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區流村鎮北莊村
地處白洋河套南岸
是一個秀美而靜謐的小村莊
走進北莊村
一排排白牆黛瓦的農家小樓
漸次映入眼簾
一幅幅生動的彩色牆繪
訴說著濃濃鄉情
一條條整潔的道路移步皆景
引人駐足、賞心悅目
北莊村
更能吸引市民的,是村裡百合文化園的恬靜安適,還有家庭“小菜園”親近自然和動手農耕的喜悅,這種傳統農業與休閒產業的多元融合發展新模式,帶動了村民增收,讓他們的腰包鼓起來,使昔日的低收入村走出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
北莊村是遠近聞名的“百合村”,據村主任張洪海介紹,2010年在昌平區“一花三果”政策支援下,北莊村結合自身地域優勢,開始探索種植鮮切花百合,由於種植管理難度較大、種植技術要求較高、費用投入較多等問題,同時也因體量有限,“小而美”的特色產業推廣面臨不小障礙。為尋找新的致富路,村領導帶領北莊村嘗試產業轉型。2014年,村主任張洪海帶領村民“試水”種植食用百合。當年每畝土地淨收益平均達到七八千元,見到實實在在的收益,村民很快消除疑慮,對種植食用百合的積極性和認可度也隨之大大提高。到2020年,種植食用百合的農戶達13戶,食用百合種植面積從最初的10畝擴大到205畝。北莊村逐步確立了以食用百合種植為主導產業,形成了北莊“一品”。
2020年初,結合北莊村實際情況,市政協駐村第一書記周清與村黨支部共同策劃開展家庭“小菜園”模式的積極探索。
繪藍圖、謀發展。盤活現有資源,帶動農民增收,周清說幹就幹。村民姚長喜的4個大棚“開了個好頭兒”,卻也面臨不少困難。首先面臨的就是“推廣難”:“小菜園”起初的推廣主要依託於朋友圈的“口口相傳”,侷限性強;其次是“定位難”:在推廣經營的過程中瞭解到,市民們雖有接觸農耕、體驗自然的需求,但大棚整棟出租,種植面積過大、養護成本略高,以家庭為單位的市民,對所種菜品的需求量和大棚蔬菜的產出量不匹配。
在探索中求發展,針對實際問題,“小菜園”的經營因勢利導,及時調整,“化整為零”,“私人訂製”的新模式誕生了——把大棚裡的土地按面積精細劃分,市民根據需求選擇租賃:6.6平方米,每年租金300元;15平方米,每年租金600元;19.8平方米,每年租金900元。姚長喜提供化肥、種子、日常澆水管理,由承包人本人種植和收穫。
“小調整”給北莊村帶來了“大收益”。2020年4月,第一個大棚“上線”,不到兩日就被一租而空。定位精準,價格優惠,僅僅兩個多月時間姚長喜的4個大棚就被48個家庭全部認領完畢,每個大棚的年收入超過1萬元。
如今,“小菜園”綠蔭如蓋,滿棚的蔬菜瓜果飄香,棚內栽種了番茄、苦瓜、辣椒、黃瓜、茄子、西葫蘆、蘿蔔等20多種蔬菜,並伴著柴雞悠閒漫步於菜畦之間。姚長喜說:“每個大棚都有一個微信群,週末我都會在群裡通知大家,誰家的菜熟了,要大家來採摘。”每逢週末、假日,來“小菜園”實踐田園夢的市民絡繹不絕,姚長喜家門前甚至成了北莊村的“交通堵點”。
看到姚長喜“小菜園”搞得紅紅火火,家裡有大棚的村民們也都願意參與進來。村民生活的幸福指數和對產業轉型的認可度大大提升。信心有了,幹勁兒也足了。2021年,北莊村的“小菜園”又新增加了3個大棚,全部7個閒置大棚一年就可以帶來超過10萬元的收入。2021年,“小菜園”在“提質”上下工夫,推出託管服務,為那些時間安排不固定的市民提供個性化服務。這種做法得到了市民的一致認可,一棟大棚的收入也從1萬元增加到了1.6萬元左右。
“小菜園”不僅給村裡帶來了活力與人氣,還帶來了很多“新商機”。“請進來”的同時,還要“留得住”。市民們親近自然、動手農耕的同時,也願意更深入的體驗和感受田園鄉情。忙碌了一天的都市新農夫,有意願希望能夠及時的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針對這種需求,村裡嘗試在林下養起了雞鴨鵝,開辦農家樂,“姚師傅”親自下廚,讓市民們品味到原汁原味的“農家飯”,感興趣的市民還可以一展身手。這樣的嘗試,既拉近了村民與市民之間的距離,也為村民致富探索出一條新道路。
另外,北京市農業農村宣傳中心還在北莊村建立了三農宣傳科普教育基地,依託基地不斷宣傳村子的百合和“小菜園”,並定期組織市民走進北莊村參觀、採摘,村裡的“新農夫”也越來越多。
未來,北莊村將整合各方資源,在做強“百合+小菜園”的產業模式發展基礎上,大力發展休閒民宿和鄉村旅遊,從而盤活村內閒置房屋,形成“政府—企業—村集體—村民”協作共贏的發展模式,打造百合觀賞、菜園種植、科普觀光及餐飲休閒融合發展的鄉村田園綜合體,將“農耕體驗與鄉村文化旅遊有機融合,走出一條具有北莊特色的產業發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