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家長看來,升學結果往往決定著孩子的未來發展。在某些地區的家長群體中,颳起了一陣“高價定製簡歷”之風。“北京家長論壇”中,有家長感嘆孩子的小升初簡歷比自己的求職簡歷還難做,並表示在招生中“成績好不必太過擔心,但成績一般的孩子需要用綜合素養來‘裝點門面’”。據自媒體“鋅刻度”調查,市場如今已衍生出升學簡歷服務鏈,如升學顧問指導、升學私人訂製等,他們聲稱“定製簡歷能夠幫助學生提高90%的名校升學成功率”。“專業顧問”表示,對於成績不突出也沒什麼特長的孩子,可以透過生活軌跡來補足,或幫忙PS證書等,一份獨家、精緻的小升初簡歷,花費在近千元。
社交平臺、家長論壇和電商平臺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迷信“升學簡歷”。家長為何在“升學大戰”中屢出奇招?升學簡歷的含金量有多高?平庸的孩子就無緣好學校?歸根結底,這不過是升學焦慮下的一劑安慰劑罷了。
家長定製簡歷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增加孩子升學擇校的砝碼,或是用“好學生”的身份博得更多教育資源的傾斜,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教育發展中的不均衡、不公平問題。“優質生源”早早就被一些具有自主招生權的優質民辦學校挑走,被“挑剩下”的學生和家長則努力製造優勢,甚至不惜造假以期獲得學校和教師的青睞,這樣的功利行為不僅是對教育公平的挑戰,更為青少年的價值觀形成帶來不良影響。
一些學校存在根據學生條件“擇優錄取”、計劃外招生、“唯結果論”等不合理的招生制度,也有一些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的現象。面對此類問題,責任究竟落在誰的身上?
隨著“雙減”政策的持續推進,各地、各校依法落實升學政策和制度的責任更重。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在招生政策和制度上進一步規範,持續最佳化教育資源分配,減輕學生學習和生活負擔,確保學生接受公平、公正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要聯合工商管理等部門加大對教育市場的監督力度,引導家長理性、科學育兒。
教育不是優勝劣汰的買賣,教育者要做的也不是“篩選”,而是“塑造”。用華而不實的簡歷定論學生,大可不必!
— END —
來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創
作者 | 曹霽
設計|朱強
統籌|周彩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