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1月24日,是蔣介石自抗戰以來最煎熬的日子。
就在這一天,日本人在南京大肆宣傳美日已經簽訂密約,內容是:日軍放棄南下太平洋,美國不再支援中國抗戰。
對此,蔣介石實在不敢相信,於是電話詢問駐美大使胡適,確認了美國確實想和日本單獨媾和,但具體細節還不清楚。
聽到這樣的訊息,他五雷轟頂。因為就在一週前,蔣介石還在國民參政會上豪情演講,闡述了自己對國際局勢的理解,他對演講內容非常滿意,認為會“使美倭談判無法繼續”。
沒想到那個被自己視若救星的美國竟想拋棄中國,蔣介石非常憤怒。當晚,他在日記中寫道:“何美國愚懦至此!”
從九一八事變到華北事變,從七七事變到淞滬抗戰,美國人已經縱容了日本足足四次,但這也沒動搖蔣介石抱大腿的決心。
他始終認為,中國是一塊肥肉,美日都想吃一口,這兩個國家之間必然存在衝突,那麼他的國民政府是有機會在夾縫中求生存的。
【偏差】
毫無疑問,從列強的角度來看,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在美日德新生力量不斷崛起、殖民地不夠分的情況下,誰能把中國這個潛力股開發出來,誰就能一步登天。
問題是:在1929-1933年經濟危機中,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44%,經濟直接倒退20年,所有國家都焦頭爛額,只想拿現成的來回血救命,根本沒時間等潛力股爆發。
最難受的正是美國人:四年時間,國民收入被腰斬,薪水下降40%,社會福利下降了57%……崩盤級別的資料讓工人對資本主義失去了信心,甚至開始羨慕蘇聯。
對普通人來說,這場危機是吃飯問題,對資本家而言,那可是腦袋問題。
在這種節骨眼,歐洲、拉丁美洲這種相對成熟的市場,才是美國的速效救心丸。當時的中國發展水平太低,加上軍閥混戰,賣貨還得配軍隊,這錢太不好賺了。
至於潛力不潛力,等到熬過危機再說吧。
30年代,美國在歐洲市場一敗塗地。為了增加貿易壁壘,把美國這個外來者遮蔽掉,英國搞了個“英鎊集團”,法國搞了個“法郎集團”,連戰敗國德國都搞了個“廣泛經濟圈”,在勢力範圍內各玩各的。
美國是個後起之秀,殖民地不多,哪經得起這樣的孤立——眼見國外投資從1929年的172億美元下降到1939年的114億美元,減少了三分之一,k線圖一路向下,資本家緊皺眉頭,毫無辦法。
歐洲實在玩不動了,那就把重注下在後花園拉丁美洲吧。
在整個三十年代,美國都在專心打拉美貿易戰。甚至德國在歐洲瘋狂擴張時,美國人都沒怎麼想操心,因為反正分的也不是自己的蛋糕。
1937年,經過與德國、西班牙多年鬥智鬥勇,美國對拉美的出口總額超過9億美元,恢復到了經濟危機之前的水平,穩坐頭把交椅。
這一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額是多少呢?
僅僅為4970萬美元。
而同期美國對日出口額超過2.88億美元——美國人向來非常務實,如此渺小的經濟價值,你想讓他多重視你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美國人的價值序列裡,歐洲是基本盤,然後是拉美,最後才是亞洲非洲這些沒什麼油水的市場。
然而蔣介石的判斷卻是亞洲優先,可見中美雙方的認知偏差有多大。
即使在亞洲,美國主要合作伙伴也並不是中國。按照美國人的數學邏輯,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之年,日本在他們心中的分量是中國的6倍。
因此,美國人在中國問題上嚴格奉行“孤立主義”。
1936年,美國“防止戰爭委員會”領導人弗雷德裡克·利比對美聯社記者說:“美國為了保全在華的1.3億美元投資,而要花費400億美元去打仗,這難道不是最無利可圖的生意嗎?”
時至今日,我們不禁要質疑:為何國民政府經過所謂“黃金十年”的經營,卻交上了一份如此慘不忍睹的貿易成績單?
