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璀璨的百年史冊
由全體協和人共同書寫
這裡既有令人高山仰止的
臨床大師、教育大師、科學大師
也有推動醫院管理變革、服務創新的
管理大師、護理大師
同樣離不開行政後勤崗位中
敬業奉獻的協和工匠
他們共同譜寫了百年協和的交響樂章
2021年將迎來協和建院一百週年
一百年風雨兼程,一世紀滄桑鉅變
醫院開展專題活動
“主任話科史 · 薪火傳百年”
讓我們透過內分泌科主任夏維波
的主題演講
一起回顧
內分泌科的百年發展歷程
夏維波,醫學博士,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衛健委內分泌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理事,北京醫學會內分泌分會副主任委員,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科學顧問委員會委員,亞太骨質疏鬆聯盟理事,亞太骨病學院理事,《中華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雜誌》總編輯。2017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並獲得“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19年入選國家衛計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大家好,我是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夏維波。今天我帶著大家一起回顧協和內分泌的發展史,學史明理,知史礪行。
1921年,北京協和醫院作為一所高起點的現代醫院正式啟用,協和內分泌學科也因此得以在高水平起步。幾乎與此同時,生物化學的飛速發展正在推動著內分泌學的進步。時任北京協和醫院內科主任麥克林教授不僅是臨床專家,也是著名生化專家。他與協和醫學院生化系吳憲教授以及客座教授、著名生化學家範斯萊克一起開創了協和的內分泌學領域。因此,協和內分泌一經誕生就形成了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模式。
1921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東方,北京協和醫院9月16號正式開業;在西方,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學者班廷和貝斯特首次從狗的胰腺中提取出胰島素,並於次年首次將胰島素應用於14歲的1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全世界第一例激素替代治療,對於內分泌學科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其後不久,麥克林被指定為多倫多胰島素委員會中國區的負責人。1923年7月,協和迎來了胰島素的首次使用。在一份珍貴的病歷扉頁上寫著:這是北京協和醫院第一次將胰島素用於糖尿病的病例。這也是中國第一次使用胰島素,可以說是幾乎與國際同步。
麥克林被指定為多倫多胰島素委員會中國區負責人(1922年底)
患者病案首頁寫著,這是北京協和醫院第一次將胰島素用於糖尿病的病例
同樣在協和建院初期,佝僂病和骨軟化症的研究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婦產科主任馬士敦教授發現,相當一部分因難產而需要急診行剖宮產手術的中國產婦是因為骨盆嚴重變形。進一步檢查發現,這部分產婦都患有嚴重的維生素D缺乏性骨軟化症。
馬士敦教授開展了中國骨軟化症流行病學調查,並將結果刊發在1925年的《大英帝國婦產科學雜誌》上。幾乎在同一時期,劉士豪作為醫學生在內科副教授哈羅普的指導下,在《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上發表了他第一篇關於鈣磷代謝的論文。
1925年馬士敦發表的中國骨軟化症流行病學論文(左);1924年劉士豪發表鈣磷代謝論文(右)
1926年1月,協和醫院仿照美國麻省總醫院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內分泌代謝病房,開始在9樓3,後來長期在6樓2。這是我國最早的、以轉化醫學思想設計的病房,病房的開設促進了協和內分泌專業的快速發展。
在代謝病房啟用的次月,張孝騫作為專科住院醫師開始收治糖尿病患者,並按照臨床研究標準書寫病歷。張孝騫從業早期的興趣在內分泌代謝方面,後經內科主任的統籌安排,改為消化專業。他曾經在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學習,主要學習血容量和血氣測定方面的研究,在《臨床研究雜誌》(JCI)上發表過兩篇論文,分別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和甲亢患者的血容量測定。
協和內分泌學科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興起並逐步發展壯大,當時內分泌和腎臟病學是一個團隊。1940屆畢業生林俊卿所作的著名漫畫記錄了當年協和大查房的盛況,也凸顯了內分泌團隊在大內科裡的規模。漫畫中多位參與者都來自內分泌團隊,2號是團隊核心劉士豪教授,1號是朱憲彝教授,他倆被公認為是我國內分泌專業的奠基人;圖中還有王叔鹹、鬱采蘩醫生。時任內科主任的斯乃博教授的主攻方向之一也是內分泌專業。協和內分泌在這一時期得到了蓬勃發展,成就也引人矚目。
