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演化史又添新成員,埃及西部沙漠,法尤姆地區一處凹陷的中始新世岩石中,出土了未知鯨類化石。
新鯨被命名為“死神鯨”,全名為Phiomicetus anubis, Phiomi 在古埃及科普特語中為發掘地區“法尤姆”,cetus 為希臘語鯨魚,由於新鯨的頭部與古埃及神話中豺頭人身的死神阿努比斯(anubis)很像,便以anubis命名,簡稱“死神鯨”。
死神鯨大約生活在4300萬年前。它長著四足,代表著正從陸地向海洋過渡,所以“死神鯨”要麼是現代鯨魚的祖先,要麼是鯨魚祖先的姊妹物種。
死神鯨體長3米,體重600公斤。在4300萬年前,算是大傢伙,很有可能是遠古近海中的頂級掠食者之一。
死神鯨與其他古鯨不同的是,它的顳窩較為狹長,頜肌更為強壯。簡單來說,死神鯨能更有力、更輕鬆地咬住東西,就像天空中的猛禽突然扎入水面,用尖牙穿透並叼獵物。因此,死神鯨並未辱沒“死神”之名, 大部分動物包括當時的鱷魚、部分古鯨可能都是它的食物。
儘管連很多小朋友都知道鯨魚不是魚,而是一群哺乳動物,但大部分人卻很難理解,與河馬、豬牛羊同屬偶蹄目的鯨魚為何能成為海洋霸主?
演化界的傳奇
這要從6600萬年前的印度說起。當時喜馬拉雅山脈尚未被印度次大陸拱成世界屋脊,次大陸孤獨地聳立在大海之中,猶如一座與世隔絕的牢籠。
似乎預感到末日將要降臨,印度次大陸便先把自己給點了。南部超大型火山噴出了厚度高達2公里,面積50萬平方公里的火山灰,形成了如今德干高原,這片火山成巖區如今稱為“德干暗色巖”。
然而沒等動物們喘口氣,滅絕恐龍的小行星便降臨了。接連遭受兩波毀滅性打擊的印度次大陸,生物滅絕得更加徹底。
大滅絕的劇情,往往都是先消滅大型動物,留下能量需求小的小動物,但印度次大陸連小型物種也沒剩多少,生物多樣性岌岌可危,動物的恢復相對其他大陸會更慢。
(古新世的亞非大陸場景,距今6500萬年~距今5300萬年)
6000萬年前,與印度次大陸隔海相望的北非與東亞,在暖溼的氣候下構建起了一片片熱帶雨林,倖存下來的哺乳動物也開始崛起,但印度次大陸的林中靜悄悄地,如同沒人認領的桃花源。
溫溼氣候帶來了生機,也孕育著危險,綿綿不絕的對流雨時常引發山洪。於是,部分哺乳動物開始熟悉水性。
另一邊印度次大陸逐漸向北部漂移,古特提斯海底在板塊擠壓的作用下逐漸抬升,在東亞與印度次大陸之間露出零零散散的暗礁與孤島,就像海面上一座座歇腳亭。
一些體型較小,水性較強的動物隨著山洪衝入大海,它們抓住樹木,隨波逐流。一部分登上了沿途剛冒頭的島嶼,當上了島主。
還有一部分或會飛、或水性更強、或更幸運的小動物沿著島嶼、礁石以及漂浮物,遷徙到了印度次大陸。這裡就像小說中蘊含天材地寶的遠古遺蹟,只有等級較低者才能進入,而鯨魚祖先就是遺蹟的最大獲益者。
對於來自亞非大陸的殖民者來說,印度次大陸就像是高考的卷子只有幼兒園的難度。原本亞非的“雞尾”弱小動物,來到這裡直接成了“鳳頭”。其中有一類如同“迷你鹿”的哺乳動物,雖然長著“偶蹄”卻是吃肉的主,它們中有些分支就是現代鯨魚的祖先。
由於這些“小鹿”的身體結構更具潛水特徵,而6500萬年前的天石地火早已掃清了河流中大多數掠食者,留下了享之不盡的小型魚類。
特別是“小鹿”原本就適應了淡水,還在漂洋過海中適應了海水。它們在海陸交匯處下水捕食,不僅能避開弱小的鱷魚,交匯處多樣性更為豐富的水生環境更是加速了古鯨的多元化發展。
5500萬年前,地球氣溫突然飆升(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直接帶走了剛剛登上王位冷血動物(泰坦蟒)以及大部分剛剛抬頭的哺乳動物。部分習慣於下水捕食的古鯨躲到了河流中承受住了高溫,同時搶佔了淡水區鱷魚的生態位,轉變成兩棲動物。
此外,海洋也急劇升溫,高濃度二氧化碳引起了海水“酸化”,海洋生態近乎崩潰。古鯨順勢向近海擴張。然而,沒有競爭就沒有壓力,鯨類開始胡亂發展,有的長成海豹那樣,有的像只大豚鼠,有些甚至長出了“象鼻”。
5000萬年前,氣溫開始一路走低。於是,大型掠食者再次歸來。古鯨哪裡見過這種陣仗,古鯊等海洋掠食者分分鐘教會了古鯨如何做魚。
4500萬年前,部分古鯨端正了態度,其中一個分支“原鯨”,前肢雖然還有趾痕,但更像鰭,後肢變短成鰭,身體更長,尾部像魚。雖然依然習慣性地爬上陸地,但在海中已初具競爭力。
4000萬年前,古鯨在近海稍稍挽回些局面,但驕傲的它們開始內卷。最兇的要數龍王鯨,它最先適應了水下生活,具有鋒利的牙齒,靈活的泳姿。海水中的浮力以及哺乳動物的恆溫優勢,使龍王鯨率先觸發了增大體型的演化模式,在近海橫掃八荒。只不過,似乎是在近海看海鰻看多了,變大的方向有點偏差。
另一個分支矛齒鯨,選擇與世無爭,跑到了遠海吃起小魚小蝦。還有一些直接退回了陸地。
3400萬年前,造物主又來了,氣溫在短短几萬年內驟降10度(始新世-漸新世滅絕事件),頂級掠食者再次被勸退。近海沒有了食物,海平面不斷下降,古鯨慘遭淘汰。
不過,造物主似乎遺忘了遠海中猥瑣發育的矛齒鯨,它作為哺乳動物具有體溫調節能力,能保持34-37度左右的最佳生長狀態。關鍵是食譜中的小魚小蝦,能量需求小,容易存活。當然,矛齒鯨下海後也開啟了變胖變大模式,儲存了大量脂肪進行保溫與抗餓。
在堆體型的模式下,偶然變異讓一些矛齒鯨不小心將脂肪堆到頭部。這些脂肪結構與其他發聲組織結合後,可以聚焦放大古鯨發出的超聲波,再配合上矛齒鯨特有的水下聽覺,“回聲定位”應運而生。
從此,鯨魚的水下感知便超越了依靠嗅覺搏殺的鯊魚,再加上體型優勢、戰鬥技能不斷迭代以及更高的智力,海洋中再無敵手。這條演化路線被歸為齒鯨,最佳代表為虎鯨。還有一部分依舊選擇與世無爭、不斷打磨身體,它們被稱為鬚鯨,誕生了地球史上體積最為龐大的動物——藍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