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作為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寵物,它的身上有著許多神奇的現象,比如其中很典型的一個就是用手捏住它的後頸皮,貓馬上就會蜷縮著身體一動不動,變得十分乖巧。很多寵物店給貓做清潔、寵物醫院給貓治療的時候,都會利用這一現象,用夾子夾住貓的後頸皮,從而使之能夠安靜下來,配合人們完成操作。
既然在貓的身上發現了這一現象,那麼老虎也是貓科動物,這招對它也有效嗎?
《水滸傳》裡對武松打虎的細節進行了描述,通讀之後你會發現武松最後也是用手抓住老虎的頂花皮,然後將其按下一通鐵拳伺候,才將老虎打死的。看起來就像是武松誤打誤撞像抓貓一樣抓住了老虎的“死穴”,老虎這才安靜了下來讓武松有機可乘。
不過玩笑話終歸是玩笑話,從科學層面而言,捏住老虎的後頸皮,究竟能不能奏效呢?
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
捏住貓的後頸皮,它就會變乖,這一現象在學術上有一個專門的詞語,叫“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是一種後天所形成的條件反射,換句話說就是不是先天就有的。
關於條件反射,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膝跳反射”,即用外力輕快地叩擊膝腱,小腿就會不由自主地急速往前踢。不過需要知道的是,與“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不同,“膝跳反射”是先天的,幾乎只要是健康的機體,都有這一現象。
貓“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產生的根源,來自於母貓對幼崽的搬運。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可能都或多或少見過這一現象,貓在育幼階段非常敏感,如果它的窩被人們發現了,母貓會馬上帶著幼崽撤離到另一處窩點,而母貓搬運幼崽的方式,就是用嘴咬住幼崽的後頸皮。
由於母貓長期採用這種方式移動幼崽,久而久之在小貓的身體裡就形成了條件反射,只要是捏住了它的後頸皮,貓咪們就以為是母貓在搬運它們。
這一現象也能用進化論來解釋,在自然界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普遍適用。假設一窩小貓裡,有一些不乖的個體,在母貓搬運過程中動來動去,很有可能就掉下來摔死了,或者為了更好地叼住這類幼崽,母貓會加大咬合力度,從而使得幼崽受傷。
而那些一叼起來就蜷縮著身體,變得乖巧的幼崽,發生意外的風險就很低,久而久之,就相當於篩選了一遍,那些“不乖”的個體基因,就被淘汰了。
“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既然是後天所形成的條件反射,那就意味著如果不是採用“咬後頸”這一方式搬運幼崽的動物身上,是不會出現這一現象的,比如人類、猴子、豬等,無論你怎麼捏住後頸,都沒有相關反應。
另外,像動物園裡的老虎、城市裡養的寵物貓等,一出生之後就被人類帶離母體進行人工飼養,在這類動物的身上,也是不會產生“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的,因為它們沒有經歷過被母親咬住後頸搬運的這一過程。
在生活中,我們也曾接觸過一些動物表演的節目,比如一些大師宣稱能夠對動物進行催眠,節目上也確實能將雞、青蛙、蜥蜴等動物給“整”成假死狀態,就好像真的被催眠了似的。
其實這是利用了動物的“強直性靜止”原理,當動物突然受到驚嚇時,會馬上進入一種假死的狀態,在自然界中,動物們往往利用這一現象來躲避天敵。與“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不一樣的是,“強直性靜止”是與生俱來的。喚醒它們的方式也很簡單,輕輕撥弄一下,或者製造聲響即可。
動物催眠表演
虎、貓同為貓科動物
老虎和貓雖然同為貓科動物,但它們卻分屬於不同的亞科,老虎屬於豹亞科,貓屬於貓亞科。
當今貓科動物都是由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演化而來,貓形類在演化的過程中有多個分支,一支為古劍齒虎類,一支為偽劍齒虎類,一支為真貓類,一支為古獵豹。
古劍齒虎類和偽劍齒虎類分別在第三紀的早期和晚期滅絕了,古貓類得以倖存,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又分成三個分支,一支為恐貓類,一支為真劍齒虎類,一支為真貓類。
恐貓類和真劍齒虎類在第四紀冰河期滅絕了,真貓類倖存了下來,後來真貓類分化成了兩大類,分別是豹族和貓族,即豹亞科和貓亞科的前身。
老虎與貓最大的區別除了外在形態之外,在發出的聲音上也有較大的差異。老虎能夠發出十分震撼的吼叫聲,而貓卻不能;同樣貓能夠發出有治癒能力的“咕嚕”聲,老虎卻不能,這是它們發生構造所決定的。
現代貓科動物裡有40種,它們的生活習性大體是相似的,老虎也有挪窩的現象。科學家們曾追蹤研究了一隻名為“瓦瓦拉”的母東北虎,發現它在育幼階段時,擁有8個臨時巢穴,一旦感覺到危險,或者某一處獵物變得匱乏,它就會帶著幼崽轉移到下一個巢穴。
老虎搬運幼崽的方式與貓是一樣的,所以理論上“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對它也是有效的。
受年齡等諸多因素影響
雖然理論上“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對老虎有效,但在現實中卻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因為這種反應,會隨著本體的感覺,以及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減弱。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對小老虎來說可能大機率是有效的,而對於成年虎來說,有效的機率就微乎其微了。
為了研究這一現象,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專家在2008年時做過一個實驗,專家們找來了31只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貓作為研究物件,然後用夾子夾住它們的後頸皮,分別記錄下這些貓咪的表現。
發現大約有66.7%的個體都產生了“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而且年齡越小的貓,現象越明顯,而沒有出現該現象的貓,多數為年齡較大的貓。
為了證明這些貓確實是出現了“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反應,而不是因為受到驚嚇產生的“強直性靜止”,專家對貓進行了生理監控,發現這些貓表現出了一定的愉悅性,說明它們在享受,就像小時候貓媽媽叼起它們一樣。
《當代生物學》雜誌2013年的時候也有一篇關於此類現象的研究論文,日本的神經學專家也進行了一項類似的實驗,只不過它研究的是本體的感受與反應強弱關係。
專家找來了一些實驗老鼠,然後將它們的後頸部進行區域性麻醉,接著進行“捏頸”實驗。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被麻醉的老鼠反應效果大大降低,而沒有被麻醉的老鼠,一捏後頸就變乖。
實驗證明個體會不會出現“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效果如何?與本體的感受有著極大的關係。
不難理解,當貓、老虎還是幼崽的時候,它們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母親生活,所以必須配合母親的活動,那麼對“捏後頸”的反應就必須敏感。而隨著它們慢慢長大,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母親也不可能再叼著它們行走了,所以這一反應也就不再需要了。
對於幼崽來說,只要母親停止“咬後頸”的操作兩三個月時間,幼崽的感覺就會大大減弱,而到了它們成年時,這種感覺幾乎都快忘光了。
理論上無法確定“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在成年虎身上還存不存在,但可以預見的是,機率一定很低。現實中也嚴禁大家這樣做,畢竟如何捏住?以及用多少力道才能模擬母虎的咬力?都是不小的挑戰,一點失誤,都會引起猛虎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