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蘋果App Store上線了一款叫“春雨掌上醫生”的線上問診App,開啟了中國人線上問診的嘗試。十年後,春雨醫生註冊使用者超過1.4億人,平臺註冊醫師超過64萬名,日均問診量達36萬次。在春雨醫生CEO王羽瀟看來,網際網路醫療在院前、院後環節對傳統醫療做到了極大的補足。當下,傳統醫療與網際網路醫療正在彼此握手和彼此尋找最合適的位置。“但無論是哪一方,做醫療最根本的都是使用者,是患者,圍繞使用者的需求去發展,就能看到未來醫療的樣子。”王羽瀟在採訪最後說道。
以下為採訪內容:
十年如一,春雨仍是少年
亞布力論壇:今年是春雨醫生成立十週年。十年來,春雨醫生的初心與理念是否發生了變化?
王羽瀟:我們十週年的主題叫“十年如一”,我們的夢想依然是創業之初的那個夢想,就是希望能夠做出一款改善中國人用醫習慣的產品。
春雨醫生建立的初衷就是希望透過智慧手機這樣高效便捷的連線工具,讓每一箇中國人,只要能夠拿起手機,就能夠平等地在線上享受真實醫生的服務。因此,除了堅持用真實醫生外,我們的問診收費在尊重醫生在其線下醫院收費價格的基礎上,做到了普惠收費。
醫療是非常複雜的,因為它不僅涉及到人的生命,而且在創新創業的同時,要尊重生命與科學本身。所以,十年來,春雨仍是一個少年,未來的路還很長。未來,也許我們的願景、使命會迭代,但是我們的初心不會變。
亞布力論壇: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概念層出,各家都在提“醫、藥、患、檢、險”,但各有不同的基因、不同的發展軌跡、不同的業務模型。看起來都很像,實際上各有所長,又各有所短。那麼,春雨醫生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王羽瀟:2011年,中國的蘋果App Store第一個上線了線上問診App“春雨掌上醫生”,開啟了中國人線上問診的嘗試。
十年前,我們開始做這件事情的時候,還沒有出臺網際網路醫院的相關具體政策,所以我們只能在線上提供專業醫生的諮詢服務。但是從那刻開始,我們積累了第一項核心競爭優勢,就是我們堅持用真實臨床醫生。今天,平臺上已經聚集了中國64萬名真實在院執業的臨床醫生。
其次,我們是一家網際網路企業,網際網路企業非常重視資料連線,所以我們是國內第一家跟中科院合作建立大資料實驗室的企業。十年間,每天都有問診產生,這些自然原生的資料,在AI大資料技術的支援之下,會煥發出新的技術能量。所以,在用產品服務連線醫患的場景之下,我們實現了數字醫療核心能力的積累。
亞布力論壇:春雨如何吸引好醫生?如何構建醫患生態?
王羽瀟:春雨成立後的前五年,我們重點在做的一件工作,就是讓北上廣深三甲醫院的優秀醫生能夠到春雨平臺上來執業。我們投入了非常大的財力、人力和物力,更重要的是時間,跟醫生團隊建立信任也是一個很慢的過程。
醫生是一個專家型群體。在網際網路平臺上,一方面,他們希望能夠服務更多的患者,希望做一些醫學科普;另一方面,他們也有同行經驗交流、情感交流、釋放壓力的需求。所以,如何吸引醫生?我覺得不僅僅是商業模式,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種社群文化,讓醫生在這裡建立他自己的使用者群,收穫職業的成就感、榮譽感和情感歸屬。
亞布力論壇:近期,春雨與伊利、喜安智、星聯芒果等企業合作,有著怎樣的戰略意義?
王羽瀟:網際網路企業中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基因,叫連線。在早期,我們連線了兩個很重要的端點,就是醫生和患者。我們用手機建立了醫生和患者之間的連線,所以才有了春雨醫生。但實際上這樣的連線是不夠的,尤其是在患者需求的解決方案中,也需要其它的供應鏈端、商品端。包括伊利在內的這些優質企業,也是連線中非常重要的一員。他們會在這個生態中給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這種連線,春雨一直都在做。這是一個摸索的過程。未來,我們希望不僅連線商品,還能夠連線更多的埠,比如商業保險。如何把保險、商品、醫療服務整合在一起,形成系統化的解決方案,也是我們目前商業拓展的一個方向。
亞布力論壇:春雨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王羽瀟:從2011年成立至今,春雨正在經歷從1.0時代到2.0時代的迭代。如果說在1.0時代,我們的名字叫線上問診或是網際網路醫院,那麼在2.0時代,我們希望能夠成長為一家數字醫療企業。數字醫療更加地廣泛,不管是商品解決方案、藥品解決方案,還是醫療解決方案,甚至是一些慢病管理方案,我們都希望以數字化的形式沉澱、成熟、積累,再次反哺使用者端。未來的醫療健康,它應該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也非常需要和希望有更多的優質的有創新意識的企業跟春雨一起共建。因為春雨的目光和注意力永遠都在使用者身上,使用者的需求是春雨最關注的,我們也需要非常多的戰略合作伙伴一起解決這些需求。
網際網路醫療的黃金十年即將到來
亞布力論壇: 新冠疫情暴發後,健康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上升到了一定高度。疫情前後,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發展情況有什麼變化?如何緊緊抓住因為疫情而起的網際網路醫療紅利?
