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科普·懂生活
天氣漸漸變冷,選擇吃火鍋的人不少吧?火鍋食材種類豐富,味道鮮香麻辣,讓人越吃越上癮。而且,火鍋幾乎是一種最簡單的美食製作方法。清洗食材,自制湯底,插上電……坐等“咕嘟咕嘟”,開吃了!
通常,大家都覺得火鍋滋補又暖和,但也有人透過實驗發現,火鍋煮久了,不僅食材的營養會流失,湯水裡還容易產生對人體有害的亞硝酸鹽。所謂火鍋好吃,也要當心“有毒”!那麼問題來了:吃火鍋有哪些禁忌呢?
01
點評:最近就有一位大媽因吃火鍋太心急,導致腸胃潰瘍,住進了院。人的口腔、食管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高溫。太燙的食物入口,就會損傷黏膜。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高達120℃,食物取出即吃的話,非常容易燙傷口腔、舌部、食管及胃黏膜。一些本來就有複發性口瘡的人,吃了火鍋後容易上火,其口瘡的發生機率會多出好幾倍,或者導致原來的口腔黏膜炎症出現加重症狀。如此反覆,還可能誘發食道癌。最危險的是那些患有口腔黏膜白斑或扁平苔癬等癌前病變的人,火鍋的高溫和調料的刺激,都會使得病情進展加快。
02
點評:這樣的吃法除可能造成消化不良外,更可怕的是,潛藏於食物中的細菌、寄生蟲卵會隨食物進入胃腸道,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據研究,3種嚴重的寄生蟲病——旋毛蟲病、絛蟲病和囊蟲病,都可能透過火鍋傳播。不潔的豬肉片和牛肉片裡,很可能含有這3種寄生蟲。目前,雖不能肯定羊肉裡是否含有旋毛蟲、絛蟲和囊蟲,但有報道曾稱,吃涮羊肉致人得上了旋毛蟲病。如果得了寄生蟲病,出現渾身乏力、肌肉痠痛、身體浮腫,有時腳踏地面都會有刺痛的感覺。
03
點評:火鍋的湯大多采用豬、羊、牛油等高脂肪食物為底料,又多以辣椒、胡椒和花椒等為佐料,吃多了易導致高血脂、膽石症、十二指腸潰瘍、口腔潰瘍、牙齦炎、痔瘡等疾病。另外,火鍋湯久沸不止、久涮不換,其中的成分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如肉類、海鮮中所含卟啉物質多溶於湯中,湯中的高濃度卟啉經肝臟代謝,會產生大量的硝酸,引起痛風,嚴重時會損傷腎功能。所以,別喝火鍋湯!即使是自制的火鍋湯,反覆涮洗食材後,裡邊的雜質多了,也不健康。
04
點評:吃完熱菜,胃腸道系統擴張,隨後立即喝大量冷飲,本來溫暖的胃突然受到冷刺激,容易導致一系列不良反應。此時,血管會迅速收縮,胃液分泌改變,不僅對消化不好,甚至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出現頭暈、噁心等症狀。忽冷忽熱,對胃黏膜極為不利,極易造成胃腸疾病。冷熱交替,胃在短短時間裡受到了雙重考驗,不難受才怪。
05
點評:嘴一直在吃,那麼胃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就不能停。如果這個過程持續數小時,腺體得不到正常的休息,就有可能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痛、腹瀉等,嚴重的可能因此患上慢性胃腸炎、胰腺炎等疾病。另一個表現,就是吃得太久、吃得太嗨,晚上還會失眠。而且,火鍋中的食物煮的時間越長,營養價值就越低,甚至涮到最後,吃進嘴裡的可能是毫無營養價值的垃圾食物,甚至危害到健康。
作者|暨南大學附屬廣州紅十字會醫院營養科 王宇琦
稽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浙江醫院營養科、消化科主任醫師 鄭培奮
策劃|譚嘉 餘運西
製圖|餘運西
編輯|餘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