30年代中期,以劉士豪教授為核心組建了協和內分泌團隊,包括朱憲彝、王叔鹹,周壽愷等,後來均成為一代宗師。他們以“骨軟化症的鈣磷代謝”為題,先後發表系列論文13篇,以詳實的內容和明確的結論得到了全球內分泌學界的矚目。上世紀90年代,美國內分泌專家帕菲特曾撰文讚譽,“三、四十年代北京協和醫院有關鈣磷代謝的論文構成了全世界有關維生素D缺乏性疾病的知識寶庫。”
在此基礎上,劉士豪和朱憲彝研究了5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鈣磷代謝改變,認為這是一類獨立的疾病。他們發現雙氫速變固醇治療該類疾病效果良好,遂命名該類疾病為“腎性骨營養不良”,並於1942年把研究結果發表在著名期刊Science上。這一命名沿用至今,是第一個由中國人命名的疾病名稱,現在叫CKD-MBD (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異常)。但就病理學的改變來講,並未超越“腎性骨營養不良”這個詞的深刻含義。
1942年4月,劉士豪與朱憲彝發表於Science期刊上的論文
1936年,北京協和醫院第1例胰島素瘤的報道在JCI雜誌上發表。這不僅是我國首例胰島素瘤的報道,更重要的是,研究團隊對胰島素瘤切除前後患者體內的血糖及相關代謝變化進行了詳盡的研究。研究團隊將瘤體提取物注射到實驗動物體內,並以胰島素為對照,觀察瘤體提取物的降血糖效果,最終明確了診斷。這一研究堪稱完美。
劉士豪、婁克斯等發表在JCI雜誌上的胰島素瘤病例研究,是當時全球根治胰島素瘤的前10餘例成功手術之一
1937年,王叔鹹教授進行了405例糖尿病患者(其中347例中國患者)的臨床總結,這是我國當時糖尿病人群最大樣本量的臨床研究,論文發表於《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王叔鹹教授後來調入了北大醫院,是我國腎臟病學的創始人,他在糖尿病方面的研究也非常深入。
王叔鹹發表在《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上的研究,是建國前我國樣本量最大的糖尿病人群臨床總結
1939年,內科主任斯乃博臨床診斷了北京協和醫院首例嗜鉻細胞瘤,這也是國內最早報道的嗜鉻細胞瘤。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接管協和後,劉士豪教授被任命為協和生化系主任兼任內科教授,主要科研方向為內分泌領域。他的著作《生物化學與臨床醫學的聯絡》極大推進了基礎和臨床的融合,被譽為推動中國轉化醫學研究的典範。他在書的前言中寫道:本書“可以使生物化學工作者進一步瞭解臨床上的問題”,也有助於“臨床工作者進一步利用生物化學上的知識”。這本書深受歡迎,是很多基礎研究者和臨床醫師的案頭必備。
1958年,劉士豪教授組建了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並擔任首任科主任。這個科室的組成非常有意思:一部分是生化系激素研究組的人,一部分是協和內科內分泌專業組的人,共同組成了內分泌科。直到2000年,在協和醫大基礎所還有幾個房間屬於內分泌實驗室(約150平米)。因此在協和內分泌科建立之初,就有基礎和臨床相結合的轉化醫學強大基因。
從人員上看,臨床上有劉士豪、史軼蘩等;做基礎研究的人,有池芝盛、許建生、楊德馨、金孜琴等研究人員,多數為留學歸來者。其中,金孜琴是我院放射科主任金徵宇教授的母親。因此我院內分泌科是臨床、研究、技術三位一體相結合而共同發展的、一直具有轉化醫學傳統和特色的科室。
1959年,Berson和Yalow發明了放射免疫法測定胰島素,宣告了激素微量測定時代的到來。這篇重要論文發表後,很快引起了劉士豪教授的重視,他敏銳地意識到,這可能會開啟內分泌學發展的新時代。劉士豪教授和王世真教授指導研究生陳智周開始建立血漿胰島素的放射免疫測定法,並且取得了成功。
1964年,劉士豪教授組織了全國第一屆內分泌代謝和腎臟病學術會議,他擔任主席並在會上作了題為“內分泌研究發展的方向”的大會報告。劉士豪當時在報告中指出的內分泌學科發展方向,迄今仍有指導意義。
1964年,劉士豪作“內分泌研究發展的方向”大會報告,報告內容也發表在《中華內科雜誌》
與此同時,劉士豪教授也開展了首鋼糖尿病研究的調查,這是中國糖尿病流行病學研究的雛形。後來潘孝仁團隊開展的大慶糖尿病研究,一定程度上與他在首鋼直接參與調查的經歷有關。
池芝盛教授是協和內分泌科第二任主任。1978年,池芝盛第一次提出的中國人糖尿病診斷標準125mg/dl,通稱為“蘭州會議標準”,這標準跟後來美國糖尿病學會和WHO迄今沿用的標準是完全一致的,這是協和內分泌人的貢獻。池芝盛當時騎著腳踏車到病人家裡做糖尿病人的用藥指導、生活方式指導,一直被傳為佳話。
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70年代末,內分泌科再次迎來了迅速發展時期。當時在史軼蘩大夫的提議下,科內進行了亞專業分組,開始劃分為5個專業組,後來又經過幾次調整,成為目前亞專業的雛形。分組給內分泌人劃好跑道,指明方向,對內分泌科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內分泌科第三任主任史軼蘩院士(左);內分泌科的亞專業分組(右)
史軼蘩教授擔任內分泌科主任以後,繼續大力推動臨床與基礎相結合的研究。隨著一批骨幹被送到國外進修並學成歸來,內分泌科在各亞專業的臨床和科研工作均得到了長足發展。1988年,在史軼蘩教授的主持下,1924年成立的協和代謝實驗室獲批成為衛生部內分泌重點實驗室,史軼蘩院士和趙玉沛院士先後擔任實驗室主任。在2016年部級重點實驗室評估中,衛生部內分泌重點實驗室獲評為優秀實驗室。內分泌重點實驗室的成立,對內分泌的學科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目前,實驗室每天承擔將近150名研究生的實驗任務,為全院各科室提供了科研保障。
