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秉君 (華語智庫高階研究員、新華社瞭望智庫國際觀察員、學術Plus高階軍事觀察員)
來源:華語智庫公眾號
11月16日,中美兩國領導人舉行了世人矚目的影片會晤,雙方就事關中美關係發展的戰略性、全域性性、根本性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充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
在會晤中,中國領導人強調,中國倡導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搞意識形態劃線、陣營分割、集團對抗,結局必然是世界遭殃。冷戰的惡果殷鑑不遠。希望美方把不打“新冷戰”表態落到實處。
作為回應,拜登表示,我願明確重申,美方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透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
可是,兩國元首會晤餘音未消美國卻又發出了不和諧的聲音。日前,美國防新聞網站發文《對抗中國核威脅:玩的成本比坐以待斃的成本低》,該文仍沉迷於單極世界,以蘇聯解體來類比中國,認為中國正將自己提升為一個全球強國,而且還被視為是一個“試圖篡奪美國主導地位的國家”。尤其是最近,五角大樓預測未來10年中國核武庫將增長5倍。因此,美國必須立即作出反應,以對抗中國的“核威脅”,並意欲將競爭演變成為冷戰的啟動。
仍沉迷於單極世界
儘管今天的世界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鉅變,但美國仍願意沉迷於單極世界的輝煌。
該文對蘇聯解體釋然,安然享受冷戰後的單極世界。1991年12月25日,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降下,換成了新的俄國國旗。全世界都鬆了一口氣。我們身後是“躲避”演習的日子——美國人在焦慮中進行了幾十年的演習。相互競爭的核巨頭的兩極世界讓位於我們今天所享受的單極世界。
但文章認為,儘管俄羅斯繼承了蘇聯曾經擁有的龐大武器庫,但升級階梯上的幾個階梯被移除了。前蘇聯時期的俄羅斯不可能升級到核戰爭的邊緣。對於普通美國人來說,俄羅斯成了第二優先。這比隨後30年的恐怖襲擊以及隨之而來的對核武器擴散到不太穩定的前蘇聯國家的恐懼更沒有威脅性。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受到核戰爭的威脅,美國的自由、自由和民主理想在全球蓬勃發展。
並不意味著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減小
雖然蘇聯解體讓全世界“鬆了一口氣”,但並不意味著減少核武器使用的可能性。只要核武器存在,各國就一直在爭先恐後地尋找有效的反制對策。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和蘇聯就致力於發展反彈道導彈系統,以擊落並假設消除核威脅。反導系統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它保護部署該系統的國家免受核打擊,但它們的存在可能會鼓勵該國再進一步升級。
然而,隨著反彈道導彈的發展,旨在規避它的技術也在發展。尤其是分導式多彈頭導彈(MIRV),導彈和彈頭並不侷限於1比1的比例:一個國家武器庫中的彈頭數量會呈指數級增長。MIRV的破壞性如此之大,以至於促使美國提出了反彈道導彈條約,由美國總統尼克松和蘇聯領導人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於1972年5月26日簽署。該條約源於對軍備競賽的恐懼,但實際上它阻礙了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幾十年的發展。最終,隨著蘇聯的解體,對這一協議的雙邊支援開始減弱。2002年6月13日,美國退出該條約並重新開始彈道導彈防禦工作。一些人指出,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進步預示著相互確保毀滅的結束。
不會回到20世紀的兩級世界
但美國退約使其為發展新的導彈系統開了綠燈。由於美國早於2002年6月13日就單方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這無疑給發展新的導彈系統和反導系統“鬆了綁”。2020年5月15日,唐納德·特朗普總統了美國正在開發一種導彈,其速度“比我們現在擁有的導彈快17倍”。此前,2018年3月1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也公開宣佈開發新的導彈系統作為對美國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的回應。
這意味著美俄的核競爭將更加激烈,這既是即將到來的高超音速武器時代的前兆,也是向相互確保毀滅的多極時代的迴歸。但文章強調,彈道導彈防禦並沒有終結戰略威懾時代——它只是向對手發起挑戰,要求發展另一種反擊。然而,我們不會回到20世紀的兩極世界。
用震驚和敬畏壓倒中國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然而,新近美國又開始炒作“中國核威脅”,美媒也跟著推波助瀾。該文稱,中國成為地區強國的時間遠遠超過了我們對它應有的評估,現在它正在將自己提升為一個全球強國——一個試圖篡奪美國主導地位的大國。俄羅斯和美國在高超音速發展問題上的反覆無常,給中國顛覆現有核模式的驚人有效努力蒙上了陰影。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有一個巨大的高超音速漏洞,這個漏洞讓世界回到了純粹的數字遊戲。最近,五角大樓預測未來十年,中國核武庫將增長五倍,這不足為奇。中國不建立核武庫是不明智的。目標上的每一枚彈頭在還擊時都會少一枚彈頭。
DF-17高超音速導彈
因此,美國必須立即做出反應,並採取措施明確承諾對我們的核企業進行資本重組。但與我們戰略武器系統的製造和維護相關的大部分供應鏈已經因幾十年的廢棄而萎縮。陸基戰略威懾繼續面臨政治阻力,許多國會議員仍未意識到三叉戟導彈的 D5 壽命延長計劃即將面臨的挑戰。
文章認為,中國正在鞏固其在全球舞臺上的地位,並擁有必要的武器庫。用震驚和敬畏壓倒中國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我們戰略計劃未來的決策點就在我們家門口。中國和俄羅斯迫使我們回到數字遊戲中,玩遊戲的成本比坐以待斃的成本更低。
今天的中國並不是當年的蘇聯
實際上美國依然堅持冷戰思維,幻想像當年與蘇聯競爭那樣再次獲勝。文章指出,這場競爭演變成了冷戰的重啟,只有計算好的風險、對國家安全的更多關注和強有力的領導才能防止災難性的結局。
因此,美國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制定一個統一的、整體政府的方法來對抗中國。這個問題超越了戰略問題,中國問題不能單靠五角大樓來承擔。冷戰期間有一個明確的共識,即我們的國家努力需要針對在各個方面超過我們的蘇聯對手,最終這場戰爭在沒有重大沖突的情況下取得了勝利。
文章最後認為,這種跨越所有分支機構、所有機構、所有黨派的一致——幾代美國人共有的相同國家理想——將被要求戰勝習近平主席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的權威、脅迫和破壞性全球野心。我們於1991年12月25日獲勝。我們能再次獲勝。
拜登政府似乎認識到了這類問題。因此拜登在與習近平影片會晤中明確重申,美方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透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美國政府致力於奉行長期一貫的一箇中國政策,不支援“臺獨”,希望臺海地區保持和平穩定。
問題是美國的可信度令人質疑,一面“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一面則把戰勝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作為美國幾代人的國家理想;一面不尋求透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一面拉幫結夥搞小圈子圍堵遏制中國;一面“奉行”堅持一箇中國政策,不支援“臺獨”,一面常態化出動航母軍艦遊弋臺海、向臺灣出售武器、暗派軍事人員助訓、官方人員竄訪等動作不斷。
然而,美國繼續堅持所謂“新冷戰”是沒有出路的。正像習近平所強調的那樣,中國倡導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搞意識形態劃線、陣營分割、集團對抗,結局必然是世界遭殃。冷戰的惡果殷鑑不遠。希望美方把不打“新冷戰”表態落到實處。
今天的中國並不是當年的蘇聯。中國的自信、成就、強大凝聚著全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這是任何逆勢力量都阻擋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