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飲品產品報告來了!
飲品店正式開始冬季上新,我們統計了48個品牌、260款新品,發現奶茶已經是絕對王者,新品佔比超80%。
其中,“養生”產品人氣最高,共有126款;五穀小料大爆發,紅糖、姜等新元素也值得關注。
奶茶常用小料TOP3是誰?草莓季來了怎麼玩?以下為報告全文。
11月總特徵:
新品以奶茶為主,佔比超80%
進入11月,奶茶新品顯著增多,且研發創意豐富。
1. 佔比80%,奶茶新品數量絕對多
統計茶飲品牌上新的220款產品,其中奶茶122款(包括純牛乳類),其他55款(包括椰奶、可可、咖啡、燕麥奶),水果茶42款,純茶1款。
奶茶類產品共計177款,佔比80%。而在10月份,奶類產品的佔比為54%。
2. 奶茶研發思路更多元
- 聚焦經典:保持常見的芋圓、紫米、麻薯類產品持續推出;
- 更換茶底:半天腰、龍芽茉莉、毛峰茉莉、文山青茶等茶底種類多樣,透過茶底變化做出風味創新,成為做奶茶的常規思路;
- 加料更新奇:板栗山藥南瓜等穀物類,松子開心果等堅果,紅糖姜等食材類,以及桂花酒釀等含酒風味都有推出。
3. 奶茶“養生”元素佔了一半
此外,如果把五穀、植物基等具有健康概念的產品統一歸為“養生”元素,這個月上新頗多。
260款新品中,“養生”產品共有126款,佔比48%,無論是五穀類小料還是植物基乳品,原材料都在朝健康化方向發展。
總體來說,從產品型別到應用方向、營銷創意,11月都是關於秋冬季的大發揮。
原料拆解:
五穀小料大爆發,新元素出現
1. 小料篇:五穀、堅果元素多,紅糖、酒釀值得關注
- 小料使用Top3:芋泥、板栗、麻薯
統計11月奶茶中新增的小料型別,使用量Top3分別是板栗、芋泥、燕麥。其中板慄推出20款、芋泥18款、麻薯13款。
板栗是今年被重視的新原料,自帶秋冬氛圍感。隨著板栗供應鏈升級,在品質提升的同時,帶來成本下降,讓更多品牌嘗試。
麻薯作為近兩年流行的小料,今年熱度依舊在。細分還有奶麻薯、米麻薯、紫米麻薯等多種形式,且草莓+麻薯的搭配越來越固定。
- 山藥、南瓜也在上,五穀更豐富
此外,山藥、南瓜小料的使用分別為7款和5款,五穀類小料被不斷延伸應用。
南瓜顏色鮮黃,口感軟糯香甜,認知度高,既有秋天的氛圍感,也適合被用在萬聖節系列中。
山藥顏色潔白,熱量低,做成飲品風味醇厚,養生屬性符合秋冬上新。椿風在本月推出山藥系列,將山藥泥做底,稱其系列為“養身王炸”。
值得關注的是,五穀被廣泛開發,源於價值感提升:在五穀類原料的選擇和宣傳上,飲品門店使用有產品、有品牌的原料,併為其打上養生等新的概念和標籤,使其價值感提升。
- 開心果、松子,堅果也越用越多
除了五穀類小料,今年的堅果種類也越用越多。
以往堅果小料常使用碧根果碎,本月則用了幾款新堅果:開心果、山核桃、松子等。其中,山核桃使用6款,開心果5款,松子1款。
尤其關注開心果,已有品牌將其作為掛壁或加在奶蓋上使用,推出開心果醬的廠家也越來越多。
- 紅糖、酒釀、姜是新元素
在個性化元素中,本月推出紅糖和“+酒”風味的奶茶十分集中。
其中含酒類茶飲有15款,做成桂花酒釀類的有9款,紅糖有10款,含姜類有3款。
2. 水果篇:椰子依舊Top1,草莓流行組合上
