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馬作為知名鏡頭生產企業,很早就開始了其DN系列(專為無反機身設計)的產品開發。在無反相機銷售勢頭不斷增強的市場背景下,適馬進一步加大了DN鏡頭的開發力度,除了DG DN(全畫幅無反)外,其專為APS-C畫幅設計的DC DN產品線也在不斷擴充。
前不久,適馬新發布的18-50mm F2.8 DC DN就是為索尼E口及L口非全副機身而設計的標準變焦鏡頭,屬於Contemporary產品線,主打高性價比。它等效35mm全畫幅焦距為27-75mm,滿足了更多普通使用者對類似鏡頭的需求。
-01-主要特點
主要特點:
- 體積小巧,重量輕,方便攜帶
- 採用恆定F2.8光圈
首先透過下表瞭解一下它的主要規格資訊:
雖然其歸屬於大眾化的Contemporary產品線,但卻配備了恆定F2.8大光圈,這對於非全畫幅機身使用者是很友好的,甚至可以將它稱之為非全畫幅裡的“大三元”,可見這支鏡頭誠意滿滿,非常適合用它搭配小體積機身作為日常掛機之用。
-02-外觀設計
18-50mm F2.8 DC DN的外形體積非常緊湊小巧,而重量也僅有290克。這與之前“健身馬”的名號有了鮮明反差。近年來,適馬開始了更多輕量化的設計,很多新鏡頭不但重量減輕,體積也縮短了,給攝影師帶來更好的攜帶體驗。
鏡頭外觀設計依舊符合適馬一貫風格,黑色噴塗工藝外殼,耐用度不錯。後卡口採用了金屬材質,在鏡筒一側帶有C(Contemporary)的標識。
鏡頭採用了外變焦設計,當變焦時鏡筒會向前伸出,不過由於變焦比並不算大,因此即使50mm端也不會伸長太多。
18mm端
50mm端
該鏡頭濾鏡口徑為55mm,可直接安裝圓形濾鏡。
鏡頭最前端是變焦環,後部為對焦環。
鏡頭隨機附送了遮光罩,除此之外,在鏡身上並未配備任何功能按鈕。如果需要切換為MF對焦需要在機身上設定。
與α7R IV機身搭配整體是比較協調的,請看上機圖:
-03-光學結構
18-50mm F2.8 DC DN採用10組13片光學結構,其中包含了1片SLD特殊低色散以及3片非球面鏡片,用來校正相差,提高成像銳度。
從官方給出的MTF曲線分析,該鏡頭在無限遠位置時,最大光圈中心銳度優秀,而邊緣銳度有一定的下降,但也屬於可用的範疇,50mm端銳度表現略優於18mm端。
-04-成像效能測試
下面透過實拍對18-50mm F2.8 DC DN的銳度、色散、暗角、畸變等項進行詳細測試,看看這款親民的非全副標變實際表現如何。(全部測試使用索尼α7R IV機身,開啟APS-C裁切模式,實際畫素為2600萬,為了公平展示真實成像能力,因此關閉所有鏡頭校正功能)
1. 銳度測試
在銳度測試中,筆者選擇無限遠進行實拍測試。(圖片左側為畫面中心,右側為邊緣位置,全部100%放大)
18mm端
測試原圖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廣角端最大光圈F2.8中心銳度表現不錯,可放心使用,而邊緣部分銳度則相對偏軟。光圈F4的邊緣銳度開始改善,中心銳度則與F2.8一致。從光圈F5.6開始,中心和邊緣銳度全部開始提高,F5.6-F8屬於18mm端的最佳成像光圈。從光圈F11開始,邊緣銳度開始有輕微下降,光圈F16開始至F22整體銳度有了明顯的損失。
50mm端
測試原圖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長焦端最大光圈F2.8的銳度表現比18mm端更好,特別是邊緣銳度改善很大。當光圈縮小到F4後,中心和邊緣銳度都開始提升。與18mm端相同,F5.6-F8是最佳成像光圈。光圈F11中心和邊緣銳度開始出現輕微下降,從光圈F16開始至F22成像畫質損失較大。
該鏡頭最大光圈中心銳度表現良好,雖然邊緣銳度有一定差距,但也可以接受。當然如果需要更好的成像表現,那麼只需要縮小光圈即可。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光圈F16開始銳度就有了明顯下跌,因此光圈選擇儘量不要小於F16。
2. 眩光測試
18mm端
左側光圈F2.8,右側光圈F11
50mm端
左側光圈F2.8,右側光圈F11
18mm端最大光圈F2.8出現了一定的鬼影,當光圈縮小到F11後,衍射加劇,其鬼影更加明顯。50mm端最大光圈的眩光相對不是很明顯,光圈縮小到F11後眩光和鬼影才變得嚴重。建議遇到大光比環境安裝好遮光罩,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眩光的發生。
3. 色差測試
18mm端
光圈從左至右分別為:F2.8、F4、F5.6、F8
50mm端
光圈從左至右分別為:F2.8、F4、F5.6、F8
我們可以發現,18mm端的紫邊相對比較明顯,雖然光圈從F4開始紫邊有所減弱,但即使在F8光圈,依然不能完全消除。而50mm端的紫邊就要好很多,除了F2.8光圈有一定色差外,其餘的小光圈畫面中色差顯著變弱。
4. 暗角測試
18mm端
F2.8
F4
F5.6
F8
50mm端
F2.8
F4
F5.6
F8
這支鏡頭的18mm和50mm暗角表現基本一致,最大光圈F2.8時暗角比較明顯,當光圈縮小至F4後暗角開始減弱。光圈F5.6下已經比較輕微,而F8光圈時暗角可基本消除。相對來說,50mm焦距的F5.6和F8光圈表現比18mm更好一點。
開啟機身內的陰影補償後,暗角可以被校正。下面請看使用F2.8光圈拍攝的測試圖:
18mm端(圖左為關閉陰影補償,圖右為開啟陰影補償)
50mm端(圖左為關閉陰影補償,圖右為開啟陰影補償)
5. 畸變測試
18mm端
50mm端
可以發現,當關閉機身內的失真校正功能後,鏡頭兩個焦距都出現了明顯的畸變,特別是18mm廣角端的桶型畸變是比較嚴重的。因此我們在日常拍攝時,一定要開啟相機的失真校正。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後期軟體進行調整:
18mm端校正後
6. 虛化測試
18mm端
F2.8
F4
F5.6
F8
50mm端
F2.8
F4
F5.6
F8
很顯然,50mm焦距在虛化效果上更有優勢。不過無論是廣角還是長焦端,焦外光斑處的過渡相對生硬,18mm焦外光斑還出現了過曝的情況。如果需要不錯的虛化效果,那麼儘量只使用F2.8拍攝。
-05-實拍樣片
-06-評測總結
18-50mm F2.8 DC DN的釋出擴充了適馬DN(無反)鏡頭陣容。對於索尼及徠卡等APS-C畫幅使用者來說,標準變焦鏡頭的可選餘地較少,而這支鏡頭的出現恰恰滿足了這類使用者群的需求。無論從做工還是成畫素質,其表現都比較出色,雖然是C系列產品,但畫質並未作出太多妥協。小巧的體積和重量與APS-C畫幅相機搭配,便攜性是極高的。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它是比較值得考慮的一款新品。
作者·編輯 | bic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