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地方率先建立了黨組織?
哪些人成為第一批黨員?
1920年2月,李大釗用一輛騾車悄悄將陳獨秀從北京送往天津準備坐船南逃。彎彎曲曲坑坑窪窪的土路上,兩人在騾車裡正式將建立一個為工人階級和勞苦大眾服務的政黨提上日程,並相約陳獨秀在上海、李大釗在北京,一南一北負責建黨,這便是流傳甚廣的“北李南陳,相約建黨”。從相約建黨至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正式召開,全國黨員都有哪些呢?他們的最後的革命歸宿又是什麼呢?
1.一大召開時全國的黨組織有哪些?是誰主導建立的?
(1)上海黨組織。陳獨秀從北京南逃到達上海,投入到了建立中國共產黨的活動中。1920年4月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來到中國並與陳獨秀相見,大大加快了中國共產黨的建立程序。1920年6月,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開始籌建;8月,在上海法租界老漁陽裡2號《新青年》編輯部成立了上海黨組織。主要成員有:陳獨秀、俞秀松、李漢俊、陳望道、沈玄廬、李達,陳獨秀為書記。這是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組織,也是早期黨組織中影響最大的一個。
(2)北京黨組織。1920年8月上海黨組織成立後,陳獨秀便寫信請李大釗在北京成立黨組織,李大釗予以回應並準備組建黨組織。9中旬張申府在上海迎接哲學家、數學家羅素來華講學時,同陳獨秀交談了建黨問題,並商定黨組織的名字叫“共產黨”。9月下旬,張申府返回北京後將與陳獨秀商談建黨的意見轉達李大釗,李大釗決定建立北京黨組織。在這期間,張國燾受全國學生聯合會委託去南洋募捐,路過上海時正是1920年8月,上海黨組織正在籌建。陳獨秀將上海黨組織籌建情況告訴他,要求他轉告李大釗,上海黨組織負責蘇皖浙等省的組織建立和發展,李大釗從速在北京建立黨組織,然後向山東、山西、河南等地發展。張國燾回到北京將陳獨秀的意見轉達。1920年10月,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成立了北京的黨組織,李大釗為負責人。後來又有羅章龍、劉仁靜加入。北京黨組織建立後,無政府主義者先以假的社會主義者面目加入,後來又退出。
(3)廣州黨組織。廣州黨組織經過初建與改建兩次。1920年9月俄國人米諾兒和別斯林被中國的無政府主義者矇蔽,建立了廣州共產黨組織,但這個組織只有兩個俄國人是共產主義者,其餘梁冰弦、黃鵑聲等7人都是無政府主義者。廣州初建的早期黨組織名不副實。1920年12月16日,陳獨秀受陳炯明邀請出任廣東省政府教育委員長兼預科大學校長來到廣州。陳獨秀在和廣州黨組織成員討論研究黨組織過程中發現這裡的黨組織成員基本上都是無政府主義者,於是決定見機改組廣州黨組織,使其成為正真的共產黨組織。陳獨秀利用上海黨組織在維經斯基幫助下起草的黨綱作為試金石,成功分化出偽裝的無政府主義者。經過反覆討論、激烈爭論、無政府主義者退出共產黨組織。
(4)武漢黨組織。在上海黨組織成立後,李漢俊寫信給在武漢從事教育和革命工作的董必武、張國恩,要他們成立組織領導革命。於此同時,陳獨秀派劉伯垂到武漢從事發展黨員、組織黨組織的工作,並將上海黨組織起草的《中國共產黨黨綱草案》寄來。經過反覆商討,1920年秋,劉伯垂、董必武、陳潭秋、張國恩、包惠僧、鄭凱卿6人在武昌撫院街董必武家裡召開會議成立武漢黨組織。
(5)長沙黨組織。1920年4月,毛澤東從北京途經上海並拜訪陳獨秀後於同年7月到達長沙從事革命活動。這一時期,毛澤東和何叔衡、彭璜、易禮容創辦長沙文化書社,同何叔衡發起組織了俄羅斯研究會。這兩個活動為長沙建黨準備了條件。上海黨組織成立後,陳獨秀和李達把建黨情況及《中國共產黨黨綱草案》及時告訴毛澤東,要求毛澤東在在長沙組織黨組織。1921年1月1日至1月3日,在長沙的新民學會會員聚集於文化書社,討論組織共產黨的問題。毛澤東、何叔衡、彭璜等6人在建黨檔案上籤了字,長沙黨組織正式成立。
(6)濟南黨組織。1919年夏,山東進步人士、老同盟會員王樂平在濟南創立齊魯書社,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新青年》在濟南的代售點就是齊魯書社。上海黨組織建立後,陳獨秀寫信委託王樂平在濟南建黨,王樂平本人沒有參加建黨活動,而推薦了馬克思主義者王盡美、鄧恩銘擔此重任。隨後王盡美、鄧恩銘與上海黨組織取得聯絡,開始籌建濟南黨組織。另一方面,王盡美與李大釗一直保持著很好的革命友誼,聯絡頻繁。北京黨組織成立後,李大釗派陳為人到濟南幫助建立黨組織。1921年初,鄧恩銘、王盡美建立了黨組織。
(7)中共旅歐組織。1920年12月,北京黨組織成員張申府應法國里昂中法大學校長吳稚暉邀請去任邏輯學教授,陳獨秀委託他在旅歐留學生中籌建共產黨組織。第二年初,張申府介紹劉清揚入黨,而後他倆介紹周恩來入黨。1921年2月、4月,從上海轉入的趙世炎、陳公培在陳獨秀的要求下先後與張申府取得聯絡。這樣,張申府、周恩來、劉清揚、趙世炎、陳公培5人在巴黎建立了黨組織。一大召開時,巴黎黨組織沒有收到陳獨秀髮出的邀請函,沒有派代表出席一大。
(8)東京黨組織。上海黨組織建立後,施存統和周佛海相繼去了日本,在旅日學生中建立了黨組織。
2.各地黨組織派出的一大代表都是誰?是怎麼產生的?
