-前3500年的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了品種繁多的石器和紅銅器,手工製陶技術也已經非常先進,出現了多樣的彩陶;到公元前3500年-前2750年間,製陶和金屬製造業得到進一步發展,變得非常專業化,這一時期還出土了圓柱形印章、象形文字泥板和紀念性建築,如金字塔神廟。
根據已發現的埃蘭語文獻,王朝統治的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古埃蘭時期(約公元前2700年-前1600年),中埃蘭時期(約公元前1400年-前1100年),新埃蘭時期(約公元前800年-前600年),文獻語言從古埃蘭象形文字,到古埃蘭楔形文字,再到埃蘭語與阿卡德語、古波斯語對照使用,仍用楔形文字書寫的新埃蘭語。各個時期之間都有長期的間隔,史書無載,被稱為“黑暗時期”。
埃蘭文明的歷史與兩河流域文明息息相關,有著密切的文化和貿易往來,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埃蘭社會的進步發展。但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擁有兩河流域稀缺的豐富森林資源和礦藏,同時並不如兩河流域平原富饒,所以雙方經常發生互相征伐掠奪的現象,曾多次被兩河流域國家征服和滅亡,蘇美爾城邦爭霸與政治統一, 文明的延續——蘇美爾城邦爭霸,阿卡德帝國建立,巴比倫的崛起 ,古巴比倫的滅亡,亞述及巴比倫的興衰(前篇)最終在經歷黑暗期後都得以崛起。
公元前8世紀和7世紀,西亞是亞述帝國的時代,與蘇美爾人、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不同,他們更崇尚軍事力量,統治也更加殘暴,埃蘭雖然作為其附庸國,卻不甘被其統治,它與埃及共同支援巴比倫人、迦勒底人、敘利亞人、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聯合起來反抗。不過埃蘭內部並不團結,形成了親亞述派和反抗亞述派,很快內部便分裂成多個城邦國,無力集中全部軍事力量對抗亞述,與盟友們的合作配合也不順利,同時北部雅利安人的一支米底部族也開始崛起,在埃蘭衰弱的時期亞連另一支部族波斯也逐漸佔領高山地區,切斷了平原與後方的聯絡。
亞述在征服平叛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後,發起了對埃蘭的徹底征服,於公元前640年徹底滅亡新埃蘭,並對蘇薩進行了洗劫。在這之後新巴比倫復國後,埃蘭得以短暫復國,但已經無力應對崛起的米底王國,只能作為附庸國存在,最終在公元前540年被波斯王居魯士征服,成為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一個行省,即胡澤行省。詳細請參考(新亞述帝國和巴比倫王國的崛起與消亡(後篇))自此之後,埃蘭人逐漸被波斯人和其它伊朗語人同化,被稱為胡澤人,但蘇薩則成為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首都,成為西亞地區重要的城市。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