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風水養人,原來是真的。”
身處吃瓜元年,我們見證了經典劇目的大變身,就比如剛在豆瓣改完海報的《情深深雨濛濛》、《還珠格格》和《一起來看流星雨》;
但憑藉著“菀菀類卿”和河南衛視《中秋奇妙遊》溫太醫沈眉莊合體,一舉拿下幾個熱搜位的《甄嬛傳》,卻從未被動搖過根基。
你永遠可以相信《甄嬛傳》
流水的古裝劇,鐵打的《甄嬛傳》。挺過了一次又一次古裝熱潮的它,從當初的古裝劇標杆,搖身一變成了難以逾越的經典佳作,甚至衍生出了甄嬛傳學者,拿著顯微鏡把這部劇看了個明明白白。
就比如槿汐姑姑的衣服是L碼
端妃和芳貴人是一個人扮演的
《喬家大院》
《甄嬛傳》
《甄嬛傳》和《喬家大院》裡有一場戲重合度高達百分之百,皇上心心念唸的莞菀,或許就是蔣勤勤本人。
《射鵰英雄傳》蔣勤勤飾穆念慈
《上海灘》孫儷飾馮程程
《甄嬛傳》還有多少驚喜,是我們不知道的。
十年後才發現
甄嬛花在眼妝上的功夫,不比宮鬥少
在後宮紛爭中練就一身本領,學會喜怒不形於色的甄嬛,學會將心思放到了妝容裡,從她回宮前後的妝容對比裡就能看得出來。從輕盈的淡妝,到張揚的濃妝,氣場隨著妝容被放大了無數倍。
變化最大的是眼妝部分,九州清晏上的甄嬛挑了支最顯眼的唇膏,把自己打扮成刁蠻妒婦,但眉眼妝容依舊是前十幾集的老路子:眉型柔和,隨著眉骨的起伏縮尖,整體略短,加之眉毛本身的弧度和注重毛流感的畫眉方式,看上去靈巧輕盈,聰明才學都寫在了臉上。
圖片來源:小紅書@大牙z
眼窩則是以粉色調眼影打底鋪勻,由內向外暈染,同時加入了一點橘色調,讓眼妝與膚色的融合度更高。略粗的上眼線配合上自然捲翹的睫毛,強調出眼睛的神韻,但眼尾並沒有繼續延伸,這也讓眼妝更加自然簡單,營造出了天然美人的觀感。
甄嬛第二次進宮時,不光將口紅塗得更深、描得更細緻,還將眼妝整體縮窄了快一倍,強調出精明感,頗有人類高質量女性的意味。從前的彎眉變成了細長的柳葉眉,前端與鼻骨形狀順接得恰到好處,凸顯出骨相的精緻感與立體度,飛揚的眉型給人一種只可遠觀的視覺效果。
運用經典的大地色眼影,在眼部描出不同的色階,並融合暈染。雖然層次多,但眼影只佔眉眼間距的1/2,尾端更是縮緊後向上挑,打造出不可一世的氣場。
眼線更是這款妝容的重頭戲,用較深的顏色加重眼頭,越靠眼尾則越淺越細,到最後若隱若現地與眼影融為一體,黑化了,但又沒完全把黑化後的心思寫在臉上。
這款眼妝從進宮後便牢牢“焊死”在甄嬛臉上,眉莊離世這場戲中,甄嬛的妝容也是如此,只是唇妝變淡了許多。
進階成為太后的甄嬛,眼妝更顯貴氣。以棕色做打底,疊加橙紅色系的珠光眼影,由淺到深打造出層次感,看上去有波光粼粼的效果。上挑的細眼線、扇形濃密睫毛,也讓這款眼妝充滿氣勢。
地位越高,眉眼妝容就越複雜,《甄嬛傳》足以讓人明白花時間化眼影、眼線的重要性。
十年後才發現,沒有嬪妃不愛粉色
梨花色白,不易入畫。皇帝靈機一動,用胭脂在甄嬛眉心畫出梨花形狀,中間點綴紅色鑽飾,用他的話說,這叫“擬態而非求真”,並取名為姣梨妝。
妝容從宮內盛行到宮外,一時間成了京城熱門妝面,女子紛紛效仿,以這種方式祈求夫妻和睦。
這段戲雖沒有史料依據,但卻透著幾分真實感,在古代,丈夫為妻子畫眉是一種象徵著愛意與情致的舉動,描繪花鈿更是如此。而且在化妝品種類稀少的情況下,眼唇妝容都用胭脂上色,顏色多以粉紅為主。
粉色的姣梨妝出道即巔峰,不是沒有原因的。
除去花鈿外,《甄嬛傳》中其他嬪妃也大多是粉色系妝容。端妃的妝容中,大面積塗抹的粉調腮紅、眼影,一方面顯示了她病癒後的好氣色,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她楚楚動人的眼神。配合上較淺的眉毛和眼線,粉色佔據了視覺中心,將端妃柔美的形象描繪出來。
葉瀾依的粉色系妝容,則集中在面部上半部分。粉色眼影由眼頭一直延伸到顴骨,微微拉長的眼線、捲翹的睫毛增強了眼妝精緻感,馴馬女活潑靈動的氣質,都被融入到這款妝面裡了。
同樣是粉色,用在瑛貴人的妝容上,則呈現出了嬌滴滴的少女氣。鋪滿蘋果肌的粉色系腮紅,彷彿害羞少女臉上的緋紅,以同色系眼影暈染眼尾,更是將這種純欲感強調到了極致。
這樣的妝容風格,與《胤禛十二美人圖》裡的女性妝容也十分相似,紅潤的氣色由眼角蔓延到兩頰,別有一番風韻。
粉色系妝面確實能打造出清純可人的氛圍感,但用的不好,免不得和齊妃鬧出一樣的笑話……常看常新的《甄嬛傳》到底還藏了多少梗,快來留言告訴我!
圖片來源
新浪微博 / 豆瓣 / 小紅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