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肯亞常見野生動物鑑賞》,這是我國第一部關於肯亞野生動物科普作品,也是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魅力東非”叢書的第一本。
這本書記錄了肯亞50種常見哺乳動物和80種常見鳥類,展現了樸素而狂野的非洲自然。這本書由中國科學院的學者們編撰,因此足夠嚴謹,而其中細膩和詼諧的筆觸也使得它趣味十足。
■ 肯亞:從狩獵俱樂部到野生動物的天堂
這部16開的科普作品是一本解說詳細的精美圖冊。
書中有450多張動物照片,有赤地松鼠蹲在白蟻洞上張望的微表情,也有黑背胡狼與兀鷲爭奪食物的緊張場面,還有獅子啃食斑馬、斑鬣狗掏肛的血腥畫面。這些照片生動、高畫質、鏡頭運用自如,不知道的,會以為它們出自專業野生動物攝影師之手。
其實絕大多數照片由一位科學家——本書主編、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嚴雪拍攝。嚴雪自2013年初次去非洲,參與了十幾次中國和肯亞的聯合野外科學考察,拍攝了上萬張照片。七年下來,嚴雪也成了半個攝影專家。
嚴雪介紹,肯亞境內動植物密度和類群遠遠超過非洲其他國家,因為肯亞既有高山峭壁、丘陵荒漠,也有熱帶雨林、多刺疏林和稀樹草原,為各種野生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曾經,它是歐洲富人的狩獵天堂,如今作為人類共有的寶貴財富已受到全面保護。
今天從肯亞首都內羅畢出發,半天車程就能到達多個世界級的保護區。在那裡,可以看到稀樹草原上的非洲“五大獸”(獅、犀牛、花豹、非洲水牛和非洲象),阿伯戴爾五彩斑斕的鳥類、安博賽利非洲最大的象群、博格利亞壯觀的火烈鳥種群、藍家塔莊園裡優雅的長頸鹿。如果選擇7-9月去肯亞,還能有幸欣賞到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野生動物遷徙。
“去肯亞體驗非洲風情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嚴雪說,2004年中國就已成為肯亞在亞洲最大的旅遊客源地,2012年首次超過4萬人次,2018年已突破8萬人次。
“如果問起在肯亞看了什麼動物,你會發現中國旅行者往往無法清晰表達,只能籠統含糊地說自己‘看了豹子、獅子、羚羊’,更具體的東西談不了,只是看個熱鬧,這一點有些遺憾。”嚴雪發現,非洲當地嚮導所受的專業考核其實非常嚴格,對野生動物種類、習性瞭若指掌,因為市面上有十多種有關非洲野生動物的書籍可供他們學習,“但中文版的沒有一本”。
嚴雪認為自己有這個責任:“中國一定要有一本直觀介紹肯亞野生動物的參考書,它不能只是簡單的翻譯,也不能是乾巴巴的工具書,而應該根據科普需要擁有第一手的照片,甄別並綜合各種文獻資料,做到既具有知識性,也蘊含趣味性。”
■ 野生動物保護是中肯合作的一個“切片”
《肯亞常見野生動物鑑賞》是中非合作的一個“切片”。
2013年5月,中國政府第一個綜合性的海外科教基地——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非中心)成立,總部設在“海上絲綢之路”非洲支點——肯亞的首都內羅畢,並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實施管理。
中-非中心剛成立時,肯亞的基礎設施尚未建好,嚴雪一行人剛到非洲時租住的是當地人的房子,2016年才住進了中方自己蓋的專家公寓。嚴雪展示了中-非中心總部園區的照片,有培訓中心、會議室,還有實驗室和專家公寓,配置齊全、設施完備。園區內還有獨特的中國園林元素,整體風格看起來“很中國”,這是當地人心目中最美的人文景觀之一,也是當地年輕人拍婚紗照、舉行婚禮的理想去處。
“中-非中心肯亞總部是‘大本營’,輻射坦尚尼亞、馬達加斯加、衣索比亞、盧安達、辛巴威等國,面向全非洲開展中非合作、實施科技援外。”嚴雪介紹,中-非中心既彙集了國內18家科研單位的對非研究力量,也吸引了非洲8個國家近20家科教機構的研究團隊,雙方研究力量圍繞科學問題和民生問題團結合作,作出了貢獻,增進了友誼。
