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 當成語遇上中醫藥
古風盛行,國潮迭起。當成語遇上中醫藥,又將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為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胡博士說中醫系列特推出“世”說新語欄目,從中醫理論角度出發,重新挖掘成語的中醫價值與內涵,分享成語背後的故事與養生方法,讓讀者感受不一樣的中醫藥文化。
【釋意】
良藥苦口——好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衷心的勸告,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缺點錯誤很有好處。
【來源】
《孔子家語·六本》:“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良藥“苦口”是哪種苦?
中醫理論認為,藥物和食物皆有“五味四性”。五味指的是中藥入口時的五種味道,主要指的酸、苦、甘、辛、鹹等,此外,還有淡味、澀味的說法。四性則包括寒、熱、溫、涼等。所謂“入口則知味,入腹則知性”,因此古人將藥食的滋味與作用聯絡起來,“五味四性”也成為中醫學的診斷治療、遣方用藥的基礎內容。
五味具有陰陽五行的屬性。《內經》認為“辛甘淡屬陽,酸苦鹹屬陰。”《洪範》則指出“酸味屬木、苦味屬火、甘味屬土、辛味屬金、鹹味屬水。”《素問·藏氣法時論》指出:“指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這是對五味屬性和作用的最早概括。
此外,五味與五臟密切相關,《內經》中就有這樣的論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
《珍珠囊補遺藥性賦》將五味五行與五臟相結合,簡要概括了三者之間的聯絡:“酸為木化氣本溫,能收能澀利肝經;苦為火化氣終熱,能燥能堅心臟下;甘始土生氣化溼,能開緩滲從脾行;辛自金生氣滯燥,能散潤濡通肺竅;鹹從水化氣生寒,下走軟堅足腎道;淡味方為五行本,運用須知造化要。”
苦味藥“良”在哪裡?
前面提到“苦為火化氣終熱,能燥能堅心臟下”,苦味藥,“能洩、能燥、能堅”,即具有清洩火熱、洩降氣逆、通洩大便、燥溼、堅陰(瀉火存陰)等作用。
一般來講,具有苦味的藥物多為清熱瀉火、下氣平喘、降逆止嘔、通利大便、清熱燥溼、苦溫燥溼、瀉火存陰的藥物。苦味藥多用治熱證、火證、喘咳、嘔惡、便秘、溼證、陰虛火旺等證。
我們所熟知的黃連就屬於“苦味藥”,中醫理論認為,黃連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用於溼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溼疹,溼瘡,耳道流膿。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用於目赤,口瘡。薑黃連清胃和胃止嘔。用於寒熱互結,溼熱中阻,痞滿嘔吐。
此外,黃芩、梔子可清熱瀉火,杏仁、葶藶子用於降氣平喘,半夏、陳皮能降逆止嘔,大黃、枳實瀉熱通便,龍膽草、黃連清熱燥溼,蒼朮、厚朴苦溫燥溼,知母、黃柏瀉火存陰等。
“苦口良藥”能不能加糖?
為了減輕苦味,不少街坊習慣在湯藥中加入冰糖、紅糖等。實際上,糖類也屬於一類中藥,具有一定的藥性及療效,對於有些方劑來說,加糖會讓藥效減弱。
以冰糖為例,冰糖味甘,性平,無毒。歸經入脾、肺二經,功能主治補中益氣,和胃潤肺可以止咳嗽,化痰涎。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假如把紅糖加入寒涼藥劑中,則會減弱藥性,阻礙藥效的充分吸收,影響療效。舉個例子,紅糖性溫,適合貧血兒童食用,但如果患兒正值外感高熱時,則不宜在治外感的湯劑中加溫性的紅糖。
再者中藥的化學成分相對複雜,紅糖中含有較多的鐵、鈣等元素,中藥中的蛋白質和鞣質等成分可與之結合,發生化學反應,危害民眾用藥安全。
此外,部分中藥需藉助其苦味的刺激來治療疾病的,因此不能加糖。如黃連就是透過味覺分析器的興奮,進而提高食慾中樞的興奮,反射性地引起胃液分泌增加,從而發揮健胃的作用。再者如苦味催吐劑——瓜蒂散,如果苦味消失,原有的藥效也會消失。
版權說明
本文系原創稿,版權歸胡世雲主任中醫藥科普團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團隊聯絡。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即刪。編輯&排版: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