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溯源:古代是怎樣進行“高考”的?
現代的中學生透過高考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那麼古代人又是怎樣高考的?
封建時代,無論從何種角度講,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是兩個極端對立的利益群體。這種利益對立並不一定只通過你死我活的階級對立表現出來,更多的時候,是透過一種合理的釋放途徑來表達。階級對立不宜誇大,而是應盡力模糊、彌合甚至是消除。這種模糊、彌合的措施,就是科舉制度。今日寒窗苦讀,明日廟堂高座,雖然皇帝老子的位子永遠不可能通過幾場考試能獲得,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呼聲,卻也不必再透過轟轟烈烈的流血犧牲去實現。學子筆鋒一轉,勝千軍萬馬鏖戰千里,這造就了千百年來千百萬士人學子前赴後繼的趕考奇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家天下,皇帝家的官員,自然由皇帝說了算。中國古代的皇帝選官制度,便是從皇親國戚的家族勢力開始,進而推廣及天下的,即由門第選人到唯才是舉,途經便是考試。
魏晉時期,官吏大多從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選官以家族、門第為標準,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入朝做官,而且升遷快速,公卿機要職務全被他們佔據。出身寒門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依靠自己的才能謀得一官半職,卻位卑權輕,無法擔任中央和地方的高官職位。高門無士庶,寒門無王侯,一個人能否有所作為早在他出生之前已經確定,此所謂“士庶之別,國之章也”。
以門第取人弊端顯而易見,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涇渭分明,地方官員和士族官僚選拔晉升體系不利於國家長治久安。隋朝統一中國以後,隋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著手的就是官制和與官制密切相關的人才選拔制度改革,把選用人才的大權集中在中央政府手裡,網羅和籠絡知識分子,為他們提供參政的機會,讓適應封建統治需要的人才來充任各級吏員。
隋文帝時期,正式廢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公元605年,隋煬帝設定進士科,標誌著科舉制正式創立。隋朝奠定了科舉制度的基礎,以後歷代歷朝沿用,並逐漸豐富完善。唐代,科舉成為定製,宋元明清四代繼續相襲。至清朝光緒三十一年,即1905年,清政府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上共推行1300年。
科舉的實質,是封建統治者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隋朝的時候,科舉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按照成績的高低來錄取。最初的時候,分科取士剛剛草創,國家並沒有統一的法度,進士考試還沒有形成固定的制度,但是讀書、應考和做官的基本框架已經確立起來。
唐朝時,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等帝王積極推進科舉制度改革,選拔了大量寒門人才。有一次考試之後,新科進士魚貫而入,入朝堂拜見皇帝,唐太宗高興得說:“天下英雄,盡入吾腹中矣”。
唐代科舉考試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考試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考試的內容已經很複雜,常科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等五十多種科目,最為重要的是明經和進士。唐高宗李治以後,進士科逐漸重要起來,許多宰相權臣等都是進士出身。由於考試時間都在春天,因此科考被稱為“春闈”。
唐代科舉取士規模很小,進士科得第很難,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新科官員中透過科舉考試錄用的,只佔5%左右。而且,進士及第只是取得了作官的資格,還要透過吏部的考試才能作官。
無論如何,對於寒門學子來說,透過科舉考試如同鯉魚跳過龍門一樣值得慶賀。科舉成績公榜之後,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新科進士們一起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題名顯示榮耀,中進士因此又稱為“雁塔題名”。新科進士的各種聚會慶賀活動中,有很多王公權貴參加,有很多權貴就在聚會中甄選女婿,這對那些既得官位又得嬌妻的窮酸學生來說,真是天大的喜事。
唐代詩人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以此表達高中後的愉悅心情。柳宗元常科登第後,經吏部考試合格,即刻被授予“集賢殿正字”。相反,一些通過了科舉考試卻沒有透過吏部考試的人則沒有那麼幸運,只能到地方上去任官員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吏部考試三次都沒有透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唐代科舉,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名人推薦,考生因此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趨之若鶩。這種體制隱含著很大的裙帶關係和腐敗傾向,但是也的確有很多學子因為才華顯露頭角,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結果受到了極力稱讚,白居易的仕途因此得益不少。
武則天時期,女皇帝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一旦通過了考試,學子們可以到殿堂之上由皇帝親自考問,這是莫大的榮幸。但在,唐代殿試還只是偶然行為,沒有形成制度。