1993年,國際著名內分泌學家威爾森教授訪問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返美以後,他在著名的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雜誌上發表論文稱:協和是蘊含內分泌寶藏的殿堂,中國的內分泌可以說是發源於北京協和醫院。
1993年,國際著名內分泌學家 Wilson J.D.在JCEM雜誌上發表的評論文章
內分泌科在劉士豪、池芝盛、史軼蘩、王姮、金自孟、曾正陪、邢小平等歷屆主任的領導下,一代代內分泌人接續奮鬥,在各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其中史軼蘩教授領銜的“激素分泌性垂體瘤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曾正陪教授和孟迅吾教授領銜的研究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內分泌科的工作得到了醫院和全院各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援,所獲獎項多數是多科協作的成就。如垂體瘤系列研究就有內分泌科、神經外科、眼科、病理科、耳鼻喉科、放射科、放療科、麻醉科和計算機室共9個科室的參與。內皮素的研究有內分泌科、心內科、放射科等科室參與。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研究有內分泌科、婦產科和放射科參與。正是多科協作促成了內分泌科的成就。
史軼蘩教授正是憑著在內分泌界的影響力,特別是在垂體瘤的臨床和基礎研究中的重要貢獻,1996年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內分泌界的第一位院士。同年,史軼蘩院士還獲得了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內分泌人始終積極參與醫院管理。陸召麟教授在1992年至1999年擔任北京協和醫院院長,周學瀛老師、戴為信老師先後擔任過科研處和教育處處長,現在潘慧大夫和朱惠娟大夫分別是醫務處處長和臨床博士後專案辦主任。
中華醫學會中與內分泌相關的三個主要分會:內分泌學分會、糖尿病學分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均由協和內分泌科教授劉士豪、池芝盛、孟迅吾參與籌建或者創立。
協和內分泌人在中華醫學會三個主要學術組織中均有任職,除了三位創立人外,還有史軼蘩院士、曾正陪教授和夏維波教授,李梅教授現在是候任主任委員。
2008年新聞出版署批准創立《中華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雜誌》,由北京協和醫院主辦。在孟迅吾教授、周學瀛教授和徐苓教授的領導下,這本雜誌目前已經被國內全部核心文庫收錄,影響力也比較高。
內分泌人也在不斷總結內分泌科的學術經驗,發表各種專著。史軼蘩院士主編的《協和內分泌和代謝學》被稱為“紅寶書”,全國的大夫都視為寶典,經常在臨床工作中翻閱。
協和內分泌也不斷地為全國培養輸送人才。伍漢文、富樸雲、時鐘孚、梁藎忠、黃葆鈞、林麗香、吳靜波、顏純、吳偉、潘長玉等都是全國各地的內分泌學科創始人,他們都曾在協和進修學習過。2007年,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前院長、該院內分泌創始人伍漢文教授在給孟迅吾教授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我永遠懷念45年前曾在協和學習一年,協和的每一位都永遠是我的老師,協和的好學風和好作風指導我的一生,永記不忘。
從建院之初到改革開放以後,內分泌人才源源不斷地從協和走出。1999年之後,協和內分泌科每年舉辦一次臨床內分泌學習班。通知公佈數分鐘後報名名額即告罄,具有比較深遠的影響力。
從2009年起,協和內分泌科每年舉辦協和臨床內分泌代謝論壇,已經成為內分泌學界的品牌學術會議。論壇始終秉持“基於臨床、追蹤前沿、普及提高”的理念,以分享最寶貴的臨床經驗和最前沿的科研成果為己任,逐漸發展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學術盛會。論壇也非常重視人文傳承,經常邀請協和老教授講過去的故事,大家都深受教育和感動。
目前協和內分泌學科在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和醫科院版中國醫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上都排名第二,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協和內分泌人始終銘記歷史,致敬前輩。在劉士豪教授誕辰110和120週年之際,我們分別出版了《劉士豪畫傳》和《劉士豪論文選集》。
協和內分泌近百年的發展歷程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醫院平臺得天獨厚,科學進展引領方向,轉化醫學一以貫之,多科合作共贏互助。
今天的協和內分泌科充滿著勃勃生機。我們非常感激前輩對學科的建設和規劃,對後學的大力提攜和支援,感謝每一位團結奮進的內分泌團隊成員,感謝全院同仁對內分泌百年如一的支援和幫助。輝煌的歷史是激勵我們前進的動力,內分泌科的未來植根於協和的沃土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