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問:“什麼是記憶?”,相信很多小夥伴只知意思而不知如何言傳。記憶,是人們對經驗的知識、保持和應用過程,是對資訊的選擇、編碼、儲存和提取過程。但是在記憶的過程中,大腦是如何操作的呢?
對此,科學家已經發現大腦中的海馬區與記憶能力有著密切聯絡,但是德國科學家最近發現,除了海馬區之外,另外一塊控制嗅覺的功能區也與記憶密切相關。該發現進一步揭示了人腦記憶的生理機制,也很好地解釋了人腦記憶功能在視覺、感覺等刺激下得到強化的原因。
例如,一些癲癇病人在接受腦部灶切除手術後會出現記憶受損的症狀,科學家嘗試測量病人發作時腦部的記憶活動來定位病灶。科學家將測量電極放置在病人腦部海馬區的附近,同時給病人出示幾組互不關聯的詞彙以進行試驗,並記錄下病人記住這些詞彙時的腦部活動。
結果發現,大腦中除了海馬區外,另有一塊所謂的“嗅覺大腦”也參與了記憶過程。科學家們在對比實驗資料時發現,當病人看見一個詞彙時,總是距離海馬區約15毫米的嗅覺功能區裡的神經元首先活動,然後才是海馬區的神經元開始活動。而一旦兩個功能區的神經細胞活動達到絕對同步的時候,給出的詞彙就會被病人完全記住;而當兩個功能區的神經細胞分別活動但沒有達到同步的時候,給出的詞彙則不能被病人記住。
由此,科學家們透過觀測兩個功能區神經細胞是否同步活動可以斷定病人的記憶情況。此外,科學家還發現,該同步活動是以近40赫茲的頻率在所謂的伽馬震盪區裡發生的,而此前已經發現,大腦在處理視覺刺激時也有這種40赫茲振盪的同步現象發生。
與此同時,如果記憶活動與喜悅、恐懼或者激動等感覺結合起來,大腦中控制感覺的杏仁體也會傳遞訊號,刺激兩個功能區的細胞活動,加深記憶功能。
不僅如此,大腦對與氣味有關的物體更敏感,即無論對孩子還是成人來說,有氣味的物體會在他們大腦中留下鮮明的印記,這就是為什麼氣味往往能勾起回憶的原因。
為測試與氣味有關的記憶,科學家向一組自願接受測試的人展示了一些物品,這些物品或能發出氣味,或能發出聲音,其中有些物品的氣味或聲音是令人愉悅的,如雪梨和吉他,還有一些是令人反感的,如死魚和動力鑽。科學家利用磁共振成像技術對被測試者的大腦進行掃描,他們發現,當被測試者遇到可發出氣味的物體時,大腦海馬區和扁桃核都會產生明顯反應,但遇到可發出聲音的物體時,就沒有出現這種現象。一週後再要求他們回憶所遇到的物體,被測試者大多能回憶起有氣味的物體,而不是可發出聲音的物體。
所以啊,當你失戀想起那個ta的時候,可以拿雙臭襪子出來聞聞,多聞幾遍,久而久之利用這股臭味形成對那個ta的固有記憶,那麼你也就不願意再想ta了,因為實在是太臭了![笑][笑]
如果喜歡飄逸的講解,可以【點贊】+【關注】+【轉發】喲,有任何想分享的觀點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呀!謝謝大家![比心][玫瑰]#2021加油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