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見過的大多數上世紀80~90年代,修築的步梯樓房,大多集中在5~6層這樣的層數,它們的定價,可以說是蹭了一波近十幾二十年來新修建的電梯樓房的熱度。
按照當年這些步梯房的成本入手價,除了少數房源,佔據了比較核心城區板塊,擁有一定的地段區位優勢外,其房屋的本身價值,是否值得和現在的電梯房(包含高層住宅和洋房)相提並論,是值得商榷的。
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步梯房建築年代久遠,房齡較長
房齡將會是未來二手房樓市一個非常關鍵的點,因為隨著“棚改”退場,“舊改”來臨,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會得到改造,比如加裝電梯,裱糊外立面等,但是,房子本身的建築年代如果過於久遠,任何建築材料,包括水泥等,用於居住使用,都是有理論使用年限的,年久失修,難免會遇到房屋老化的問題,作為固定資產,也都存在折舊損耗的問題。
所以,對於房齡超過20年以上的房屋,其土地使用權年限就算是70年,去掉已經過去的20年,從前手到後手的手裡,實際上還只剩下50年的土地使用年限,相當於買了一套公寓,如果說,從這個角度來看老舊房源的市場價值,其實比同等地段的公寓價格低一點,是可以理解的。
2、老舊小區改造之後,還是老舊小區
許多老舊小區的步梯房,雖然得到了改造,比如加裝了電梯等,有人會說和電梯一樣了,但實際上,當初步梯房設計的時候,就沒有考慮安裝過電梯,現在很多戶型和樓層,加裝了電梯,但卻影響了採光、通風等,有的樓棟沒有預先預留電梯井,直接加裝在樓棟外面,還會帶來噪音和外來人員進出樓棟等影響。
而且,就算是外立面裝裱得再好看、再現代,建築內部的電線、水管、下水等設施,仍然是老舊的,而且也都有使用年限,所以,老舊小區就算改造之後,其本質上還是屬於老舊小區。
3、近20年來新建的電梯房、小區房,價值不僅在房子本身之上
許多城市,近20年新建的電梯房,包括高層、洋房、別墅等,大都有一定成熟的小區、組團和相應的配套,不管是學區房、景觀房、地鐵房或者商業配套等,都是綁定了相應的附加值的。
很多小區,就算是一街之隔,也許新建的小區就能上某某重點小學,但是老舊的小區業主就可能沒有學位,所以房價的差異也就體現出來了。
現在買房都不單純是買房子本身,更多是房子所繫結的一系列的城市公共配套資源,包括學位、戶籍、稀缺景觀、交通站點等,而且擁有成熟物業管理體系、小區綠化等。
而老舊小區當年設計的時候,可能根本考慮不到那麼多因素,就算後期地鐵規劃可能修到老小區的家門口,剛好因為走運老房子成了“地鐵房”,但實際上它和純正的現代意義上的地鐵房,還是有差別的。
4、成交資料,是二手房定價的關鍵依據
細心的人,只要搜尋一下各城市的二手房成交資料,就會發現,當前很多二手房市場成交量、價格都比較火熱的房源,基本都屬於近一二十年新建的小區,很少有人會買那種上世紀80~90年代修築的老舊房源,除非有特殊的學區或其他資源繫結(比如等待棚改拆遷機會等)。
而二手房的定價權,很大一部分是來源於市場認可,一是因為二手房的供貨方來自四面八方,是許多個不同的房東個體,不存在新房那種房企統一定價的溢價泡沫;二是由於二手房的價格一般都是隨行就市,是一個經過了充分競爭的市場,基本不存在壟斷。
一個小區,每成交一次二手房,就是市場對這個小區房價的一次再確認,所以,成交資料是支撐二手房定價的一個基石所在,沒有量的積累,就沒有質的判斷。
而老舊小區的步梯房,由於二手房成交量並不多,定價缺乏關鍵支撐,更多的定價,其實還是參考同地段周邊的新建小區的電梯房,但實際上,它真的值那麼多嗎?這一點是有很大疑問的。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那種建築年代久遠的步梯房,其定價標準,與近十幾二十年新建的小區電梯樓,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其是否還存在市場交易價值都還有待商榷,甚至有的房源充其量只能是提供居住價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