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系列-23】
後金天聰五年(1631年)正月的一天,皇太極閒來無事,就跑到文館去視察工作。文館聽起來不起眼,也確實不是什麼核心部門,在當時類似於檔案館。
這個文館成立於天聰三年(1629年),剛開始設定時主要有兩個職責,一是翻譯漢文典籍,二是記錄本朝的政事。負責記錄政事的官員名叫庫爾纏,他是努爾哈赤的外孫,皇太極是他舅舅。
庫爾纏長期在文館任職,對漢學頗有研究,思想傾向於漢化。他所從事的工作其實就是中原王朝史官的工作,記錄本朝的重大事件和主要領導人的言行,甚至包括他們日常的生活起居,以供後世修史所用。
皇太極來到文館後,先來到庫爾纏的辦公室。看到庫爾纏正忙著編書,就問他最近在撰寫什麼東西。
己亥,幸文館,入庫爾纏直房,問所修何書。對曰:“記註所行政事。”上曰:“如此,朕不宜觀。”(清史稿太宗本紀)
跟庫爾纏聊完後,皇太極沒有看他編寫的記錄政事的書,而是隨便翻看了幾本文館翻譯的漢文典籍就離開了。
皇太極為什麼不看庫爾纏記錄政事的書呢?這裡面主要是存在一個避嫌的問題。作為史官,庫爾纏的書中肯定記錄了很多跟皇太極有關的事,包括國家大政方針的得失。
為了保證這些記錄的真實客觀,儘量減少文過飾非,皇太極不看是合理的,可以減輕史官的心理壓力。
在過去,史官是一個不太好乾的差事,稍不留神就可能得罪某個高層領導,屬於高風險崗位。堅守原則的同時還要平衡風險,很多時候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春秋時期,齊國有個權臣叫崔杼,為人驕橫,一言不合就殺了國君齊莊公。齊國的史官如實記載:“崔杼弒其君”。崔杼知道了很生氣,告訴史官你不能這麼寫,得改,改成齊莊公暴病而亡吧。
齊國的這個史官很堅守原則,不同意改,崔杼一怒之下把他給殺了。史官的二弟接替了他的職位,仍然老老實實的記載,“崔杼弒其君”,於是也被殺。
過去的很多職業都是家族性的,一家人都幹這個。史官的三弟、四弟繼續接班,還是寫崔杼弒君。崔杼接著又殺了老三,老四仍然不為所動,寧死也不改一個字。
崔杼弒君
最後崔杼被這兄弟幾個玩兒命的精神給鎮住了,再加上他本來也理虧,只好放棄了,弒君就弒君吧,沒有再繼續殺史官的四弟。“崔杼弒其君”,為了記錄這五個字,搭上了三條史官的命。
可見,要記錄真實客觀的歷史並不容易。與崔杼比起來,皇太極顯然要大度很多。從他視察文館這件事來看,至少在姿態上,表現出了對史官這個職業的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後金對文化的重視,文館的職能不斷擴充。後來皇太極在文館的基礎上設定了內三院,逐漸演變成了清代的秘書機構和決策機構,成了後來清朝內閣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