1921年7月下旬,上海法租界白爾路389號(今太倉路127號)的博文女校陸陸續續住進了一批青年人,他們正是各地黨組織派出參加中共一大的代表。
由於當時各地的黨組織都是初創,對代表的產生沒有嚴格的資格和程式規定,所以接到上海黨組織發出的會議通知後,基本都是協商加推薦產生。
(1)北京黨組織。接到通知後,在西城暑期補習學校開會,透過討論,推選李大釗出席。李大釗作為建黨首倡者之一,有當然的參會資格,但他擔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圖書館主任和北京“八校教職員代表聯席會議”主席等職務,正值學期結束期間,繁忙抽不開身,便推薦鄧中夏參會。鄧中夏又正在參加少年中國學會的年會,又將資格轉讓給張國燾。這樣,歷史的幸運球就拋給了張國燾,他和劉仁靜作為北京黨組織的代表參加一大。張國燾是第一個到達上海的參會代表。
(2)武漢黨組織。董必武和陳潭秋作為武漢黨組織的核心,經過討論代表武漢黨組織出席大會。
(3)長沙黨組織。當時湖南軍閥統治特別殘暴,政治環境尤其險惡,所以經過秘密討論,確定毛澤東、何叔衡參加大會。
(4)濟南黨組織。濟南黨組織由創立者王盡美和鄧恩銘作為當然代表參加大會。鄧恩銘是13名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數民族代表。
(5)廣州黨組織。接到通知後,廣州黨組織成員、還有當時正在廣州的陳獨秀、包惠僧在譚植棠家中召開會議商討一大代表人選,最終推選陳公博參加一大。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陳獨秀作為中國共產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李達在寫給廣州黨組織的信中明確表示,共產國際的意思,要陳獨秀參加大會。但陳獨秀當時在廣東政府任教育委員會委員長,不便離開,指派包惠僧出席一大。
(6)東京黨組織。當時施存統由於功課安排很緊,便推薦周佛海出席一大。
(7)上海黨組織。陳獨秀離開上海後,由李漢俊擔任上海黨組織書記,1921年2月7日,因為李漢俊和陳獨秀在起草黨章問題上意見不一致,便辭去黨組織書記,由李達擔任書記。上海黨組織作為一大的發起組,李達和李漢俊為一大召開做了很多籌備工作,所以當然作為代表出席大會。
出席中共一大的,除了正式代表13人,還有兩位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馬林帶來的活動經費中,發給每位代表100元作為路費。
代表著全國53 名黨員出席一大的13位代表,他們年齡最大的何叔衡45歲,最小的劉仁靜19歲,30歲以下的有10位。
一大召開時全國的53名正式黨員是:
上海15人:陳獨秀、俞秀松、李漢俊、陳望道、沈玄廬、李達、邵力子、沈雁冰、李啟漢、楊明齋、林伯渠、李中、沈澤民、袁振英、李季;
北京13人:李大釗、張國燾、鄧中夏、羅章龍、劉仁靜、高君宇、何孟雄、繆伯英、範鴻劼、張太雷、李梅羹、宋介、陳德榮。
廣州3人:譚平山、陳公博、譚植棠,俄國人米諾兒和別斯林不計算,從上海黨組織轉入陳獨秀、林伯渠、袁振英、李季4人按照原黨籍計算在上海黨組織。
武漢10人:劉伯垂、董必武、陳潭秋、張國恩、包惠僧、鄭凱卿、趙子健、趙子俊、劉子通、黃負生。
長沙3人:毛澤東、何叔衡、彭璜.
濟南2人:王盡美、鄧恩銘。
巴黎5人:周恩來、劉清揚、趙世炎、陳公培,張申府由北京轉入。
東京2人:施存統、周佛海。
以上就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和第一批黨員的情況,下一節介紹第一批加入共產黨的先進分子不同的革命道路和最後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