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黃色、紫色、白色等都是較為常見的花色,為什麼自然界中不常見到綠色的花呢?
要解決上面的問題,我們要先明白花的顏色是由什麼決定的。
事實上,決定花朵顏色的主要色素有花青素、類胡蘿蔔素、類黃酮、醌類色素及甜菜色素。
花青素和紅藍紫色的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且花青素會隨著細胞液的酸鹼度改變花朵的顏色。細胞液是酸性時,呈紅色,中性時呈紫色,鹼性時呈藍色,顏色深度隨酸性升高而變深。
類胡蘿蔔素則讓花表現出黃色或橙紅色,它又可以細分為葉黃素和胡蘿蔔素。白花則是因為細胞液泡中不含有色素。
一方面,花瓣中每種色素的絕對含量都會影響花色。另一方面,不同結構的花色素會產生共色作用導致花色素有不同的顏色表達,也就是說花瓣中花色素所呈現出的顏色還會受其它色素相對含量的變化而發生改變。
另外,環境因素也會對花色產生影響,光照、土壤養分含量、溫度、溼度等都會影響花瓣細胞中的PH值、花青素穩定性等,從而使花瓣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那綠色的花存在嗎?
其實,綠色的花並不是不存在,只是它的顏色不顯眼,而且人們偏愛色彩鮮豔的花朵,並在四處種滿不同顏色的的花作為觀賞,因此,許多人才會以為世界上沒有綠色的花。
不過,在自然界,純自然的綠色花瓣確實很少見。這是因為形成綠色的葉綠素在花瓣中很少存在,植物的莖葉組織才是葉綠素的安身之所。
這種現象的出現與植物的進化相關,當被子植物開出地球上第一朵花,植物社會的生育政策便被改變了。花作為被子植物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在植物的生活週期中佔據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了藉助外力來傳粉,一些蟲媒花就需要將自己裝扮得更加美麗,以此吸引更多的昆蟲,它們或擁有迷人的香味,或有鮮豔的顏色。像不需要昆蟲幫忙授粉的風媒花,就不會那麼注重“顏值”,像柳樹、核桃、棗、水稻等的花都是綠色的。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類也在利用基因、染色等方法制造綠色的花卉,如綠玫瑰等。
(本文由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高階教師李豔芝進行科學性把關 新華網科普事業部、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聯合出品 編輯 王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