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天氣,持續悶熱,空調成了很多人的“續命神器”,但隨著“空調病”帶來的健康隱患越來越多,也有人更傾向於用風扇降溫。那風扇真的比空調更健康嗎?
風扇vs空調,怎麼選?
關鍵看溫度
風扇和空調都能解暑,怎麼選擇,關鍵要看溫度。
氣溫不是很高時,如早上或傍晚,可以選擇用電風扇,其原理是帶動空氣的流動產生風降溫,並迅速蒸發汗液,而汗液蒸發時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所以能達到降溫的效果,使人感到涼爽。
若是氣溫較高,比如室內溫度超過32℃,那風扇的風可能會變成熱風,這時候還是選擇空調較好,不僅能降低室溫,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室內溼氣,所以越是溼熱的地方,一般對空調的需求越高。
由此可見,二者之間沒有誰更好,只是在不同的時候,哪種更合適而已,可以從溫度、溼度、風速等方面綜合考慮,恰當選擇。
很多人都追求“冬暖夏涼”,特別是一些上班族,夏季幾乎一整天都在冷空調的環境下度過的,“空調病”也越來越多。因此,有人就覺得吹電扇更健康。殊不知,電扇吹不對,也會致病!以下常見的吹電扇誤區你有嗎?
1定向近距離吹
雖然現在的電風扇多是搖頭扇,但為了“獨享大風”,提高舒適度,很多人喜歡定向靠近對著身體或頭部吹。
但其實,這樣吹風並不科學,導致吹風的一面溫度顯著降低,吹不著風的一面汗液蒸發慢,體溫高,可造成血迴圈差距,神經中樞失去平衡會引發不適。
因此最好還是搖頭吹,並距離人2米遠左右,溫度均勻,不至於讓人感到太涼;也可反射吹風,讓風扇對著牆吹,風透過牆面反射到人身上。
為了儘快涼爽,一開就是最大檔,這樣其實反而達不到快速降溫的效果。
若空氣溫度已經很高,電風扇吹出的風會是熱風,此時散熱主要是靠人體汗液的蒸發,但風扇風過大,面板表面溫度快速下降,毛孔閉塞,體內的汗液就散發不出,不僅覺得熱,還易導致腰痠背痛。
因此,更建議用低速或中速檔吹,讓體溫慢慢降下來。
3長時間吹
長時間對著風扇吹容易引起傷風、感冒、腹痛、腹瀉等疾病。
因此,吹風扇的時間也得把握好,腸道等較為敏感的人,儘量不要長時間吹,也不要對著肚子吹。
小貼士:電風扇在使用時最好放置在門、窗旁邊,便於空氣流通,提高降溫效果,減少耗電量。
心腦血管事件、關節炎、熱感冒等都與空調使用不當有關,那我們該如何正確使用空調,平安度夏呢?
1先開空調後關窗
先開空調,等空調中的一些顆粒、灰塵物質釋放以後再關閉門窗,以免吸入體內造成呼吸道感染。
226℃較適宜,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
空調的溫度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一般維持在26℃較好,室內外溫差最好不要超過5-8℃,以免一進一出,誘發感冒,甚至影響血管收縮、舒張,誘發心血管疾病。
若家中較悶熱,可以先適當調低一點,等溫度降下來後再調至26℃。
長時間待在空調房中易得“空調病”——鼻塞、噴嚏、咳嗽等呼吸系統症狀,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面板幹、緊,關節肌肉痠痛等。
建議開啟空調的時間不超過3小時,並且關閉後開啟窗戶通風10-15分鐘,保證空氣流通,減少室內空氣汙染,降低“空調病”風險。
4補充水分、保持溼度
空調的使用會加速水分的散發,造成室內環境過於乾燥,人體容易缺水,出現眼睛乾澀、嘴唇乾裂等現象,因此應養成適當多喝水的習慣;
研究發現空氣溼度保持在40-60%時,病原體致病力、傳播能力會迅速下降,人體舒適度更高,因此建議在空調房中使用加溼器增加空氣溼度(加溼器也要勤清洗)。
有些家庭從來都沒有清洗空調的習慣,殊不知,空調長年不清洗,會積攢很多的灰塵、細菌、蟎蟲等,容易造成過敏打噴嚏、傷害呼吸道及肺部。
建議每1-2個月清洗一次,包括空調面板、過濾網外。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
來源:重慶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