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自:借宿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侵告刪
科科喜歡在傍晚登上小院兒的露臺,點亮自制的花燈,伴著微涼晚風,看著天邊的落日餘暉消失殆盡~
夜幕降臨之前,只見一片片長滿了青苔的小青瓦上升起了裊裊炊煙。他便知道鄰居奶奶家開始燒火做飯。
這樣的時刻,總能把他的記憶拉回到小時候。
那些在城市裡積壓已久的焦慮,甚至是後期發現的輕度抑鬱症狀,都與此刻的他無關。
科科和父母一起改造的誤會庭院
半年前,科科和父母一起把老家廢棄的雜物間,改造成黑白色調的庭院。他便成了周圍朋友們羨慕的物件。
村裡的老鄰居們吃完飯溜彎,偶爾會到院子裡看一看,還總是帶著剛剛收穫的板栗、核桃、紅薯,或是一大把金燦燦的野菊花·····
院子裡給客人們常備的下午茶
很多外地的客人也不遠千里來到院子裡,只為了聊聊天,再慢悠悠地喝個下午茶。
秋天,母親在院子旁邊摘金桂,準備製作下午茶
小院兒足足有500㎡,由科科和母親兩個人打理。
科科外出的那幾天,母親獨自在家接待客人。等到晚上母子二人通話的時候,母親會一五一十地把當天的經歷重述一遍,一點一點回憶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
科科就會把客人誇獎母親的話截圖給她看。母親這才寬了心。
冬天,科科生火給客人們烤紅薯
在有院子之前,科科一度被困在自己的焦慮情緒之中,焦慮著工作、未能繼續深造的學業,還有隨著年紀漸長未知的未來。
或許是屬於自己的一方小院兒,給了他力量。他不僅從自己的情緒漩渦裡走了出來,就連母親在他這裡竟也慢慢變成了小孩。
她可以從他這裡獲得肯定,獲得鼓勵,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01
越是被焦慮裹挾
越是難以前進
雖然住在鄉下,但科科和大多數在城市裡打拼的年輕人一樣:有世俗的慾望,也有焦慮。
他今年28歲,還在謀劃著第三次考研:「第一次考研分數線過來,但學校的分數漲了;第二年又只差了一分。」
朋友們勸他說他更適合創業,不應該繼續在學業上浪費太多時間;但那個未完成的心願已經成了他的心結。
科科大學學的是音樂專業。上學時,他經常晚上練琴練到琴房關門。但因為沒找到要領,練了3年,琴技也沒有太多的提升。
後來大三時旁聽了朋友的老師的課,思路這才被開啟。從此,科科成了那位老師課堂的常客,並且立下了目標,一定要考上那位老師的研究生。
科科鏡頭下的老家
大學畢業之後,科科成了一名鋼琴老師。雖然在城裡買了房,但他還是更喜歡和父母一起住在鄉下。
這幾年,他還把培訓班開到了老家,因此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
可即便如此,他的生活節奏也沒有變慢。去年,他又有了繼續考研的想法。一邊需要給學生們上課,一邊還在準備著自己的研究生考試,經常忙得連軸轉。
有時候他自己也會懷疑:現在的年紀,再回學校學習到底值不值?
想要權衡的東西越多,他便越發焦慮。有一段時間,他甚至發現自己已經逐漸發展到輕度抑鬱。他這才反應過來,這不是來自外界的壓力;而是來自自己的「精神內耗」。
科科在成都錦門教堂草坪前開的露營下午茶快閃店
今年初夏,他在市區一家教堂門前的草坪上,開了2個月的咖啡快閃店。他發現,當自己把注意力投入到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事情上時,浪費在負面情緒上的時間就會大大縮短。
咖啡快閃結束之後,他想把開咖啡店繼續做下去。因為城裡的店面租金過於昂貴,他忽然想起來老家用來堆放雜物的院子。
改造前的院子
院子屬於科科家老宅的一部分,以前是母親開麻將館的場地。因為是08年地震之後匆忙修建的,院子雖大,但格局不好。母親不開麻將館之後便一直廢棄。
「在開在鄉下開一家下午茶餐廳,真的會有人來嗎?」科科的父母聽了他的想法,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
