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家鈴 李文芳 周峰平
記者 柯靜
近日杭城秋高氣爽,年近60歲的徐阿姨心情也很舒暢。更讓她喜不自禁的,是兒子的婚禮終於圓滿舉行。
在一眾親友之外,她還特地把喜糖送到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血液內科,“這裡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謝你們讓我圓了夢!”
徐阿姨精氣神十足,讓人很難想象不久前她還是一個重度昏迷、癱瘓在床的病人。
發病快,頭暈乏力一週後陷入昏迷
對徐阿姨一家人來說,她的病來得很突然。起先,徐阿姨頻頻感到頭暈乏力,走路也搖搖晃晃。她本想休息幾天觀察一下,不料沒過一星期,她就不能走路了,有時還有尿失禁。
家屬趕緊把她送到浙大邵逸夫醫院。徐阿姨抓著接診醫生的袖子,懇切地說:“醫生,請您救救我,我還要參加兒子的婚禮。”含淚說完,徐阿姨便失去意識,陷入了持續昏迷。
透過顱腦磁共振檢查,醫生髮現徐阿姨左右大腦和小腦長了多個腫瘤,最大一個直徑有3cm,而且腫瘤引起了周圍腦組織明顯的水腫,使徐阿姨腦袋裡的壓力明顯增高,讓正常腦組織都發生了移位。
經過進一步病理檢查,徐阿姨被確診為原發中樞神經系統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於是迅速轉入血液內科進行治療。
原發中樞神經系統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是一類比較罕見的顱內腫瘤,約佔原發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4%,其發病率大約為每年4例/100萬人。它多見於中老年人,免疫缺陷是最顯著的危險因素,常常引起頭痛,噁心,偏癱,語言障礙,記憶力喪失,意識模糊,嚴重者陷入昏迷。
治療半年,顱內腫瘤完全消失
中樞淋巴瘤治療最常用的方法是化療,但療效有限。收治患者入院後,浙大邵逸夫醫院血液內科常務副主任張瑾主任醫師帶領醫療組為徐阿姨制定了個體化的綜合性治療方案。
針對徐阿姨淋巴瘤腫瘤抗原表達情況,治療組在化療基礎上,結合腫瘤特異性的抗原表達聯合了特定的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藥物來提升治療的有效性。
期間,因為徐阿姨處於昏迷狀態,不能自主進食,也面臨肌肉萎縮的風險,於是治療組依託淋巴瘤多學科診治平臺對徐阿姨進行了專業的營養支援和康復訓練。
在醫護團隊精心治療下,一個多月後,徐阿姨從昏迷癱瘓的狀態下甦醒。經過後續幾個療程的鞏固治療,徐阿姨逐漸恢復了自主進食,自主大小便,自主活動。
為了徹底消滅腫瘤細胞,在前期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的基礎上,治療組又為徐阿姨進行了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來加深緩解深度。
經過這些個體化的多種治療方式的綜合性運用,半年後,經全面仔細檢查徐阿姨顱內的腫瘤完全消失了。
徐阿姨也如願以償,圓滿地參加了兒子的婚禮。
個性化、綜合化、全程化 淋巴瘤診療邁向既“精”又“全”
張瑾主任醫師介紹,淋巴瘤是造血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化療是最常用的治療方法。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醫療診治技術的進步,現在淋巴瘤的治療方式除了化療外還包括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放療,造血幹細胞移植。
“我們可以根據病人腫瘤細胞的個體特點,組合這些治療方式,制定個體化、綜合化的診治方案,就如同一場戰爭,綜合運用各種兵種進行立體化作戰。在這樣強大多維度的立體進攻下,就會有更多腫瘤細胞被消滅,從而使淋巴瘤變為有希望治癒的慢性病。徐阿姨就是綜合運用了這些治療方式才得以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據介紹,邵逸夫醫院血液內科以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治為鮮明特色,形成了結合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診治體系。不僅如此,邵逸夫醫院還建立了以血液科為主導,病理科、醫學影像科、核醫學科、放療科、外科、內科、感染科、康復科、營養科、護理等多學科參與的淋巴瘤診治的多學科平臺,從診斷-治療-隨訪的各個環節對淋巴瘤患者進行全程管理。
在這種全程管理模式下,對可疑為淋巴瘤的患者會被儘快安排到相關科室就診,進而幫助這些患者早期診斷;對已明確診斷的患者,為其制定個體化、綜合化的診療方案,在診治過程中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況,透過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增強疾病認知來促進患者配合治療從而達到規範化治療的目的。對康復的患者進行規範化治療之後的隨訪,來監測疾病的變化及治療的不良反應。
這種全程化管理方式的運用使淋巴瘤的診治邁向了既“精”又“全”的新階段,患者離淋巴瘤治癒的目標越走越近。
編輯 鄒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