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國家統計局釋出關於2021年糧食產量資料的公告,通報我國今年糧食總產量13657億斤,實現“十八連豐”。據公告顯示,2021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64億畝,其中,黑龍江省以2.18億畝的播種面積成為全國第一的種糧大省。事實上,黑龍江具有我國最大的國營農場群,9個管理局,一百餘個農牧場,組成了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這一年,秋糧的收穫情況怎麼樣?在國營農場中從事農業生產是怎樣的生活?國營農場是怎樣保障糧食安全的?日前,新京報記者與我國第一個現代化國營農場中的工作者們聊了聊。
安逸 在最早迎接太陽的墾區
“在農場,生活會比較安逸。”38歲的種植戶陳新明在黑龍江洪河農場有限公司(下稱洪河農場)承包了346畝土地,共計20年。開始時,這麼大一片地,僱用長短工的人數一隻手都數不過來。最近幾年,農機的大量使用,讓這片土地上最熱鬧的時候,不過三個人——陳新明夫妻倆,偶爾加上一位短工。
北緯46度,地處我國最東北端,是“最早迎接太陽的墾區”。1980年,這裡被批准建設中國第一個現代化國營農場。隨著國營農場企業化改革的推進,成為了如今的黑龍江洪河農場有限公司,這也是農墾建三江分公司下屬的15個農場有限公司之一,隸屬北大荒集團。在當地,2600度左右的年有效積溫不足我國最南端的三分之一。在東北地區,作物一年一熟,但在全球為數不多的黑土地上,這裡仍被稱作是中國糧倉。
洪河農場是1980年被批准建設的中國第一個現代化國營農場,隨著國營農場企業化改革的推進,成為了如今的黑龍江洪河農場有限公司,隸屬於北大荒集團。趙爽 攝
陳新明說這裡生活安逸,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忙碌日子裡早出晚歸的充實,和平凡生活中一切都能按部就班的踏實。春種和秋收的日子是最忙碌的,陳新明和愛人吃飯和休息全部安頓在田地旁邊的小平房裡,剩下的時間都在地裡忙活。346畝地,陳新明種的都是水田,春天得僱短工,搶著插秧,秋天多數情況下靠的都是兩口子自己忙活。
陳新明覺得,農場承包地和尋常承包地最大的不同,在於國營農場穩定的內在秩序,“這裡像個大社群,農場只為保證生產提供各種服務和指導,包括播種、施肥、田間管理、糧食銷售,所有的步驟只要按部就班,就不會出錯。”
一般春天插秧之後,地裡的農活兒就沒那麼密集了,陳新明會和妻子搬回農場場部的樓房裡。這裡像是“社群中心”,所有的生活配套設施更完善。晚上沒事,陳新明愛去廣場上跳廣場舞,或者約上朋友鄰居,去農場的體育館裡打場排球。東北地區的疫情沒有反覆之前,農場裡的排球協會還組織過比賽。新冠疫情持續的第二年,陳新明說,農場的工作、日子和往年都沒什麼不同,“要說真有什麼區別,今年的糧食收成,畝產比去年多了一百來斤。”
搶收 但願秋風知我意
陳新明說在農場20年,印象中還沒有哪年的積溫,像今年這麼高。稻子成熟得比往年早了一些,今年佳木斯的秋天幾乎沒有雨水,開始收割的那幾天,天都是晴的。
“從九月中旬開始,那時候就得天天緊盯天氣預報了。”2021年全國極端天氣出現較為頻繁。越到收穫的時候,種植者都像臨上考場前的考生,怕這一路的辛苦再出什麼岔子。佳木斯的十月,並非與雨雪絕緣。陳新明覺得,無論在哪裡,農業都再難擺脫天氣的影響,“心裡也緊張,大家做的都是兩手準備。”
今年9月,洪河農場根據今年的氣候特點,採取了分段收穫的方案,搶收水稻。即在水稻基本成熟後,分兩階段作業,第一階段先由機械割曬,待水稻含水量降至15%左右時,及時進行拾禾作業;在第二階段,才輪到大規模的直收。
9月,洪河農場根據今年的氣候特點,採取了分段收穫的方案。圖中的收割機正在割曬稻穀。姚守平 趙爽 攝
同是種植戶,陳新明的一些朋友秋收開工的時間早一點,“記得是9月20日,他們就開始割曬了,我這邊正式收割是10月10日,三百多畝地都是直收的。”300多畝的秋收作業,陳新明兩口子“仰仗”的農機是一臺沃德收割機,機器是前年新買的,因為是自家用,機器被保養得不錯,“用得很順手。”他說。
10月中上旬,佳木斯白天的氣溫約莫還有十幾度。收割前得檢視稻穀的水分,也得注意空氣中的潮氣。陳新明最喜歡那些帶著些秋風的天氣,大一些也沒關係,風會送走空氣中的潮溼,單日作業的時間也能再延長一些。“要是能成宿颳風,我們能一直收到半夜,到11、12點。要是沒風,潮氣上來的時間早,大概下午四五點鐘,就要收工了,這都得看天氣。”
機器不知疲倦。“只要不是壞了,就得幹活。”陳新明說,收穫季節的農場,只有打盹兒的人,沒有停下休息的機械。收完三百多畝水田,陳新明兩口子用了一週時間,“收了9.2噸水稻,畝產大概1200多斤。”