【尷尬】
更為尷尬的是,連普通美國老百姓都知道中國無利可圖。
1937年12月,美國軍艦帕奈號被日軍擊沉,政府專門搞了個民意調查,結果顯示:70%的美國人依然嚴守孤立,不想在中國人身上浪費一點情緒。
議員們甚至說:“如果我們從遠東撤出所有軍隊,這樣的事件就不會發生”。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羅斯福從長遠利益出發、想幫助蔣介石,實際上他也沒什麼辦法。
不是美國政府不肯幫忙、也不是他們沒那個能力,而是幫這個忙他們是要虧本的。
然而還有更要命的:30年代的日本勵精圖治,經濟指標快速上揚,已經成為了美國在遠東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
30年代中期,日本佔美國遠東貿易的42%;1937年,因為戰爭需求,日本一躍成為美國全球第三大貿易伙伴……
美國是個利益至上的國家,只要有錢賺,他們就可以毫無道義負擔。
有一種觀點:如果不是美國向日本輸入的物資,抗戰壓根就不會開始。
這個觀點基本正確。連美國國會議員約翰遜自己都承認:設若沒有美國給予東京的幫助,中日戰爭兩個月內便可結束。
從資料來看:1938年,日本進口的74%鋼鐵、60%機床來源於美國,燃油80%依靠美國,而坦克、飛機需要的高階燃油對美國的依賴度更是超過了90%……
在戰爭中持續向日本輸入物資,這讓美國政府承受巨大道義壓力。但十分不幸的是,1937年8月美國經濟又出現了崩盤的徵兆。
從1937年9月到1938年6月,美國工業產量下降33%,工資水平下降35%,企業利潤率更是下降了78%……這一波斷崖式下跌,來得竟然比1929年那一次還猛烈。
為了挽救瀕臨崩潰的國民經濟,美國人也管不到那麼多了。此時放眼全球,只有日本因為發動戰爭、貿易需求大爆發。
美日經濟結構本身就高度互補,日本人打仗最需要的鋼鐵、石油、機床,美國應有盡有;而日本人的廉價輕工業品,也是美國人的最愛。
可以說,在1937-1938那個即將爆發經濟危機的節骨眼,是日本人幫助美國挺了過來。
這造成了非常尷尬的局面:全面抗戰爆發後,美國政府雖然有意遏制日本,但是政策在執行中卻完全變了樣。
比如,蔣介石為了爭取美援,在美國建議下,在長達10年的時間裡一直沒有對日宣戰,因為一旦宣戰美國將無法和參戰雙方進行正常貿易;
但結果卻是:美國對日瘋狂輸入戰爭資源牟取暴利,而對中國的援助需求卻反應冷淡。畢竟一方可以賺錢,一方只是伸手要援助,孰輕孰重已經一目瞭然。
比如,1938年美國政府迫於輿論壓力,下令禁止將飛機賣給戰爭國家;
結果卻是:美國對日本的飛機出口量一年暴增7倍,中國卻無法從美國獲得飛機,幸虧蘇聯人及時伸出援手,否則日本飛機在中國領空將沒有對手。
一直到1938年底,美國才扣扣巴巴給了中國一筆2500萬美元的貸款,這還附加了很多條件:年息4.5釐,限期5年,不能購買軍火,期限內向美方出售22萬噸桐油……
在中國問題上,羅斯福其實說了不少漂亮話,比如他在七七事變後第一時間譴責日本的侵略行為,在淞滬會戰時發表“隔離”演講想要制裁日本……
我們不能否認美國政治家有從長遠考慮、維護中國的想法,但是在絕對的經濟利益面前,談格局談遠見,未免太奢侈。
可見,當一個國家極端貧窮時,除了埋頭奮鬥,一切選擇都是錯誤的。
【轉折】
時間來到1941年11月,那個令蔣介石無比頭疼的日子。
如果美日真要締結貿易協定,那中國抗戰的前途就一片黑暗,10年來數百萬將士流血犧牲的成果也將付諸東流。
日本人也透過間諜打聽得知美國準備妥協,他們非常滿意。11月26日,日本特使來棲三郎春風滿面地進入美國國務院,準備收下美國人的這份誠意大禮。
誰也沒想到,劇情在這一刻發生了180°的轉折。
美國國務卿赫爾給出的書面答覆檔案中,並沒有絲毫妥協的意思:美國人態度強硬地要求日本從中國和東南亞撤出所有軍隊和警察,只有這樣才會免除對日本的經濟制裁。
在日本人看來,這簡直就是跟宣戰沒兩樣。
12月1日,日本御前會議緊急召開,結論是:“美國已經徹頭徹尾地成為蔣介石的代言人”,當場決定“對美、英、荷開戰”。
12月2日,裕仁天皇批准了海軍軍令部制定的作戰計劃,將攻擊時間定在了12月8日(日本時間),攻擊物件是停泊在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
蔣介石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欣喜若狂,他在當天就決定正式對日本宣戰,隨即向美、英、蘇大使建議成立軍事同盟。
重慶政府一片歡呼,喜報飛向全國各大戰區,宣佈轉折時刻的到來。
美國人為什麼在最後關頭改變了態度?
蔣介石、丘吉爾的強烈反對自然是主要原因之一,畢竟如果美日媾和,難受的不僅是中國,歐洲也將天翻地覆。
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國政客們審時度勢,決定不再被民意牽著鼻子走了。
1937年的經濟危機復發,讓他們徹底明白所謂“羅斯福新政”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經濟危機是資本嗜血逐利帶來的魔咒,似乎也只有透過嗜血逐利來解決。
既然資本的叢林裡註定只能產生1個嗜血魔頭,那必須得是自己啊!
-------------------------------------------------
參考資料
1、王貴正,孤立主義與美國三十年代全球戰略,載於《東北師大學報》1982年第四期;
2、蔡玉民,日本全面侵華初期美國綏靖日本經濟因素探析,載於《鞍山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三期;
3、曹勝強,三十年代美國綏靖日本侵華的戰略動因,載於《聊城師範學院學報》1992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