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十堰的繁榮是因二汽,如今二汽早已變成東風汽車集團,也不止十堰一個生產基地了,東風汽車有四大生產基地,總部在武漢,其它三個生產基地分別是十堰、襄陽和廣州。
有人假設二汽如果只有十堰這一個生產基地,那麼如今的十堰必然將更加繁榮,這種說法對嗎?
首先來談談為何有人會有這種想法。如今的東風汽車集團是我國四大汽車集團之一,世界500強,有十幾萬員工,去年東風集團汽車全年累計銷量達286.8萬輛。總而言之,東風是個巨無霸,以武漢為例,武漢如今最大的經濟支柱產業就是汽車產業。
如果東風汽車的所有產能都集中在十堰,十堰的經濟肯定會比現在繁榮。但是上述的假設都是錯誤的,因為這個假設不合理,違背經濟常識。
1969年二汽正式在十堰大規模動工,當時的背景是三線建設,為了備戰的考慮,要靠山、隱蔽。所以二汽落戶十堰本身就不是優先考慮經濟效益,而是安全性。
二汽也不是十堰這一座城市的,二汽是集全國之力建設起來的。二汽基本是一汽援建的,採用包廠的方式,全國各地的工廠都來援建二汽,在十堰建起了27個專業廠。
如果沒有國家力量佔主導,也許現在的十堰和52年前一樣,還是個鎮,而不是地級市。總而言之,二汽不專屬於十堰。
到70年代末,二汽落戶十堰10年後,就面臨了一些困境,十堰山多,溝多,建設大型工廠平整的工業用地不足,而且1980年三線建設結束了,沒有了備戰的考慮,也就少了一條枷鎖,可以到全國各地拓展了。
十堰不光是工業用地不足,而且交通相對不便,湖北省內交通和用地條件比十堰好的城市有很多。
所以為了二汽的長遠發展,當時的二汽廠長黃正夏,決定把鑄造二廠和試車場放在襄樊(2010年改名襄陽)。如今大家都知道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襄陽的汽車產業實力強大,達到了千億產值,尤其是汽車發動機方面,獨樹一幟。
1986年二汽面臨新的抉擇,改革開放後,小轎車開始普及,二汽決定從只生產軍車和卡車,到多元化經營,也生產民用小轎車。
把乘用車業務放在哪裡?肯定不能放在十堰,因為十堰的用地和交通都不行,最終決定放在武漢和襄樊,如今武漢沌口早已是人盡皆知的汽車城了。
在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二汽多次變革,敢於創新,所以才有今天的二汽。如果二汽龜縮在十堰一地,如今有沒有這家企業都難說,所以要以開放的心態,面對變革,這是二汽成功的秘訣,也是十堰這座城市發展的法寶。
你認為二汽走出十堰的做法,帶來了哪些好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