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東進鐵流344旅
3、大戰平型關
9月23日中午,雲腳低垂,正是雨前的悶熱天氣。八路軍115師連以上幹部齊集於上寨村一所農家小院裡。100多人席地而坐,擠得密不透風。大多數人已經很久沒見過林彪,雖熱得汗流不止,卻不敢解領釦。林彪對於這種天氣似乎很適應,衣冠整齊地端坐於臺上,在這個汗味濃郁的小院裡,他是唯一沒流汗的人。
聶榮臻帶頭解開領釦,指著牆角一口大缸說:
“誰渴了可以去舀涼水喝。”
有幾個團級幹部剛要起身,林彪便站起來了,開始介紹敵情。
林彪掃視了一下會場,吵吵嚷嚷的會場頓時靜悄悄的。他開始不緊不慢地就他本人所知,從平津淪陷、南口戰役到眼前即將大戰一場的平型關作了詳細敘述。
當時,他並不知道從蔚代公路猛插進來的日軍番號,直到平型關大戰結束,從繳獲的日軍檔案中才瞭解到他的對手是第5師團長板垣徵四郎中將。當部分檔案送達閻錫山時,那位連遭敗績的土皇帝差點氣瘋了,原來,閻錫山曾留學日本,與板垣是同窗。一年前的夏天,板垣曾以關東軍使者的名義前往太原拜訪老同學。閻錫山感到十分奇怪,板垣不乘飛機也不坐火車,而是經蔚代公路穿過平型關,再經忻口徒步跋涉上千裡到達太原。這條被他忽視的靜態戰役走廊早在一年前就被板垣偵察得一清二楚。
板垣一個右翼迂迴逼退閻錫山在大同的主力,便親率1萬精兵直撲平型關。閻錫山深知平型關的戰略地位,過了此關便是開闊的滹沱河谷,要想設防只有後退150公里到忻口方能立足。閻錫山先後集結第17軍、第33軍、第61軍、第2預備軍共15個旅的兵力準備依險據守平型關,與日軍在關前決戰。
精通用兵之道和熟悉地情的日軍名將板垣再次故伎重演,他避開重兵設防地勢異常險要的閻軍關前重地,派遣粟飯原秀大佐率第21聯隊的兩個步兵大隊,於9月21日自渾源南下,翻越海拔2047米狀如劍鋒的大尖山,繞過閻軍陣地抵達平型關左側背後。這支僅千人的奇兵的突然出現,使關前閻軍驚恐萬狀,數萬人馬呼啦一下倉皇后撤,將險峻的關前要地全部放棄了。
粟飯趁夜向國民黨軍防守的團城口、鷂子澗、東西跑池一帶的陣地襲擊。國民黨軍不知虛實倉皇西撤,退往大營以北。日軍粟飯部將閻軍平型關防線撕開了一個缺口。
與此同時,朝平型關正面推進的日軍在第2l旅團長三浦敏事少將的率領下抵達靈丘城。這樣一來。三浦和粟飯兩路日軍之間出現了一個長達30公里的真空地帶,中日雙方都沒有一兵一卒。
林彪決定在這裡大做文章,他敏銳地瞅準了其中一段長達4公里的溝底公路,這就是他幾天前定下的所謂“八里埋伏”之計。
林彪講完敵情,接著作了兵力部署。他提高嗓門:
“從小塞村至老爺廟有一段長8裡的狹溝,溝深少則10米,多則30米,其北側是陡壁無法攀登,南側是緩坡易於伏兵向溝底出擊,溝底寬10至20米,這是靈丘之敵向平型關推進的必經之路,師部決定在此集中兵力伏擊敵人。嗯,各團幹部要聽清楚。”
林彪停頓片刻,臺下幹部立即挺起腰板注意聆聽各自的作戰任務。
……
“687團埋伏在小塞村一帶,注意隱蔽,待敵全部鑽入口袋後再掐住袋口。如果敵人沒有發覺我們,打響的順序最好是685團先開火,再687團,最後是686團。688團留作師的預備隊,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會議強調:“中華民族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考驗!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擔當起,也一定能夠擔當起這救國救民的重任!”