11月,在統計的260款新品中,共使用了32種水果。其中椰子元素使用量最多,為33款,其次是草莓和檸檬,分別使用了17款和16款。
來看以下具體特徵:
- 椰子使用量依舊Top1,但多是做配料
從夏季開始,椰子就是今年大量使用的熱門水果,秋冬熱度依舊不減。11月份新品統計中,椰子元素在水果中使用量排名Top1。
但在具體的應用上:用生椰乳等做基底的新品不多,且很少有品牌將其作為系列推出;品牌多是上架一款椰奶相關元素類產皮,如小料、椰子酸奶等。
分析其背後的原因:夏季流行的椰子產品以生椰乳為主,做成熱飲後會使椰子鮮感減弱,不太適合熱飲出品。
- 草莓季來了,開始流行“草莓+應用”
進入11月,飲品店的草莓季就來了。已經有部分品牌開始草莓產品上新。所統計的新品中,草莓在水果中使用量排在第2位。
目前來看,今年賣草莓的思路是“草莓+”——新品應用中,以草莓和另一種水果搭配的做法為主。
比如,奈雪的茶推出草莓+山楂的組合搭配,做冰沙,顏值呈現不變,口感中山楂的酸更能激發草莓的香氣,出品配合一根成品糖葫蘆,同時營造冬季氛圍感。
樂樂茶是將草莓與橘子搭配,做草莓橘子酪酪;
眷茶的草莓橘香芝士,是將草莓與橘皮結合做成冰沙芝士水果茶,草莓鮮橙茉莉是草莓與橙子結合製作水果茶;
百分茶分別將草莓與桃子、檸檬搭配,製作草莓桃桃奶緹、暴打草莓檸檬茶。
3. 乳製品篇:從燕麥奶到松子奶,從厚乳到輕乳
- 從奶到奶蓋,19款產品使用燕麥基
秋冬奶茶創新,“換奶”是常用思路。
喜茶、奈雪的茶、星巴克、Manner、Seesaw、Tims、樂樂茶、7分甜、快樂檸檬、椿風等品牌都上新燕麥奶飲品,其中有燕麥奶作為基底使用,有變化風味使用燕麥奶蓋,將牛奶替換成燕麥基的產品共有19款。
- 松子奶、米漿、輕乳是新物種
此外,新型別的乳製品也在被應用。比如,7分甜上新松子奶飲品;椿風推出米漿產品1款;也有4款以“輕乳”為主的奶茶(不含乳糖且不新增植脂末的乳品)被推出。
4. 茶葉篇:茶底上新格外熱鬧
透過茶底變化,將茶和奶做出新的奶茶風味,是更多品牌使用的方式。11月茶底上新豐富:
- 瑞幸上新金觀音飲品;
- 7分甜上新鴨屎香飲品;
- 百分茶上新文山青和鴨屎香飲品;
- KOI可宜上新青觀音和焙茶飲品;
- 壺見上新鐵觀音、巖茶、白芽奇蘭飲品;
- 英歌魂上新鴨屎香飲品;
- 莓超瘋上新金觀音飲品、茶百道上新巖茶、鐵觀音飲品;
- 桂源鋪上新金牡丹茶底;
- 阿水大杯茶上新半天腰飲品;
- 煮葉上新六堡茶飲品;
- 甜薈上新玉花茶飲品。
5. 造型篇:奶油頂、奶蓋風味變化
把奶茶做出新意,頂部造型的種類也更豐富了。主要分為2種思路:
- 奶油頂/奶蓋風味變化
雅克雅思頂部使用了南瓜芝士奶蓋;
樂樂茶使用了黑芝麻奶蓋、燕麥奶油頂和開心果碎;
Double Win在頂部新增米奶油(穀物奶油);
奈雪的茶使用了燕麥奶油頂;
一隻酸奶牛使用了生椰酸奶雪頂。
- 裝飾造型變化
甜薈、吾飲良品在頂部新增肉鬆:
在造型上,和氣桃桃將奶茶頂部做成拉麵形狀,頂部放置膠原蛋白拉麵條和荷包蛋糖。
營銷策劃:
節氣好搭,諧音梗受歡迎
研發+營銷,已經成為產品上新的兩個重點。除產品原料外,專門統計11月新品的營銷動作,也有值得關注的亮點。
1. 和季節做結合:豐收+入冬
- 秋季豐收
果呀呀以“豐收的顏色”、把“豐收”裝進杯子裡為主題,使用南瓜、牛油果、龍眼等水果做顏色創意,象徵豐收的金黃、新生的嫩綠、初雪的潔白,取名也側重口語化的創意,比如黃澄澄、綠油油、白花花。
