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臺上有一篇扎心的筆記,叫“挑戰最快倒閉咖啡店”。
在咖啡頻繁融資、市場沸騰這一年,博主的店面臨倒閉,賣裝置時心態都崩了。
還有的咖啡店主,23歲負債30萬,黯然退場,開啟“倒閉倒計時”。
聽完他們的故事,我發現咖啡崛起的今年,開店的“新坑”也在出現——
“挑戰最快倒閉咖啡店”
開店3個月,賣機器時心態崩了
最近我被一篇小紅書筆記扎到了心。
標題叫“挑戰最快倒閉咖啡店”,博主用5篇筆記,記錄了自己的第一家咖啡店故事。
博主衝動裸辭,決心開家咖啡店,先是去咖啡廳和西餐廳打工做學徒,隨後去雲南探店、去小眾咖啡室學習將近兩個月,終於今年初,在長沙芙蓉區開了一家店,叫魔法咖啡。
我採訪了這位叫做恆星的博主,他告訴我,門店定位是“平價外賣咖啡”,面積24平,咖啡定價和Manner差不多。
在他的計劃中,小門店的前期投入成本不高,再加上芙蓉區咖啡館不多,競爭對手少,如果打破“0咖啡”的局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賺錢也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事情並非如此。
先是選址。
附近人群還沒養成喝咖啡的習慣,加上門店面積太小、“堵死了堂食這條路”,產品和裝修又不夠“網紅”,單靠平價,很難吸引顧客來專門打卡。
“沒人在這邊開店是有原因的。”恆星說。
再是盲目上外賣。
恆星一開始的計劃是靠外賣賺錢。他告訴我,只做外賣、不接堂食的構想很美好,可他忽略了外賣平臺的高昂抽成。
以美式為例,線上定價14~16元,單杯成本在5~6元,減去滿減和紅包,最終到手僅有3~4元,這還不包括水電人工租金的費用。
宣傳推廣的成本,他也沒計算好。
依賴外賣的咖啡店,除了線下的基礎花銷,還要計算線上投入的推廣費用。恆星的店,經常花得沒有賺得多,在短暫的營業期中,平均一天甚至接不到10單,最好的月銷量只有100+單。
就連轉讓出手的時候,也吃了虧。
“當初裝置花了兩三萬,最後轉賣的時候,4千包郵還得送磨豆機,當時心態就崩了。”他說。
最終,魔法咖啡在3個月後倒閉,前期投入8萬,倒閉時虧損了5萬。
“咖啡館倒閉倒計時”
23歲的店主,如今負債30萬
另一個同樣令人心碎的故事,也在長沙。
這位店主的夢想,是開一家“長沙%Arabica”。
今年23歲的徐剛,前兩年都在一線城市工作,看見%Arabica的火爆,回到老家湖南,在長沙開了一家Belink Cafe。
他的設想和計劃,看上去不錯。
因為想要對標%Arabica,所以徐剛主做堂食,門店66平,裝修風格明亮簡潔,落地窗採光很好,開放式座椅,設計感十足,是時下流行的簡潔風。
這家店開在了商圈周圍和學校對面,他預感,“流量會很大,商圈人群+學生,雙重保險流量都能抓。”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徐剛沒想到,這種在一線城市格外受歡迎的開店風格,在當地卻行不通。
一方面是門店設計有些“水土不服”。周邊的“社恐人”更喜歡買杯咖啡獨自喝,而不是身邊坐著陌生人相顧無言,店裡開放式的座椅,顧客都不願意坐。太重視設計,反而忽視了客群的體驗感。
另一方面是門店流量,新開張的小店PK不過商圈網紅店、茶飲連鎖品牌。
徐剛說,他以為“商圈學校都能抓”,實際忽略連鎖品牌和網紅店帶來的“雙重壓迫”,再加上門店開在商圈外圍,也並非核心地段,自然吸引不了太多人;而均價在31元的咖啡,對於學生來說則太過昂貴。
