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前
今月曾經照古人。歷史的天空,中秋月華遍散清輝,照見了多少過往,勾連了幾多心思。
那一年,應該是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知靜江府(今廣西桂林)的著名南宋詞人張孝祥因受政敵讒害而被免職。政敵以什麼樣的理由陷害他呢,史籍沒有細說。邕管安撫使蔣允濟和桂林百姓為他送行,送其至興安,在興安乳洞與大家告別後,從桂林北歸。
懷有“惻袒愛民之誠心”的張孝祥,頗有治才,本想在靜江知府任上好好作為一番,革除弊端,紓解民困,造福一方,結果卻被讒言所傷,他心裡多少有些鬱悶愁結。
秋高氣爽,張孝祥所乘的船隻到了岳陽洞庭湖水域。只見湖面上天高水遠,一碧萬頃。一輪淡淡的圓月下,張孝祥長衫玉立,望著眼前澄澈清明的湖水,竟沒有一絲一毫渾濁,沒有一絲一毫汙染,想到自己亦如湖水般光明磊落,坦蕩徑行,表裡如一,不禁胸襟頓開,豪氣中來: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永珍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興致高起來的張孝祥竟要請天地萬物作客人,舀盡西去長江的水,用北斗七星作酒具,低斟淺酌地招待天地萬物。頗有李白當年“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豪邁。
如此還不足矣,他竟然忘形地舞之蹈之,敲擊船沿,應和天地,仰天長嘯,抒發出自己的滿腔豪情。此刻,天上的那輪圓月,成了一株“忘憂草”,讓張孝祥徹底忘掉愁緒煩惱,忘情於這月白風清之夜,忘情於與大自然交融之中,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何時了。
那一年,應該是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有些鬱悶。事情還得從頭一年說起。元豐二年(1079年)蘇東坡由徐州調任湖州知州。於四月二十日到任,進《湖州謝上表》,表中寫道:
“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文字中幾乎是直言坦承自己不與當朝新貴合作的態度,表達了自己對新法“生事”的不滿。負責監察百官的御史臺官員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抓住這條“小辮子”,接連上章彈劾蘇軾,奏蘇軾移知湖州到任後謝恩的上表中,用語暗藏譏刺朝政,隨後又牽連出大量蘇軾詩文為證。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告發,後在御史臺(俗稱“烏臺”)獄受審。
時任宰相吳充、王安石、章惇等朝中大臣紛紛出面陳情、斡旋,連太皇太后曹氏也出來干預,聖諭下發,蘇軾終免一死,貶謫為黃州團練副使,史稱“烏臺詩案”。這是蘇軾一生中重要的轉折點。雖然蘇軾生性豁達,但這種“按文索罪”的詩案,讓他跌入人生的低谷。黃州團練副使,只是一個職位很低而且沒有實權的官職。無責可展其能,無職可顯其才,無位可安其心,此時的蘇軾情緒低落,十分鬱悶,常常寄情于山水之中。這一年的中秋節,望著那輪渺渺的明月,蘇軾寫了一首《西江月》,吐露了謫居後的心情: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一貫生性豁達的蘇軾低沉下來,語氣哀婉,詠歎人生短促與壯志難酬,感悟世道險惡與人生寥落。
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樂觀曠達的精神,幾乎無人不知,甭管經歷多少苦難,他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風格柔婉的《西江月》卻刻畫了蘇軾悲情婉約的另一面,這種哀怨隱忍之作更是讓人久久不能忘懷。其時,中秋的那輪明月,於蘇軾而言,是人生大夢之後的一盞“孤光”,映照著落寞與淒涼。
那一年,應該是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韓愈有些無奈。兩年前,關中地區大旱,韓愈在查訪後發現,災民流離失所,四處乞討,關中餓殍遍地。目睹嚴重的災情,韓愈痛心不已。而當時負責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實卻封鎖訊息,謊報稱關中糧食豐收,百姓安居樂業。當時任監察御史的韓愈和張署心中憤然,直言上疏,勸諫皇帝減免關中徭賦。沒想到,事情沒辦成,反而觸怒權貴,遭李實等人讒害。兩人同時被貶往南方,韓愈任陽山(今屬廣東)令,張署任臨武(今屬湖南)令。虎落平陽,龍困淺灘,韓愈很是不爽。貞元廿一年(805年)正月,順宗即位,二月甲子大赦。韓愈聞聽暗自高興,心想終於可以解脫了。可惜,鏡花水月一場空——沒他倆的事兒。八月憲宗即位,聽說又要大赦天下,韓愈再次興奮起來。由於總是有人從中阻撓作梗,韓愈又未能如願調回京城,只是獲授江陵法曹參軍。
知道改官的訊息後,韓愈深深感到宦海浮沉,禍福無常,個人很難掌握自己的命運。
中秋月圓之夜,他有感而發,寫下《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寄給遭遇相同的張署。其中有云:
遷者追回流者還,滌瑕盪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坷只得移荊蠻。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飲奈明何?
曾表示“報國心皎潔,念時涕汍瀾”的韓愈多少有些怨憤,卻故作曠達。夜空中的圓月融融朗朗,它就似一朵“小紅花”,於張署而言是一種慰藉;對韓愈來說則是借朋友酒杯澆自己心中塊壘。
【來源:鄭州日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