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階論壇暨第六屆黃河論壇拉開帷幕
12月5日上午,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暨第六屆黃河國際論壇在鄭州黃河迎賓館拉開帷幕。此次論壇持續兩天,來自國內外35位專家學者將圍繞“小麥族植物基因組解析及分子育種”主題,透過線上線下形式進行研討交流。
本次論壇由中國工程院與河南農業大學主辦,中國工程院農業學部、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小麥玉米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CIMMYT-中國(河南)小麥玉米聯合研究中心、江蘇裡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聯合承辦。
中國工程院程順和院士、萬建民院士、康振生院士、陳劍平院士、許為鋼院士,中國科學院種康院士,校黨委書記魏蒙關,校長介曉磊等出席了本次論壇。來自美國、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捷克和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的8名國際專家,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從事小麥遺傳改良研究的崗位專家,以及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蘇省、湖北省、山西省、雲南省和四川省從事小麥遺傳改良、分子育種、植物病理和小麥栽培專家學者,我校農學院班子成員和作物學科群主要學術骨幹參加了此次論壇。
▲“國家小麥技術創新中心(籌)共建單位合作協議”簽約
▲全國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揭牌
5日上午,“國家小麥技術創新中心(籌)共建單位合作協議”現場簽約,“全國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揭牌。
▲分論壇會場
我校學術副校長、農學院院長王道文研究員,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賈繼增研究員,CIMMYT中國(河南)小麥玉米聯合研究中心主任、農學院教授陳鋒主持論壇。
▲中國工程院程順和院士致辭
程順和院士線上為論壇致開幕辭。他指出,我國小麥生產在農業生產、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小麥基因組學研究成果顯著。圍繞當前我國小麥生產中所面臨的問題,指明瞭未來小麥遺傳育種研究工作的重點方向,鼓勵廣大從事小麥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員再接再厲,助力中國小麥生產再上新臺階。
▲中國工程院萬建民院士作報告
萬建民院士以《水稻重要性狀關鍵基因挖掘與育種利用》為題,線上分析了我國水稻生產、消費和研究的現狀,以及當前水稻育種工作所面臨的挑戰,結合國內外水稻基因組研究的新進展,詳細介紹了科研團隊在株型發育、秈粳雜交育性、胚乳發育和種子形成、抽穗期以及抗病蟲調控基因發掘和育種利用上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以期為小麥基因組學研究提供重要參考。
▲中國工程院陳劍平院士作報告
陳劍平院士以《土傳小麥病毒:從田間調查到實驗室研究,再到田間防控》為題線上作了專題報告,從土傳小麥病毒的研究背景和發展歷史,以及中國土傳小麥病毒病的田間調查與實驗室研究等方面,揭示了真菌媒介與其傳播病毒的內在關係,介紹了小麥土傳病害抗病資源的篩選和應用,並提出了建立小麥病害高效綜合防治技術的建議。
▲中國工程院康振生院士作報告
康振生院士以《我國小麥條鏽病發生現狀與防控對策》為題作了現場專題報告,系統介紹了小麥條鏽病在我國各大麥區中的發生和流行規律,分析了小麥條鏽病持續控制研究中的關鍵問題,就小麥條鏽病發生特點探討了防治小麥條鏽病發生的方法,為加強小麥條鏽病的綜合防治工作提出了科學建議。
▲中國工程院許為鋼院士作報告
許為鋼院士以《本世紀我國小麥育種的主要進展及面臨的挑戰》為題作了現場專題報告,從宏觀角度概述了我國小麥產能概況、遺傳育種的現狀及近年來取得的新進展及突出成就,指出當前我國小麥育種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麵臨的主要挑戰,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思路和意見建議,為實現我國小麥綠色高效生產,取得產量品質新的突破提供了理論支撐。
▲各參會報告人作專題報告
此外,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張一婧研究員以《普通小麥多倍體優勢的分子機制研究》為題作了專題報告;中國農業大學郭偉龍副教授以《小麥族同源基因圖譜框架設計與育種利用區間解析》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吉林大學王樂博士以《Improving Chinese Spring genome assembly: progress and prospect》為題作了專題報告;河南大學周雲教授以《利用節節麥進行小麥D基因組遺傳改良》為題作了專題報告;河南農業大學李廣偉博士以《A high-quality rye genome assembly enhances rye, triticale, and wheat improvement》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德國萊布尼茨植物遺傳與作物研究所Sudharsan Padmarasu博士以《Barley pan-genome analysis - implications on barley improvement》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德國IPK植物遺傳與作物研究所Mark Timothy Rabanus-Wallace博士以《Chromosome-scale genome assembly provides insights into rye biology, evolution, and agronomic potential》為題作了專題報告;捷克科學院實驗植物學研究所科學委員會主席Jaroslav Doležel以《Contribution of chromosome genomics to genome sequencing and gene cloning in Triticeae》為題作了專題報告;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Marco Maccaferri副教授和Roberto Tuberosa教授以《The tetraploid wheat Global Collection (TGC) and the durum wheat ‘Svevo’ genome assembly: two resources to leverage natural variation of the durum QTLome for wheat pre-breeding》為題作了專題報告;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許淑娟博士以《A long non-coding RNA VAS regulated vernalization-mediated wheat flowering》為題作了專題報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鄧平川博士以《小麥-十倍體長穗偃麥草衍生後代鑑定及基因組研究》為題作了專題報告;華中科技大學李引副教授以《Function of Avenin-like b proteins in regulating wheat dough quality》為題作了專題報告。
會上,與會專家學者針對國內外小麥遺傳改良的重點、熱點和難點,著重研討如何整合先進的基因組學、生物資訊學、遺傳學和分子育種技術,進行學術交流,為促進國內外小麥安全高效生產和糧食安全作出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及實用性貢獻。
6日,還將有19名國內外專家學者繼續圍繞此次論壇主題深入交流。
黃河國際論壇始創於2015年,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2011計劃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小麥首席科學家程順和院士提議,以小規模、短報告、長討論、高水平等特點,舉辦黃淮麥區小麥遺傳改良高峰論壇,經過中國工程院批准,並列為中國工程院學部院士學術活動。經六年發展,已成為河南農業大學作物學科遺傳研究對外合作交流的一張名片。
統籌 COORDINATOR
周紅飛
監製 SUPERVISOR
陳 璽 李洪振
責任編輯 EXECUTIVE EDITOR
邢福祥
文字 WRITER
張 倩
攝影 PHOTOGRAPHER
任 銳 王營坤
校對 PROOFREADER
塗 悅 李雨芯 吉柯璇 王鈺皓
排版 EDITOR
邢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