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日本侵華的“以戰養戰”
縱觀整個抗戰,日寇在中國戰場的核心問題,不是軍事,而是經濟。
日本本國資源根本支撐不了規模如此大的一場戰爭,日本人只能“以戰養戰”。
1937年盧溝橋事變時,支撐日本侵華的資源,大部分來源於兩個途徑: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中國東北。
鋼鐵和石油,是戰爭最基本的戰略物資。
日本佔領的東三省,為整個侵華戰爭提供了一半的鋼材來源。
另一半則是從美國進口的廢鋼鐵。那時日本是美國鋼鐵最大買家,美國為了滿足日本需求,連紐約各地報廢的電梯都來不及拆解,就直接運到日本。
侵華戰爭前三年,日軍所消耗的石油,70%來自於美國。可以說,抗戰初期美國是日本侵華最大的幫兇。
美國物資源源不斷地供給日本,使日本一直擴大戰場,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全部被日軍佔領。
1940年,日軍的擴張達到極限,中國國內也進入艱苦的相持階段。直到1941年美國才停止供應日本物資。
抗戰期間,日軍每年從中國佔領區掠走的煤、鐵礦石、鹽、棉花等數以百萬噸,還透過發行軍用票、偽幣等金融手段,套購中國市場上的黃金白銀和外匯。
02 八路軍釜底抽薪,切斷“以戰養戰”的吸血管
1938年,偉大的教員提出“論持久戰”,他指出:
日本如果要佔領全中國,首先必須得穩固北方。
只有穩固了北方,才能夠有效地利用北方的各種自然資源,實現以戰養戰的經濟迴圈,如此才有餘力一步步吃下整個中國。
假如無法有效控制中國北方,後面幾步也就無從談起。
日本本土無論人力,還是自然資源,都不富裕,不管未來世界格局朝著哪個方向變化,不管美蘇是否會介入戰爭,只要日本在中國北方佔領區始終是隻進不出的純消耗狀態,那麼最後它的結果只能被拖死,無非是時間而已。
那怎麼才能讓日本人無法在中國北方立足呢?就是要讓他們無法在基層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統治。
廣泛的不間斷的游擊戰,看起來僅是小規模的襲擾,可實際上會不斷增加日軍的消耗,這就加劇了日本人的困局。
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敵後抗戰,從根本上掐住了日本軍國主義的 “命門”。
以華北抗日遊擊戰為例, 八路軍對在冀中地區的日軍交通線,進行長期的破交戰。
平均每天破壞鐵路6公里,公路15公里,橋樑一座半,炸燬卡車一輛。每7天炸燬一個日本人控制的火車站,每9天炸燬一個火車頭。
1940年,呂正操將軍在一次八路軍總部會議上,算過這麼一筆賬:“敵人兵力,在此區域(冀中平原8萬平方公里)為1.83萬人,每年需在此消耗2億元。
而敵人能取得的收益是多少呢?在180個敵據點中,每個據點敵人平均取得10萬元,也不過一二千萬而已。”
這筆賬,正是整場戰爭的關鍵所在,也是敵後抗戰的精髓所在:不是消滅了多少敵人,而是形成了一種投入回報極不成比例的局面。
長期來看,日本人肯定耗不起的,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與此同時,八路軍也加強對農村基層的控制。
八路軍派出工作隊深入農村,每到一地,解決百姓“看病、識字、吃飯”的民生問題。
搞土改,減租減息。在一支支工作隊的努力下,廣大農村基層政權掌握在了八路軍手中,日軍對佔領區的有效控制僅能達到縣城一級。
這相當於切斷了日軍深入基層的毛細血管,無法有效獲取養分。
在抗戰後期,不少地區出現日軍經常拿槍支彈藥,跟八路軍新四軍交換給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