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約 3860 字
閱 讀 需 要 10 min
我華夏文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這上下五千年中,無數的英雄豪傑你方唱罷我登臺,建立屬於自己的功業,將天下收入囊中。每個開國君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確立國號,《史記·五帝本紀》說:“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歷朝歷代在命名上都有自己的來歷,有的寓意深刻,有的一目瞭然。本文不旨在歷數各王朝名稱的來源,而是歸納命名的多種來源。
以地域命名
以地域來命名國家是全人類的普遍心理,用以紀念並對外宣示這個國家的起源和中心,例如西方的羅馬帝國。在我們中國,絕大多數朝代——從夏到宋也都以地域來命名,不過其中還可細化為幾種具體的方式。
起初我們是以居住地來命名,而這種方式常常也和族群繫結。夏,很可能是夏氏族圖騰的象形字,即該地本來就稱作“夏”,居住在這裡的人即“夏人”。而禹之所以稱作“夏禹”,也是來自虞舜的冊封:“禹受封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陽翟(今河南許昌)是也。”後來虞舜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禪讓給夏禹,而天下諸侯背離了舜的兒子商均而向禹稱臣,禹便南面稱孤,即天子位,正式定國號為“夏”。
後世的商、週二朝亦是如此,都是祖先定居於某個地方,再將其上升為國號。商人的始祖契就被虞舜冊封於“商”(位於今河南商丘市),周人在古公亶父的率領下,歷經多次遷徙,離開豳地,渡過漆、沮二河,越過樑山,最終到達岐山南麓的周原(位於今陝西寶雞市扶風縣),從此自稱為“周”。
這一傳統到了周朝以分封制的形式確定下來,衍生出更為正式的第二種方式:從以居住地命名變為以諸侯國命名。影響最直接的就是秦。秦國與趙國同根同源,同是周穆王車伕造父的後裔,後分流為嬴姓與趙姓。周孝王年間,嬴姓這一支有個名叫“非子”的人居住在犬丘,此人善於養馬,當地人也就把他推薦給了周孝王,非子果然沒有讓人失望,周孝王把他封到了“秦”(今甘肅天水)這個地方以示獎賞,賜姓嬴。
等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身死國滅,秦地早已飽受犬戎的侵襲,因此秦襄公奮力勤王,一路護送周平王到洛邑。周平王為表彰秦襄公的功績,正式承認他為諸侯,並將岐山以西的土地都分封給他,秦國正式誕生。經商鞅變法,秦一舉成為最強大的諸侯國,直到嬴政一統天下,建立秦朝。
秦制之下分封制的影響力猶存,其諸侯國名號有許多都傳到了後世朝代和割據政權,有的還被多次使用。第三種方式出現:這些名號雖仍與地域相關,但更多是與朝廷賜予的爵位掛鉤,而有別於分封制下的諸侯王,與過去的各諸侯國區域也有所出入。魏晉正是這種現象集中的時期,並逐漸發展出了一套程式:王朝的奠基人先在前朝攫取權力將皇帝轉化為傀儡,然後逼迫皇帝冊封自己為公,再進爵為王,最後本人或者後代接受“禪讓”稱帝,完成改朝換代,所建立的新王朝則繼續沿用此前爵位的名稱。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曹操抓住機遇迎回漢獻帝為自己贏得了巨大的政治聲望,而統一北方後他的野心也愈發膨脹。建安十八年(公元213),漢獻帝被迫冊封曹操為魏公,以冀州之河東、河內、魏郡、趙郡、中山、常山、鉅鹿、安平、甘陵、平原等十郡作為封地。曹操在自己的魏公國內設定百官和宗廟,地位在同姓王之上,為曹丕篡漢奠定了基礎。在曹魏後期,司馬昭依樣畫葫蘆般“接受”曹奐的冊封,稱為晉公,以幷州之太原上黨西河樂平新興雁門、司州之河東平陽弘農、雍州之馮翊等十郡為封地。司馬氏正是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了晉朝,完成短暫的統一。
魏晉的主流依然是戰亂。晉朝從一開始就處於高度腐敗的狀態,大臣們爭相炫富,宗室之間為爭權奪利更是爆發了長達了十六年的“八王之亂”。北方的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趁虛而入,消滅了西晉,形成了南北對立的局面。南北方政權在普遍使用過去的朝代與諸侯國號之外,出現了一個特例南陳,這是我國唯一一個既以地域命名、也以自身姓氏命名的政權,君主陳霸先是潁川陳氏的後裔,再往上可追溯春秋時的陳國,故以“陳”命名。
以地域命名的方式還有可能出現避諱的情況,讓我們誤以為與地域無關。隋朝之名實際上來源於“隨”,楊堅之父楊忠因驍勇善戰,被北周朝廷拜為柱國大將軍,封隨國公,“隨”實際上來自春秋時的隨國(今湖北隨州市)。而楊堅承襲爵位後卻忌諱“隨”有“走”之意,出於對江山永固的期望,故變“隨”為“隋”。古代是為尊者諱的,受此影響,全國“隨”姓的人也都改為“隋”姓。
