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介紹泥盆紀的王者——鄧氏魚。
該文章為影片講稿,如果想提高視覺體驗歡迎收看海民大叔的影片。
鄧氏魚不僅是泥盆紀的王者,其咬合力和吸力都是及其驚人的,咬合力甚至連恐龍都難望其項背。
泥盆紀發生了一次統治權的大交接:裝備了雙顎的脊椎動物終於走上歷史舞臺,成為最耀眼的明星。節肢動物(板足鱟)和軟體動物(直殼鸚鵡螺)曾稱霸地球的霸主成為昔日黃花。自泥盆紀之後的4億年裡,脊椎類動物都穩穩佔據著地球上最龐大、最強壯、最兇猛生物的寶座。
泥盆紀是魚類統治一切的時代,這時候最早的鯊魚已經出現了,但它們並不像今天這樣不可一世,甚至要為能僥倖保住自己的性命沾沾自喜。因為那時候海洋裡存在著一種最令人感到恐怖的動物:一種外型類似推土機形狀的巨魚,也就是鄧氏魚,它魚頭上有堅硬無比的重甲,能瞬間將獵物粉身碎骨。
鄧氏魚(Dunkleosteus),又稱胴殼魚、恐魚,是一種晚泥盆紀的盾皮魚,其中最大種類體長可達8.79米,重量則可達4噸。
被視為當時最大的海洋掠食者,是已知體型最大的盾皮魚。鄧氏魚的存在比陸上第一隻恐龍的誕生還要早1.35億年。
和其他盾皮魚一樣,鄧氏魚的頭部由厚甲殼包覆,這降低了它們的運動速度和靈敏度。
口中沒有牙齒,但是其甲殼具有銳利的邊緣,形成類似嘴喙的結構,這種結構可以咬斷和粉碎幾乎任何東西。鄧氏魚和其他盾皮魚可能是最早行體內受精的脊椎動物,這項特徵在現存的鯊魚上也可見到。
鄧氏魚生活在較淺的海域,擁有異常旺盛的食慾,還不挑食。
鄧氏魚的主要獵物是當時帶有硬殼保護的頭足類動物(如菊石,鸚鵡螺等)和帶有硬甲保護的盾甲魚,乃至於較小的同類,因此鄧氏魚必須擁有異常強大的咬合力。
鯊魚都要被它一口咬成兩半,鯊魚都被虐成渣就可以想象到鄧氏魚當時真是一種逆天的存在!現存物種中咬合力最強的是美洲鱷,咬合力可以達到963千克,但這與鄧氏魚的5300千克的咬合力實在無法相提並論。
鄧氏魚吸力也很巨大,能在0.02秒內張開嘴並在0.06秒內把獵物吸進口中,可以捕食體積比它的嘴大得多的生物。進食完後還能將不能消化的硬殼吐出,這表明鄧氏魚的消化系統可能不是很好。
巨大而沉重的身軀極大地影響了鄧氏魚的運動速度和靈敏度,使其在進化史中輸給了鯊魚等軟骨魚,最終在泥盆紀後期滅絕。整個盾皮魚家族也於泥盆紀末全部走向了滅絕,海洋里科學家已經無法找到任何與其有血緣關係的後代。鄧氏魚及類似生物滅絕後,鯊魚才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體型開始變得更大,種類變得更多。
好了,關於鄧氏魚今天就介紹到這裡。如果影片有什麼問題歡迎各路大神評論區指出。謝謝大家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