“小店搶不了商圈的流量。”徐剛很無奈。
開到第二家店才發現
“做咖啡,也需要標籤”
在廣州的酒癮咖啡,今年是成立的第三年,是咖啡師Lam的第二個咖啡品牌。
2016年,21歲的咖啡師Lam與合夥人開了第一家店,當時國內咖啡普及不高,店面做得不溫不火,身邊合夥人來了又走,人際關係複雜混亂,最終門店草草關門,轉做了中高階咖啡裝置。
但Lam的咖啡館夢想沒有放棄。她有了第一家店的經驗,加上做咖啡裝置積累下來的經驗,幾年的沉澱後,酒癮咖啡順利開張。
這次的成功也讓Lam感覺到,好的咖啡店不僅有好原料和技術,也要有一套營銷手段,就像做網紅要打造人設一樣,做咖啡,也需要標籤。
喜愛咖啡和酒的Lam,將二者結合在一起,以威士忌+咖啡為主題,推出了酒咖,這也是“酒癮咖啡”的名字由來。
2018年開張時,國內咖啡市場剛剛起步,特調很少,而酒咖這種新潮的概念,很容易就出圈了,圍繞著酒咖這一概念建立起品牌認知度,工作日平均出杯在50~60杯,節假日平均出杯100杯,最高日出杯量加上外賣,則在150杯。
在疫情時的咖啡館都不好做,Lam又有了新想法,就是做社交平臺。
她把日常拍成小影片,有時吐槽生活中遇到的奇葩顧客,有時分享咖啡日常乾貨,後來還把自己的員工也包裝成博主,挖掘他們的愛好,給咖啡師貼上不同標籤,喜歡攝影就去做攝影博主,喜歡穿搭也可以分享穿搭。
“既然都是推廣,為什麼不推廣我們自己的咖啡師?”Lam說。
經歷過一次失敗,她找到了自己的開店之道。
咖啡市場崛起,也藏著很多“新坑”
如今開一家咖啡店,避開“舊坑”沒用,還得留心出現的“新坑”。
聽完他們的故事我發現,以往的選址坑、裝修坑、定價坑等等問題,隨著咖啡市場的崛起,也有了新變化。
1. 早一步晚一步,選址的定位就不同
我聽過不少人說,開店當然開在商圈,自帶的巨大流量還愁沒人來?
實際真的如此嗎?
開在商圈,就要迎接格外殘酷的競爭廝殺。無論是商圈內的連鎖茶飲,還是商圈外的網紅店,不僅產品有創意,裝修風格,營銷方式,價格等等,都要“玩點不同”;在成本上,還要面對高昂的租金和水電人工等費用,如何取捨就是大問題。
現在的年輕人不好糊弄,尤其是酷愛逛商圈、找美食的年輕人,該怎麼從眾多品牌中“殺出一條血路”,已經愁壞了一批人。
而堅持自我,開在非商業區的人,客流量就是大問題。
早一步開在商圈,還是晚一步另闢蹊徑,重點還是對行業要有足夠了解,也要對選址周圍環境、客群喜好、人均消費等做足功課。
畢竟早一步晚一步,都不如“來得巧”。
2. 咖啡也在內卷,模仿網紅店已經行不通了
工作內卷,產品內卷,創意內卷……開店何嘗不是內卷?
在咖啡店不多的時候,一杯口味不錯,造型好看的特調就能輕鬆出圈,幾款杯子,幾種裝修風格,咖啡店就能火爆全城。
而現在,單純片面模仿網紅店,已經行不通了,當一家門店/一款產品開始接地氣,或許才是“出圈”的前兆。
當一家門店/一款產品開始接地氣,或許才是“出圈”的前兆。圖源大眾點評
年輕消費者正在從潛意識裡認同東方傳統文化,這點從目前層出不窮的“中式咖啡店”中也能發現。
畢竟無法走進日常的品牌,註定走不到最後。
3. 想出圈,還是要有鮮明的標籤
聽完Lam的創業故事讓我感覺,當一家店開始標籤化,就是認知度提高的開始。
這種標籤化也是定位的另一種意思,比如酒癮咖啡,lam把門店開在老城區,定位卻是新潮的酒咖,這種新舊碰撞的交錯時空感,就很容易吸引顧客前來打卡。
說到底,市場越火,對老闆的要求就越高。開一家咖啡店,除了資金、選址、產品,定位、營銷等功課,也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