但他們還是決定支援兒子的決定:「從一開始就不抱著賺錢的想法來做這件事,至少能讓自己家人、朋友有個更好聚會的場地!」
02
改造鄉下老屋的同時
我的內心也跟著重建
院子後方側門
小院的改造歷時兩個月,沒有請設計師,更沒有專業的設計圖紙。
自己親手改造院子的過程也很有趣,有點像主人和院子的博弈:在院裡時不時就會發現一些老物件,好像是在幫他找回了把自己童年的記憶。
他也會自己想出一些新的點子,把自己外面的見識,一點一點填充到這個鄉下小院裡。
整個院子最大膽也最保守的設計,就是整體都用了黑白色調。
原木色的房梁和傢俱,全部噴上了黑漆,搭配大面積的白牆背景,像極了他一貫彈奏的黑白琴鍵。
房子的主體結構沒有大的變動,只在屋簷下增設了可以遮陽避雨簷亭。鋪上蒲團,放上自制的蒲扇和點心,就是最適合消磨時光的場地。
側面的瓦房上還專門搭建了露臺,坐在露臺上可以看到鄰居的紅磚房、竹林、玉米地······到了傍晚,這裡就是看日落的最佳視角。
院子不用掃地,但是母親每天早上都會灑掃和撿樹葉
地面也重新做了水泥地,再鋪上滿滿當當的碎石子,便省去了掃地的工序。
院子正對著鄰居的屋牆,便用山裡的竹子做成籬笆,形成自然的遮擋。再沿著院牆增設一圈狹長的花壇,上面鋪滿了青苔。
八九月份從稻田裡挖的青苔裡,還夾雜著很多雜草的種子,等到了院子裡之後任其自由猛長,自帶一番野趣。
院子裡的滴水觀音、無花果樹、大葉竹等植物,大多是科科和母親在村子裡找到之後移植進來的。
科科喜歡把下午茶設在植物茂盛的地方,再放一把遮陽傘。從清晨到午後,都各有風景可看。
就連角落裡的空間也不浪費,搭建起木平臺,點綴上綠植和輕紗帷帳,和主院相比多了一絲隱蔽感。
科科和母經常在村子裡轉悠,尋找一些老物件。村裡做石磨生意的叔叔知道後,特意送來了古董級的石磨,成了一道非常特殊的風景線。
為了還原記憶中在外婆家曬太陽的午後,科科還專門去附近的場鎮,找到會做老式竹椅的師傅定製。經常出現在簷亭旁的這幾把小竹椅,是院子裡為數不多不是黑色的傢俱。
翻修屋頂時,科科也執意要沿用老一輩蓋房用的小青瓦。不僅隔熱還美觀,經過時間的沉澱,陰天、雨天,上面會長出有一層薄薄的青苔。
室內的設計非常簡單:保留了原本通透的大開間,老房子裸露的房梁也沒有用額外的吊頂遮蓋。
科科希望把這裡打造成一個多功能的場域。朋友可以在這裡面擺長桌聚會。藝術展、音樂會等小型公眾活動也能在這個空間裡舉行。
桌椅、板凳一律用黑白兩色,佈置出最百搭的背景。色彩的變換就交給精緻的餐具器皿,精心製作的下午茶、根據時令更換的鮮花來體現。
除了能在牆上掛畫,科科還專門在室內做出了階梯狀的陳列區。他會日常更新室內的展示品,讓小院變成了實打實的藝術館。
不過,天氣晴朗的時候,科科還是更喜歡讓客人們在庭院外聚會。長桌上有燭光和鮮花點綴,母親忙著端上一道道美味。
等到暮色四合之際來臨,院子裡的燈光亮起。今夜的晚餐,會有月色和星光作陪。
03
只要還在鄉下生活
誤會庭院就會在這裡
客人穿著漢服來院子,這便是中式院落
常有人問科科,院子到底是什麼風格?
科科自己也沒有特別準確的答案:「既有日式庭院的元素,又是中式庭院格局,還融合了很多我們村子裡的東西。」
對此,每個客人都會有自己的解讀,就像是這個院子的名字本身——「誤會」一樣,沒有標準答案的設定。
坐在院子裡就能看到鄰居家的銀杏樹
「誤會」是今年9月開業的,經歷了滿院桂花飄香,也見過了銀杏滿樹金黃。
最近寒潮來襲,「誤會」早已升起了小火爐,烤上鄰居送來的紅薯和板栗。整個院子都溢滿了香甜的氣息。
科科母親在院子旁邊的自留地裡,也種上了蔬菜。
哪怕是在冬季,菜地裡也滿是綠意。等客人們來院子裡吃暖呼呼的壽喜鍋,也能體驗自己採摘青菜的樂趣。
科科說,只要他們還在鄉下生活,「誤會」庭院會一直存在。
當然咯!只要有合適的時機,他還是想繼續回到學校學習。這不過這一次,他不再過分計較成敗和得失。
感謝科科接受採訪並提供素材
本文圖片僅作素材使用,不涉及商業合作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