會後,各旅、團和連隊召開軍政委員會、黨支部會,進行戰鬥動員;組織各級幹部現地勘察,落實任務;戰士們忙著擦拭武器,領取彈藥,每個人能夠領到2顆手榴彈和100多發子彈。
23日黃昏,師主力出發,連夜趕到上寨、冉莊地區待命。24日傍晚,林彪和聶榮臻下達了各旅團出擊的命令:第343旅於24時出發進入白崖臺一線埋伏陣地,第344旅隨後跟進。
午夜24時,部隊按時開進。為了隱蔽,各部選擇了難走的崎嶇小路。當時,天空烏雲越來越濃,大地越來越黑。幹部戰士既無雨具,又缺乏禦寒的服裝,穿著灰布單軍裝,互相催促著,深一腳淺一腳地依次拽著衣角前進。“當時大雨如注,狂風不止,加上天黑路滑,行動十分困難。全團上下衣服被淋得透溼不說,幾乎都成了‘泥人’。深秋,山區的夜晚已是很冷,指戰員一個個凍得直打哆嗦。”
霎時間,山洪暴發,湍急咆哮,擋住了部隊前進的道路,急於涉水的戰士被洪水沖走了。於是大家把槍和子彈掛在脖子上,手拉著手結成一條堅固鎖鏈,有的則牽著馬尾巴穿過激流。山洪寒冷透骨,凍得幹部戰士兩腿麻木。同日,獨立團在靈丘與淶源之間的腰站,打了一個遭遇戰,殲日軍300餘人。
25日拂曉前,687團全部進入預伏陣地。“隊伍在公路南的山溝裡隱蔽下來,天還是陰沉沉的,冷風颼颼,又不許生火,戰士們只有咬牙忍受,讓沸騰的熱血來烤乾溼淋淋的衣服。”同時,第344旅一部隱蔽進入了東河南鎮以北的一個高地,師指揮所則設在溝東南邊便於觀察指揮的山頭上。
25日拂曉,風停雨止,汽車的馬達聲打破了溝谷間異乎尋常的寂靜。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主力,計4000餘人,沿靈丘縣東河南鎮至平型關之間公路開進。步兵頭戴鋼盔,腳穿皮鞋,身披黃呢大衣,帶著大批軍用物資,盛氣凌人地分乘100餘輛汽車行進在前面,騾馬炮隊、200多輛大車和騎兵隨後跟進。道路狹窄,雨後泥濘,人馬、車輛行動遲緩。
清晨7時,日軍進入八路軍伏擊圈。第115師指揮所,遂下達了攻擊命令。頓時,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響徹溝谷。全線部隊居高臨下,向敵展開猛烈的火力襲擊。機槍、步槍、手榴彈和迫擊炮一齊開火,一時打得日軍人仰馬翻。有的日軍汽車中彈起火,大車、馬匹相互撞擊,官兵擁擠堵塞,陷於混亂狀態。八路軍乘機發起衝擊,衝殺聲響成一片。
但侵華初期的日軍官兵,由於長期受軍國主義的影響和武士道精神的灌輸,因而是一群亡命之徒。第115師第685、第686團遂與日軍展開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格鬥,戰馬嘶鳴,刀槍飛舞,雙方人員扭打在一起。
687團斷敵後尾,包圍日軍於蔡家峪和西溝村地區。日軍派出6架飛機配合作戰,但也挽救不了失敗的結局。
戰至13時許,參戰部隊將老爺廟至興莊一線的日軍全部殲滅,爾後,向東跑池一帶日軍發動進攻。黃昏時,參戰部隊逼近東跑池,將敵包圍壓縮在東跑池一帶盆地裡,但由於國民黨軍未按計劃出擊,致使殘敵由團城口突圍,平型關戰役遂告結束。
平型關戰役,首戰告捷。八路軍344旅與343旅殲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1000餘人,繳獲步槍1000餘枝、機槍20餘挺、九二式步兵炮1門、戰馬50多匹,擊毀汽車100餘輛、大車200餘輛。中共中央軍委指出:“現在我們已打下了一個勝仗,興奮了友軍與人民,從此更進努力,最後勝利是我們的。”
平型關大捷,給予侵華日軍迎頭一擊,打破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遲滯了日軍戰略進攻,打亂了其沿平綏鐵路右翼迂迴華北的計劃,是八路軍打的第一個大勝仗,也是全國抗戰以來的第一個大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在國際上,它也使把中國看成是“一盤散沙”,視中國人為“東亞病夫”、“不堪一擊”的人們刮目相看:中華民族是一個不可欺侮的民族,中國人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在國內,它加強了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各界人士看到了勝利的希望,增強了堅持抗戰到底的信心和決心;同時,為共產黨及其人民軍隊,深入敵後,團結廣大群眾,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擴大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