武則天還開設了武舉,考試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科目,由兵部主考,“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武舉考試在唐朝末年的混亂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郭子儀,就是武狀元出身。他一生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曾兩度擔任宰相,是中國曆代狀元中唯一一位官至宰相者。
唐朝還誕生了一位文武雙科狀元,823年,鄭冠高中文科狀元,828年,鄭冠又中武舉狀元。他因此成為中國歷史唯一先考取文狀元又中武舉狀元的人。
宋代科舉考試圖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進士科的重要性則更為突出,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製度,這時的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記錄,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防止徇私舞弊。宋太宗死後,開始對殿試實行糊名制;宋仁宗時期,省試、州試實行糊名制,後來又進一步將考生的試卷另行紀錄。考官評閱試卷時,考生姓名、字跡等均無從辨認,對防止主考官徇私舞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明王朝建立,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科舉考試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明代士人要參加科舉考試,必須先進入學校。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三年一次。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儀考試,於鄉試的第二年舉行。殿試在會師後當年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科。殿試完畢後,次日改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狀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明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明代科舉主要考八股文,為了功名,讀書人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依照題義闡述義理。寫作八股文措詞要用古人語氣,代聖賢立言;格式要符合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必須對偶。八股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八股文一般分為六段,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經義演變而成,嚴重束縛人們的思想,也把科舉制度引向絕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憤慨地說:“八股之害,甚於焚書。”
科舉制發展到清代,日趨沒落。清代統治者對科場舞弊的處分雖然特別嚴厲,但由於科舉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舉制終於消亡。
古諺雲:學而優則仕。書讀好了,就可以做官,這就是科舉制度的結果。於是,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科場功名成為讀書人的原初動力和畢生追求,甚至七老八十的書生入場應考也是常有的事。歷代“白髮童生”、“壽星舉人”是科舉考試中十分普遍的現象。康熙年間,廣東順德有個百歲老人黃章,竟在曾孫的攙扶下,千里迢迢到京師會考。科考中舞弊成風,賄買、夾帶、頂名、冒籍、槍替、傳遞等等諸種作弊手段五花八門。雍正十一年,河南學政俞鴻圖擔任主考官,一次就賣了47個秀才,賺得12000多兩的銀子。而魯迅的祖父周福清,在光緒十九年(1893)為兒子考舉人密定關節,最終敗露而遭牢獄之苦。
近代西方船堅炮利和現代科學的嚴厲衝擊下,科舉制終於走入了死衚衕。1898年戊戌變法,發奮圖強的維新派宣佈廢除八股考試。但不久變法失敗後,科舉又得以苟延殘喘。1901年,為緩和內外交困的統治危機,慈禧宣佈實施新政停止八股。1905年9月2日,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岑春煊、直隸總督袁世凱、盛京將軍趙爾巽、兩江總督周馥和湖南巡撫端方等高官,聯名上奏朝廷,提出“欲補救時艱,必自推廣學校始;而欲推廣學校,必自先停科舉始。”當天,清政府以光緒皇的名義頒下諭旨,宣佈:“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科舉制度正式終結。
客觀評論,科舉制度在長達1300多年的歷史中,創造了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體系。正是這種考試競爭體系延伸出來的官僚選拔制度,將封閉的等級社會轉變成為一種流動的等級社會——“考試選舉社會”,把中國幾千年的農業文明推向頂峰,超過當時世界上的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科舉制度在千年的執行中,不僅成了中國政治社會的核心,也成為學術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成為官方和民間的雙重聖典,也成為傳統中華文化的重要核心。
不容否認,考試製度弊端明顯,但它的最大優點就是相對公平,考生的分數壓倒門第、血統、關係、金錢等等諸種因素,這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即使今天,弊端重重的考試製度仍然為各國廣泛採用,目前仍無更好的、更易操作而實用的制度能夠將其代替。
文章根據網路資源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