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一次性可以飛行多久時間,這是科學家一直想要尋找的答案,目前,科學家已知的飛行最久的鳥,是斑尾鷸。
來自美國奧杜邦協會的科學家發現,一隻被安裝了跟蹤器的編號為“4BBRW”的斑尾塍鷸從北美洲阿拉斯加西南部出發,不吃不喝不眠不休飛行11天后到達紐西蘭,橫跨了12200千米的距離,期間它未曾停下過扇動的翅膀,創造了脊椎動物生理機能方面的紀錄。
在“4BBRW”之前,“E7”是該紀錄的保持者,科學家在紐西蘭的米蘭達港,將16只斑尾塍鷸佩戴了小型衛星跟蹤裝置。其中一隻腿上繫著1枚黑色塑膠足旗,編號為“E7”雌性斑尾塍鷸,隨後創造了候鳥遷徙傳奇。衛星全程追蹤報告了她的遷徙歷程。3月17日早8時,E7開始行動,向北飛越太平洋。3月24日17點(紐西蘭時間晚9點),E7降落在中國吉林省丹東市鴨綠江口的灘塗上,她連續飛行7天零13小時,全程10219公里,飛行途中沒有休息,沒有覓食,沒有飲水,一口氣完成了這段遷徙。
斑尾塍鷸屬於鴴形目鷸科塍鷸屬。全長37釐米,體重不到1斤。冬季頭頂灰白色,具黑褐色縱紋,肩、上背黑褐色,羽緣淺棕,下背、腰、尾上覆羽白色沾棕,具灰褐色羽幹紋,尾羽棕,具灰褐色橫斑;眉紋棕白,頦、喉白色,前胸淺褐色,其餘下體淡棕。嘴長而上翹,紅色,尖端黑色;腳黑褐。鴴鷸類是水鳥中的一個大類, 約115種, 體型小到中型, 常生活在水體邊緣。鴴鷸類包括雉鴴科、蟹鴴科、蠣鷸科、反嘴鷸科、燕鴴科、鴴科和鷸科等7科。
鴴鷸類鳥有兩個極為重要的特點,一是它們高度依賴溼地(包括沿海和內陸溼地),貝類、蟹、蝦和蠕蟲都是其重要食物資源;二是每年它們都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往返遷徙數千甚至上萬公里,自南半球向北遷往繁殖地一般在每年的3 月初至6 月初,而往回遷往越冬地則在每年的8~11 月之間。
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上的鴴鷸類鳥約有65 種,總數超過500 萬隻,大部分種群都在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國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繁殖,還有部分種群的繁殖地遠達美國的阿拉斯加地區。
鴴鷸類鳥的繁殖期一般是在每年的4~7 月,越冬期一般為11 月至翌年3 月,其越冬地分佈十分廣泛,北起中國黃渤海地區,南至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斑尾塍鷸屬於其中的代表。
於地球上的很多動物而言,這種有規律的旅行都是它們生命中的一部分,目的也大致相同——在冬季來臨時,避開嚴寒去溫暖的地方尋找食物,而在充分給養生息之後,再回到敵害較少、條件適宜的地方繁殖。這種活動保證了他們能夠避免劇烈的氣候變化而隨時生活在相對較為穩定的環境當中。
為了可以進行長途旅行,它們會提前做好準備,首先就是快速增重, 它們利用一切機會取食, 儲存脂肪, 有些鳥在短短3周時間內體重會增加一倍, 這些脂肪將用作它們旅程的燃料。它們的消化器官也將縮小, 而同時心臟和胸肌將增大, 這將為今後的長途飛行提供更多的燃料。經計算, 體重在465~600 克的鳥其飛行距離可以達到9000~13000千米。
在實際遷飛之前, 一般要進行“飛行練習”, 通常是鳥群飛起後在空中盤旋10~15分鐘, 然後落地。一旦要真正啟程, 它們便會徑直飛起併到達一定的高度。斑尾塍鷸的平均高度大約是1500~ 3000米。
斑尾塍鷸能夠如此長距離飛行,和它們高超的飛行技巧是離不開的,它們時而撲翼時而滑翔,交替進行。另外,它們懂得在高空中選擇在順風的大氣層中飛行來增加飛行效率。
長途飛行耗盡了它們體內的脂肪儲備, 有時甚至要消耗蛋白 ( 肌肉組織) 以解決額外的能量需求。在到達目的地之後,它們不僅需要恢復體力, 而且那些已經破損的初級飛羽必須更換, 飛行羽對於如此長距離的飛行是至關重要的。這一過程大約需要100天時間。長出新羽毛也同樣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它們每年會換兩次羽毛,你可能會發現在不同的地方它們的樣子有所不同。
那在連續幾天的飛行過程中如何睡覺呢?科學家們猜測,它們也許可以讓兩個大腦半球輪流休息。只用半個腦子控制,還能不停振翅且不迷路,簡直就像自動駕駛儀一樣,實在真夠威猛。這些專業旅行家個個都是看天象辨方向的高手,白天它們透過陽光來定向,夜間則透過辨識星光來定向,無論是在北半球還是在南半球,它們對天空的變化了如指掌。
當然,也不是所有斑尾塍鷸都這麼猛,有些斑尾塍鷸從阿拉斯加返回紐西蘭的時候,中途也需要補充燃料,它們選擇的中轉站一般是黃海沿岸廣闊的灘塗, 這裡能夠為斑尾塍鷸提供豐富的食物, 以便讓前來覓食的鳥兒在短短几周的時間內補給充足的食料。
斑尾塍鷸也給許多科學家提供了靈感,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從斑尾塍鷸身上獲得靈感,設計了一款零排放的氫動力概念噴氣式客機Stratoliner.該飛機擁有類似塍鷸翅膀的機翼,利用空氣動力學原理獲得更多升力,在進行高空飛行時,其飛行高度遠高於一般商用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