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人們首次觀察到了胃內微生物——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起初人們並不完全瞭解這些微生物的真正意義,從20世紀70年代起逐漸認識到其與胃炎之間的關係[1]。目前已知這種微生物可引起慢性胃炎、胃腺癌、胃淋巴瘤和大部分消化性潰瘍[2]。
Hp與人類共生歷史悠久,想和它“分手”並不容易。今天嘉會君特邀嘉會醫療消化內科孫雄醫生,就以下關於Hp的疑問進行一一解答。
幽門螺桿菌是怎樣損傷胃的?
Hp進入胃內後,首先要在胃黏膜上定植。
Hp會分泌尿素酶,尿素酶分解尿素產生氨,氨在細菌周圍形成了一個鹼性環境,不僅使Hp能夠抵禦胃酸的侵蝕,還損傷胃黏膜。
Hp有不少毒力因素,Hp在胃黏膜定植後,透過其毒力因素的作用直接損傷胃黏膜,並激發人體的免疫炎症反應,從而造成胃黏膜活動性炎症。
感染幽門螺桿菌,會導致胃癌嗎?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Hp列為一類致癌因子,但是感染Hp並不一定會導致胃癌。
絕大多數胃癌的發生是Hp、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感染Hp的人中患胃癌的機率不到1%,而且根除Hp可大大降低胃癌發病率。
● 70%的人感染Hp後沒有症狀;
● 10%的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的症狀;
● 10%~20%的人可能有急性、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長期感染下還會引起缺鐵性貧血、慢性蕁麻疹、口臭、牙周疾病等;
● 90%的非賁門部胃癌的發生與Hp感染有關。
感染幽門螺桿菌,不治療會自愈嗎?
Hp感染激發的人體免疫炎症反應難以將Hp清除,Hp感染會持續。成年人一旦感染Hp後,若不經過藥物根除治療,會終身感染,導致胃黏膜持續慢性活動性炎症。
Hp感染後在胃內大多呈局灶性、多灶性分佈,而不是瀰漫性的分佈。現已證實Hp感染後100%會誘發慢性胃炎,並導致胃酸分泌的改變。
看完以上來自消化內科孫雄醫生對幽門螺桿菌的答疑,嘉會君溫馨提醒:不要小看幽門螺桿菌,如果出現有口臭、反酸、經常腹部不適等問題,可以來嘉會消化內科找醫生做進一步的篩查哦!
參考文獻
[1] Marshall BJ. History of the discovery of C. pylori. In: Campylobacter Pylori in Gastritis and Peptic Ulcer Disease, Blaser MJ (Ed), Igaku-Shoin, New York 1989. p.7.
[2]J Thomas Lamont, MD,Bacteriology and epidemiolog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夏璐, MD, PhD
夏璐醫生現為嘉會醫療消化內科及內鏡中心總監、嘉尚門診部醫療副總監。加入嘉會前,她曾擔任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之後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擔任內鏡中心主任和大內科行政主任。她擅長消化內科常見病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胃腸道疾病、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道腫瘤的早期篩查、炎症性腸病和胰腺疾病的診治,同時熟練掌握消化內鏡各種診療技術。
作為消化內科主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和診斷教研室副主任,夏醫生長期從事臨床醫學教學和研究工作。她曾先後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德國Mainz大學、加拿大McMaster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以及在美國霍普金斯醫院胃腸及肝病科擔任客座副教授。
夏醫生現任上海醫學會消化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分會微生態協作組、內外科對話協作組委員、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炎症性腸病專家委員會常委、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消化身心疾病專家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內鏡健康管理與體檢專委會委員、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秘書長、CCCF教育委員會委員長、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消化身心聯盟上海市委員會首屆理事、《中華消化雜誌》、《中華消化內鏡雜誌》、《中華全科醫師雜誌》、《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審稿專家、《NEJM》中文版編委、WGe-WGN Editorial Board委員。
馮卓, MD,PhD
馮卓醫生現為嘉會醫療消化內科醫生。加入嘉會前他曾先後就職於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肛腸科,以及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消化內鏡中心擔任副主任醫師。他擅長清醒下無痛單人腸鏡插入技術,專攻大腸息肉內鏡下精確診斷及手術,胃腸道良性腫瘤內鏡下粘膜切除術(EMR)、粘膜下層剝離術(ESD),低位直腸良性腫瘤內鏡下保肛手術,家族性腺瘤病(FAP)的內鏡下切除術、I、II期內痔內鏡下治療術等。同時擅長消化道良、惡性腫瘤術後中醫治療;返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等功能性胃病的中醫治療,以及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腸道炎性疾病的中醫治療和功能性便秘的中醫治療。