不僅加深消費者對產品造型的印象,同時增加趣味性。
- 入冬氛圍
六堡茶認知度不高,煮葉就以“立冬驅寒”為主題,對六堡茶進行介紹,並添加了玫瑰、雪耳等養顏小料,喝起來暖身,也有了健康的概念。
眷茶上新的圓圓奶茶系列中,以“喝圓圓,吃飽飽,暖洋洋”為主題,同樣傳遞的是歲末團圓的氣氛,同時營造溫暖感。
阿水大杯茶則在推文下方設定了話題“分享你的暖冬四件套”,結合最近流行的奶茶營銷新方式(傳送門:全網流行“入冬四件套”,蜜雪冰城也在推!茶飲店要不要上?)。
2. 諧音梗:全慄以赴、好柿成霜
無論是造梗還是流行詞,諧音梗一直是具有熱度的話題,11月茶飲也在玩諧音梗。比如:
雅克雅思的好柿成霜,取了柿子的諧音,再將“雙”諧音成“霜”,有芝士奶霜的含義,心想柿橙則指向心想事成。
- 丸摩堂的板栗系列中,則將福氣與板栗結合,關鍵詞為全“慄”以赴、送福“慄”;
- 和氣桃桃則將超能力與板栗結合,推文關鍵詞為“超能慄”;
- 吾飲良品的芋泥系列,將“芋”諧音“與”,推文關鍵詞為“芋你分享”。
椿風的山藥泥系列,就將之前的流行詞“喲喲切克鬧”與山藥做結合,推文主題為“藥藥,切克鬧”。
700CC上新的椰子系列飲品中,也將“椰”諧音成了“耶”,推文主題為“超好喝椰”;
檸季上新的話梅類飲品中,將產品取名為“梅煩惱”,諧音“沒煩惱”。
3. 童年回憶:糖葫蘆、九珍果汁
以“童年”為主題的營銷方式,近兩年越來越多了,無論是產品材料的選擇,還是公眾號推文的主題,都在朝“回憶”、“復古”、“童真”靠近。
以“串起歲月的記憶”為主題,奈雪的茶推出霸氣山楂草莓,將草莓與山楂結合,稱它為“可以喝的冰糖葫蘆”。
九珍果汁也是童年青睞的飲料之一,桂源鋪以童年飲料九珍果汁為主題,上新產品果珍柚柚;
雅克雅思在萬聖節系列中加入棉花糖;Tims將跳跳糖與拿鐵做結合。
4. 網路熱梗:“小奶狗”、“霸道總裁”
“小奶狗”、“霸道總裁”等網路詞彙,11月也被應用在產品宣傳中。
SEVENBUS上新的5款產品,分別以不同型別的男友人設為概念,主題為“終極測試,誰是你的小奶狗?”,以貼近消費者日常關注熱點的營銷方式進行,比如“奶狗1號”指向純欲焦香大紅袍,話題更具網感。
5. 聯名:六神、大力水手都來了
聯名是茶飲品牌引流的常見手段,雙品牌合作,使造型、產品更容易出圈,11月的聯名案例有:
樂樂茶在夏季與六神的聯名款出圈後(薄荷玫瓏冰椰椰-花露水瓶造型),11月再次聯名,推出3款新品,在產品中使用了價格昂貴,話題度頗高的人參;
奈雪的茶、7分甜與OATLY燕麥奶聯名,奈雪的茶同時上新燕麥奶油頂;
Manner與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合作,推出香蕉拿鐵,並更新了飲品杯的造型,推出相應周邊;
喜茶與野孩子聯名;區域性品牌壺見在4週年時與廈門博物館聯名;丘大叔與大力水手聯名等都值得關注。
總體來說,11月進入飲品店秋冬上新節奏,奶茶產品增多,透過小料和茶底的替換實現奶茶風味創新,是主流做法。
此外,藉助營銷策劃方式,將成熟產品做出新意,也在成為品牌越來越重視的價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