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人口健康、糧食安全和人才培養是科教合作的幾大主題。比如生物多樣性問題,中-非中心和肯亞國家博物館、肯亞野生動物管理局長期合作,開展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工作,啟動了《肯亞植物誌》編研,開展了反盜獵合作。
“魅力東非”叢書,就是科學家們科學考察與研究任務中衍生的成果。肯亞是世界上公認的研究與觀賞野生動物的最佳國度之一,野生動物保護是中-非中心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中肯雙方科學家在這方面攜手做了大量工作。
後面,該叢書還會有肯亞常見植物、肯亞部落文化、肯亞自然景觀、分國別介紹等內容陸續加入。“難度比較大的是人文,肯亞有47個部落,設想挑20到30個部落介紹,涉及婚喪嫁娶、節假日、食物、服飾、部落起源等等。有的部落聚居區偏遠,有的存在溝通問題,尤其是很難遇上諸如婚嫁一類的場景。”嚴雪和同事們也在認真考慮如何才能有效獲取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 非洲社會並沒有想象的那麼落後
說起非洲,很多人印象是模糊的、誤解的。“模糊”在於把整個非洲籠統概括,分不清國與國之差異;“誤解”在於認為非洲全境全都氣候惡劣、貧窮與落後。
剛剛到達非洲時,嚴雪感到很意外,原來非洲的氣候是這樣的:在東非高原城市內羅畢,一年四季都蓋被子睡覺,天氣跟昆明差不多。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裡唯一能讓不經過訓練的普通人登頂的就是非洲乞力馬扎羅山,而其他的要麼海拔太高,要麼地勢太複雜,想上去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才行。北部非洲相對乾旱,但沙漠以南很多地方並不是風沙遍地、嚴重缺水,非洲其實是一片富饒的大陸。“所以編這本書,就是要讓大家對非洲有更多的客觀認識。”
很多人以為東非大草原上對人類最有危險的是獅子、花豹、獵豹以及“幫兇”斑鬣狗、非洲野犬等,但其實獅子比較怕人,尤其是穿著紅色衣服的馬賽人,而且大草原上有足夠的食物供它們享用。《肯亞常見野生動物鑑賞》介紹了一年一度的“天堂之渡”。動物們一年四季都在東非大草原上做順時針遷徙,哪裡草吃得差不多了就趕往下一處。但在每年的7-9月,百萬角馬、斑馬大軍在坦尚尼亞境內由南向北第一次渡過馬拉河,再在肯亞境內由西向東再次渡過馬拉河。這些角馬與奔騰激流抗爭、在尼羅鱷口中求生存,成為自然界悲壯的一幕。在每年長達3000千米的長途遷徙中,大量角馬因飢餓、乾渴、體力不支而倒斃或被獵食,只有30%的角馬能回到出發地。
不過,每年雨季來臨前的塞倫蓋蒂大草原是大自然的“產床”,30萬-40萬新生角馬會加入這個龐大的種群。死亡與誕生,年年都在此往復迴圈,生生不息。所以這些大型貓科動物吃喝不愁,不屑於抓人類去吃。但也並不代表人可以肆無忌憚,如果人類活動干擾到它了,它可能會“正當防衛”把人咬死,但初衷不是為了吃。
真正對人有威脅的其實是大象、河馬、野牛這三種草食性動物。以河馬為例,它看似性情溫順,實則是“非洲最危險大型哺乳動物”,攻擊性極強。帶小河馬的雌河馬尤其危險,看似笨拙,其實奔跑起來時速可達到50千米,人是跑不過的。因此人類受河馬攻擊死傷事件頻頻發生。河馬和鱷魚常在同一區域和平相處,可一旦發生衝突,論武力,鱷魚卻遠遠不是河馬的對手。
“看到小河馬覺得可愛想拍張照,千萬不要幹這件事。”嚴雪介紹,母河馬可能會像瘋了一樣過來,不把人弄死不會罷休。
大家不光對自然環境有誤解,也有對非洲社會的誤解。副主編之一餘泉說,很多人以為非洲都處於戰亂、恐襲、疾病中,想象它是一片愚昧無知、無比危險的區域。“其實只要注意好個人衛生,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問題,都說去非洲前要打疫苗,其實黃熱病疫苗是國際旅行必須要接種的疫苗。”
來源: 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