作為中醫外科學博士,馮醫生是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醫院(NCCH)的訪問學者。師從有“日本大腸癌內鏡診治第一人”之稱的內鏡專家斎藤豊教授。訪學期間獲得日本厚生勞動省頒發的海外醫師臨床研修許可證並獲得海外行醫執照。馮醫生曾獲得消化內鏡圍術期出血管理競技大賽(第二季)滬浙閩賽區亞軍;消化內鏡圍術期出血管理競技大賽(第二季)全國PK賽病例演講冠軍。
馮醫生現任世界內鏡醫師協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內鏡學專業委員會委員(ESD學組成員),中國抗癌協會癌症篩查與早診早治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結直腸早癌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小腸鏡專家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微迴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內鏡專業委員會青年主任委員,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消化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歐美同學會醫務分會名醫工作室成員,上海市近代中醫流派傳承第四批繼承人,共青團上海市衛健委“醫苑新星”健康講師團成員。
孫罡, MD
孫罡醫生現任嘉會醫療消化內科醫生。孫醫生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曾赴日本東京TWMU病院胃腸病科學習深造。加入嘉會前,孫醫生為第九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並擔任醫療組長及MDT(多學科綜合治療協作組)成員。他從事消化內科及消化內鏡診療工作10餘年,對消化系統常見病如反流性食管炎、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消化性潰瘍、胃腸息肉、胃腸腫瘤綜合治療、肝功能損害等亦有10餘年的診治經驗,熟練掌握胃鏡、腸鏡及超聲內鏡等多種消化內鏡診療技術。擅長內鏡下胃腸腫瘤的早期診斷及治療。
孫醫生現為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內鏡學專業委員會會員。
曹偉軍, MD, PhD
曹偉軍醫生現任嘉會醫療消化內科醫生。曹醫生2001年畢業於南京醫科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2008年畢業於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獲消化內科博士學位。加入嘉會前,他長期就職於南京市第一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院)消化內科,任副主任醫師和碩士研究生導師。他曾在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病院擔任訪問學者。
曹醫生對消化系統常見病如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桿菌感染、肝功能損害、膽總管結石、胰腺疾病等有10餘年的臨床經驗;擅長多種消化內鏡診治技術,如消化道息肉的內鏡黏膜切除術(EMR)、消化道早癌的內鏡篩查、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超聲內鏡及細針穿刺活檢(EUS/FNA)、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套扎(EVL)及硬化治療(EVS)、消化道早癌的內鏡下治療。
黃任翔, MD, PhD
黃任翔醫生現為嘉會醫療消化內科醫生。加入嘉會前,他曾擔任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消化內鏡中心副主任醫師,取得復旦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學位。黃任翔醫生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積累了消化道常見疾病的診治經驗,擅長各類常見食管及胃腸道疾病的消化內鏡下診斷,以及擅長消化道早期癌症的內鏡下診斷與治療。
黃任翔醫生也長期從事臨床醫學教學和科研工作。他曾以第一負責人身份完成上海市衛健委青年科研專案一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內外專業期刊雜誌上總共發表論文近二十篇,參與編寫三部醫學專業著作。他也曾赴美參加美國哈佛醫學院全球臨床學者研究培訓專案,並獲得優秀畢業設計。
黃醫生現任上海市醫學會食管和胃靜脈曲張治療專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美國哈佛大學校友會、哈佛醫學院校友會準會員。
孫雄, MD
孫雄醫生現為嘉會醫療消化內科醫師。加入嘉會前,他曾擔任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二院和同濟大學附屬普陀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他對消化內科相關疾病的診斷治療以及消化內鏡的操作與診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消化道胃腸鏡篩查、胃腸息肉內鏡下治療(EMR),十二指腸鏡診斷與治療 (膽囊胰腺疾病ERCP操作),胃腸道內鏡下超聲檢查(EUS),消化道早癌的診斷與內鏡下治療(ESD),曾在核心期刊以上雜誌發表論文15篇(第一作者)。
版權宣告
文章內容由嘉會醫療醫療團隊撰寫並稽核,任何其他機構或個人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