王羽瀟:疫情帶給網際網路醫療的紅利並不只是單純的流量紅利,最大的紅利其實是全民心智方面的啟迪。我想在疫情之前,可能超過50%的中國人不知道濃度為75%的酒精是可以防毒的,不知道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倒退到二三十年前,中國其實是一個傳染病大國,我們對於公共衛生防疫的意識和知識是很欠缺的。所以,疫情帶來的對於心智的啟迪是更重要的一個變化,而使用者心智的啟迪才是改變整個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底層力量。也許當下還凸顯不出來,但是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就可以看到它將改變非常多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
亞布力論壇:後疫情時代,此前湧入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使用者應如何留存與持續變現?
王羽瀟:在目前這個階段,使用者的留存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就是解決使用者的需求,形成一個閉環,這是最基本的。第二個層面,我覺得網際網路醫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帶給使用者溫暖關懷的心理體驗。網際網路醫療希望提供給使用者的是一整套完善的醫學解決方案,能夠補足醫生線上下醫院問診時間不足帶來的體驗方面的差異。
亞布力論壇:也就是說,網際網路醫療相當於解決了線下醫療的痛點?
王羽瀟:我覺得網際網路醫療跟線下醫療有兩點很不一樣的地方。一個是在提供資訊的豐富程度上可以有一個極大的補足,另一個就是資訊的留存。線上下醫院,所有的問診都是轉瞬即逝的,看完了就結束了;但是網際網路問診,尤其是語音和圖文的問診,全部都留存在伺服器上,它是可以尋跡和查詢的。一旦發生問題,我們可以覆盤當時所有的問診記錄。這也是網際網路醫療可以做標準控制和醫療就診質量控制特別重要的原因。
亞布力論壇:你之前提到,“未來,希望醫療能夠解決使用者的痛點包括精神和身體兩部分。”網際網路醫療如何解決精神這個痛點?
王羽瀟:精神分兩個層面。第一層面,很多身體上的疾病是由心理和精神壓力造成的,它是因,身體的反應是果。第二層面,我們發現很多長期臥床的病人,尤其是慢病、重症患者,患病的時間越長,患心理精神疾病的機率也就越大,這是一個相伴相生的過程。
心理科在網際網路領域的應用也是體現在兩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心理科的疾病,我們會在網際網路場景下予以解決。其實網際網路很適合解決心理問題,因為很多心理問題有隱私的需求,或是爆發得很突然。在你最需要的時候,線上的心理醫生、精神科醫生會提供最及時、最直接的幫助。
第二個方面,心理與精神科的幫助滲透在所有全科的問診服務中,很多患者需要心理撫慰,尤其是重症患者。網際網路醫療發展到今天,並沒有非常地完備,或者很好地解決所有問題,春雨也在這條道路上不斷開拓。但是我們能夠感受到,近些年來,不管是醫生端還是患者端,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都是呈現增長趨勢。我們在這兩年也特別重視這個科室。我們把心理健康跟前沿探索結合在一起,推出“音樂藥丸”,用音樂療法去輔助治癒抑鬱症,解決一些失眠障礙,或是心理壓力過大等問題。
亞布力論壇:網際網路醫療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傳統醫療與網際網路醫療如何可以最大化地結合?
王羽瀟:未來的十年會是一個黃金十年,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會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有更多創新的力量加入。但到底會以什麼樣的形式,最後呈現出什麼樣的市場狀態,我不敢妄言。可我相信,以使用者的需求為核心,去解決使用者的痛點和難點,一定是沒有錯的。
現在,傳統醫療與網際網路醫療正在彼此握手和彼此尋找最合適的位置。網際網路醫療更擅長的戰場是院前和院後兩個環節。院前就是當患者有點不舒服,或者他不知道該看哪一科的時候,網際網路醫療能夠做到分級診療;而且在院前環節,它也會為醫院精準地篩選一些病人,沒有必要為了一個普通感冒跑到三甲醫院掛號。分級診療是網際網路醫療在院前環節特別重要的一個功能。院後就是當患者出院康復,或者是慢病患者,網際網路醫療可以更及時地提供更加優質的幫助。
所以,網際網路醫療在院前和院後的賽道和戰場都非常廣闊。當然,很多檢查、手術還是需要線上下醫院做。傳統醫療和網際網路醫療會很好地形成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全生命週期守護。很多年前,大家還會因為到底是網際網路+醫療還是醫療+網際網路這個問題而爭論。但是現在我們看到,無論是網際網路+醫療還是醫療+網際網路,最根本的都是使用者。使用者在哪裡,使用者的需求是什麼,圍繞這一點去發展、去創新,就能看到未來醫療的樣子。
責編:宋雪
排版:王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