橫屏
以儒家經典內容命名
在地域因素之外,我國最後三個王朝元明清分別對應了三種不同的特殊命名方式。其中元朝本來屬於蒙古帝國,大汗忽必烈卻熱衷中原文化,為了取得漢族地主望族們的支援,他接受了中原王朝的制度。不過,在取國號的問題上,他有自己的設想,認為過去的王朝:“為秦為漢者,著從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以地域命名國號不過是依據百姓的習慣而作的權宜之計,這種方式看似公允,但多少還是有貶低的意思,因為他覺得這不足以囊括天下。
至元八年(公元1271)忽必烈下詔改國號為“大元”,取《易經》“乾元”之義。“乾元”全句內容為:“《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意思是說:“崇高而偉大的上天啊!您是所有事物的統領,萬物依賴您的陽氣而生息,世間萬物都統屬於天道。”至於取名為“元”的願景,忽必烈沒有在詔書中直接提及,但《易經》中這段話的結尾卻告訴了我們——“萬國咸寧”,即天下萬方都和美安泰。
以民間宗教內容命名
但元朝的腐化速度也是忽必烈想不到的,受到蒙古舊制的影響,後代皇位的繼承混亂不堪,宮廷內耗迅速導致了整個社會的動盪。在社會矛盾與民族矛盾的交織之下,農民起義也不可避免地爆發。民間宗教是組織起義的常見方式,楊訥先生在《元代白蓮教研究》一書中就認為“明”出自白蓮教(佛教派別),整個元明清三代的農民起義背後確實都有白蓮教的影子。
當時的白蓮教徒韓山童自稱“明王出世”,所謂“明王”,即《大阿彌陀經》說的“諸佛光明之王”,一旦明王降世,苦難的民眾就會迎來救世主,紅巾軍便奉他為領袖。韓山童死後,紅巾軍又奉其子韓林兒為小明王,但韓林兒缺乏掌控局勢的權威。朱元璋正是在其中嶄露頭角,他一面將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消滅統合義軍力量,另一面逐漸將小明王架空,最後小明王離奇溺亡,朱元璋才得以自立門戶。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南京)即皇帝位,定國號為“明”,年號洪武。如此命名,一是對應《大阿彌陀經》的內容:“其光明所照,無央數天下幽冥之處皆常大明。”朱元璋曾寄身佛門,用佛教經典取國號是很自然的事情;二是出於政治考慮,是“明王出世”的正統繼承者。
明朝國號的來源實際是存有爭議的。還有一種流行說法出自吳晗先生的《明教與大明帝國》:“至‘大明’之國號,則私見一位出於韓氏父子之‘明王’,明王出於《大小明王出世經》。《大小明王出世經》為明教經典,明之國號實出於明教。”這種說法雖然後來被楊訥先生證偽,但影響力卻很大,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就採納這種觀點,明教被塑造成故事中最大的反元勢力,而朱元璋身為明教軍隊的元帥排擠教主張無忌,正好對應了現實中韓林兒之死。武俠小說及影視作品風靡民間,讓我們下意識地認為“明”與“明教”掛鉤。
還有一種說法,“明”與“元”同樣來自儒家經典《易經》:“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這句話正好在“大哉乾元”之後,同為乾卦,表示“明”對“元”的繼承。但以上說法均有附會之嫌,“明”到底是出自哪裡,朱元璋本人也沒有交代。
來源眾說紛紜的“清”
明朝後期,生活在東北的女真族重新崛起,在努爾哈赤的統帥下對明朝形成了巨大的威脅。天聰十年(公元1636),努爾哈赤的繼承人,四子皇太極去後金汗位,效法中原即皇帝位,改國號為“大清”,改女真族為滿族。關於國號的來源,比較流行的說法有:
• 方位說。《欽定滿洲源流考》中記載了乾隆帝的詩句:“天造皇清,發祥大東。”以五色配五方,東方為青色,大清可能意指大東,即位於東方的國家。
• 薩滿信仰說。青色為信奉薩滿教的民族崇尚,滿族也是其中一個,所以以“清”為國號。
• 五行說。明為火德,清為水德,為了以水克火,故名清。
• 少昊金天氏說。日本學者稻葉巖吉認為:“少昊金天氏,父名為清,且又謂土之清。”女真人大都自認為是金天氏的後裔,這也是向中原文化靠攏的一個行為。
• 安撫明朝臣民說。范文瀾先生認為:“金的國號刺激明朝人的民族感情,加之太宗為了表示並非完顏金的子孫、禁阻使用女真的稱號,創制了滿洲兩字以取代之。”而“大金”和“大清”的聲音彼此接近,更換成“清”似乎恰到好處。
• 少數民族語說。源自滿語中的蒙古語藉詞“代青”(daicing)。大清國的意思是“上國”(即“至高無上之國”)或“善戰之國”。與“明”相比,學者們對“清”的來源更是莫衷一是,至今仍是個歷史懸案。
綜上,從夏至清,或是以地域命名,或是以其他方式命名,開國君主們都在其中寄託了自身的美好願景。然而事總是與願違,再美好的願景,也敵不過歷史發展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