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壞情緒似乎都可以被一份甜品消化掉。吃甜食能夠讓人感到幸福,這一點無可厚非,然而再看看熱量表,1塊小餅乾跑上兩圈才能消耗掉相應的熱量,這樣一計算幸福感似乎也就消失殆盡。
如果有那麼一種方式,不僅能讓人感受到食物的“甜”,還能不增加熱量攝入就好了。對於糖尿病人群而言,幸福感更是毋庸置疑。非營養甜味劑(NNS)就可以滿足這方面的需求,它們本身無卡路里或低卡路里,但是卻有甜甜的口感。也正因如此,NNS在世界範圍內開始流行。那麼,NNS有哪些?它們到底能否幫助我們減肥?糖尿病人群能否食用?本文將一探究竟!
NNS為何物?為何如此備受追捧?
大家都知道,過度食用富含糖分的食物,尤其是對於糖尿病人群而言,就會出現血糖過高等代謝紊亂問題 。那麼,糖尿病人群就沒法享受甜蜜了嗎?非營養性甜味劑 (NNS)的誕生,似乎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它們是一種食品新增劑,其優點是新增後可以使食物的甜度增加,但增加的熱量很少或幾乎不含熱量。目前,最受歡迎的NNS有3種,它們分別為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和甜菊糖,其中前兩者來自人工合成,後者來自天然。
NNS真的能減少熱量攝入?幫助減肥嗎?
看起來NNS的出現是值得歡呼雀躍的,那麼在真實世界裡果真如此嗎?
在過去的30 年裡,NNS攝入對熱量攝入(EI) 和體重 (BW) 的影響一直是許多研究的主題,但這一系列研究的結論卻褒貶不一。對動物和人類干預性研究進行系統綜述發現,動物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層出不窮,甚至有些研究顯示NNS會增加EI和BW。大多數描述NNS優勢的研究多來自人類的干預性研究,隨機對照試驗的薈萃分析顯示,在隨意用餐前,與食用含糖食品或飲料相比,NNS確實可以減少總EI;在長期干預性研究中能夠看到NNS在EI和BW的獲益。總體而言,來自人類的干預性研究的證據支援在體重管理中使用 NNS[1-2]。
NNS對血糖的影響如何?糖尿病人群能否安然享受甜蜜?
那麼NNS對血糖代謝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先看動物實驗,在大鼠中的研究顯示無論是在健康大鼠還是在血糖異常的大鼠中,NNS並不會改變大鼠的進食行為、體重以及糖耐量[3]。但是在人類的研究中卻不同,一項在30名健康男性受試者參與的隨機交叉對照研究中,採用阿斯巴甜、羅漢果、甜菊糖和蔗糖進行干預,在飲用四種飲料1小時後提供隨意午餐,並且在他們飲用四類飲料前後檢測血糖及胰島素的變化,結果顯示與蔗糖相比,飲用NNS的參與者在進行隨意午餐時攝入量更高。
用 NNS 代替蔗糖“減少”的熱量在隨後的膳食中得到了完全補償,因此,與含蔗糖的飲料相比,飲用人工和天然NNS的無卡路里飲料對每日總能量攝入、餐後葡萄糖和胰島素的影響微乎其微[4]。不難看出,固然在隨意進餐前,NNS確實減少一定熱量的攝入,而在其後發生了補償行為卻不可小覷,從某種意義上說飲用含NNS飲料無異於熱量糖,此處無糖似有糖啊!因此,糖尿病人群一定要小心此類“糖衣炮彈”,不要以為它熱量較低就肆無忌憚地吃!
女胖子的壞訊息:NNS的香甜,越吃越想吃
無獨有偶,近期發表的一篇研究驗證了上述這種補償行為,這是一項隨機內部交叉試驗,納入了74名參與者,透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MR)檢查,測量視覺反應的血氧水平依賴性訊號(反映大腦中負責食慾區域的啟用狀態),比較蔗糖、三氯蔗糖或水乾預後的影響。結果顯示肥胖個體在飲用含三氯蔗糖的飲料後,食慾啟用訊號顯著增加。在對性別進行分析後顯示,女性在攝入蔗糖和三氯蔗糖後,食慾啟用訊號顯著增加,而在男性中卻未看到相應的改變。最終對這些參與者消耗的食物量進行分析發現,與飲用含蔗糖飲料的女性相比,女性參與者攝入含三氯蔗糖的飲料後在隨意進餐中吃得更多,但在男性中並無差異[5]。
圖2 腦磁共振影象和血氧水平依賴性訊號(BOLD) 內側額葉皮層(MFC);眶額葉皮層(OFC)
總 結
綜合起來,NNS攝入對熱量攝入(EI) 和體重 (BW) 的影響,一些研究或者系統綜述給出了一致但謹慎的結論,即用NNS替代糖,尤其是在飲料中,可以幫助降低EI,但缺乏長期有益影響完全令人信服的證據。關於NNS對於血糖的影響,在人類的研究中似乎無異於蔗糖的攝入,固然NNS的攝入減少了一定熱量的攝入,但隨後的補償行為,食慾的增加不容小覷,尤其是對於肥胖的女性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壞訊息!
文/晨少
責編/Jane
參考文獻
[1]Rogers, P J; Hogenkamp, P S; de Graaf, K; Higgs, S; Lluch, A; Ness, A R; Penfold, C; Perry, R; Putz, P; Yeomans, M R; Mela, D J (2015). Does low-energy sweetener consumption affect energy intake and body weight? A systematic review, including meta-analyses, of the evidence from human and animal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 –. doi:10.1038/ijo.2015.177 [2]Rogers, Peter J.; Appleton, Katherine M. (2020). The effects of low-calorie sweeteners on energy intake and body weigh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of sustained intervention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 –. doi:10.1038/s41366-020-00704-2 [3]Peter J. Rogers, Katherine M. Appleton.The effects of low-calorie sweeteners on energy intake and body weigh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of sustained intervention stud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volume 45, pages464–478 (2021).[4]Tey, S L; Salleh, N B; Henry, J; Forde, C G (2017). Effects of aspartame-, monk fruit-, stevia- and sucrose-sweetened beverages on postprandial glucose, insulin and energy intak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41(3), 450–457. doi:10.1038/ijo.2016.225 [5] Obesity and Sex-Related Associations With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Sucralose vs Sucrose on Appetite and Reward Processing, JAMA Network Open (2021). 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 … tworkopen.2021.2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