割曬 分段收穫護秋糧
事實上,今年洪河農場的秋收時間比往年提前了接近10天。洪河農場農業發展部部長陳永生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農場有完整的技術規程,早在9月8日前,就已經成立了秋收指揮部,農場9個管理區的負責人每日晨間碰頭,組織下一步的收穫。
“提前10天,就是因為今年的積溫比歷年偏高了200多度,糧食也提前迎來了成熟。”陳永生說,分段收穫並不是今年才有的舉措。“其實我們每年都會去這樣計劃,也有實施,不過之前由於氣候條件的不同,推進的力度並不大。而今年,我們62萬畝水田,其中有20.5萬畝,都進行了割曬,剩下的40多萬畝,是在10月上旬開始陸續收穫的。”
陳永生介紹,在我國的墾區,所有農場對於分段收穫都不陌生。主要考慮的方面除了能早收穫早上市,為種植戶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外,更在於它能減小稻穀在後期收割時緩解機械集中作業的壓力、減少機收損失,也能規避因為糧食水分過多而造成的發黴浪費,保證糧食安全。
“今年水稻成熟得早,但對於收穫來說,太早太晚,都是不合適的。”他進一步解釋,如果今年在水稻成熟之日就迅速直收,那麼屆時稻穀秸稈的水分太大,並不利於儲存;若像往年一樣,等到枯霜之後再大面積收穫,等到那時,損失太多水分的稻穀也會在收割時散落籽粒,收割損耗也將大大增加。
“簡單來說,分段收割第一階段的割曬,就是選擇割倒水稻成熟度更好、適合割曬的地塊,留茬15-20釐米,讓水稻攤平在割茬上,然後未來約1周時間裡,透過田間晾曬,降低稻穀含水量。之後再透過合適的機器去把稻穀收集起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拾禾’。”洪河農場宣傳部負責人趙爽也告訴新京報記者,由於今年天氣情況較為特殊,提前割曬也規避了後期天氣帶來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我認為這是秋收取勝的關鍵,農業靠天吃飯,未來天氣什麼情況很難準確預測,所以搶先抓早就是最重要的。”
連豐 國營農場的優勢
新京報記者從洪河農場獲悉,截至今年10月16日,農場70.65萬畝土地秋糧已全部收完,糧食總產量為40.08萬噸。其中,62.13萬畝水田,共收稻穀預計為38.36萬噸,糧食產量持續增長。
截至今年10月16日,洪河農場70.65萬畝土地秋糧已全部收完,糧食總產量為40.08萬噸。趙爽 攝
順當,是陳新明對於今年糧食生產過程的最大感受。“收穫的時候,地上很乾,機械作業特別順暢,也不耽誤幹後續的農活。”陳永生也覺得,2021年的氣候條件,老天爺很給面子。
“國營農場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其實是能給種植戶帶來很多便利條件的。”陳永生說,在農場,大的種植戶承包一兩千畝土地,最小的種植戶承包的土地也有百八十畝,對比農村地區的普通個體的農業生產者,農場確實給予種植戶很多約束。但同時,管理和技術上也帶來很大的幫助。“同時,由於種植的地塊大小都是成規模的,所以對於種植戶來說,人力物力上會相對節約,農場的土地溝渠、田間工程配套設施也非常完善。我們也給種植戶上了保險,也會在每年安排種植計劃的時候考慮怎麼給農戶增收。”按照陳永生的話說,在農場種地,想虧是很難的。在一個框架內按照標準完成糧食生產,保證糧食安全,這是國營農場非常重要的使命和價值。
然而需要承認的是,即便是國營的現代化農場,依然面臨天氣的桎梏。陳永生在洪河農場工作12年,和種植戶們一起面臨過很多天氣原因帶來的麻煩。2012年的10月,佳木斯地區雨水不斷,等待秋收的田地裡泥濘,大型機械根本下不了地;2020年的秋天,雪從來沒來得這麼早,10月中上旬開始大面積收穫的前一天,一場雪壓向了地裡的水稻。
“今年,氣候上給的時間就特別充裕。”按照洪河農場的計劃,70萬畝秋糧的收穫期會維持一個月左右,今年秋收應在10月16日前收完,10月30日前完成“黑色越冬”,種植戶們需收翻結合,整地工作與秋收幾乎要同時進行。往年的11月初,地會早早上凍,“地裡的活兒通常就啥也幹不了了。但今年的11月,雪來得晚,農戶們有時間去旋耕、找平,把很多明年春天的活兒都幹完了。”陳永生說。
瑞雪 年末的雪兆豐年
據此前黑龍江農業農村廳訊息,今年當地的秋收進度很快,早在10月末,黑龍江全省水稻、大豆收穫基本完成,玉米完成大面積收穫,收穫佔比超過90%,進入收尾階段。當時,秋整地已完成9560.23萬畝,其中旱田6233.72 萬畝、水田3326.51萬畝。
11月末,大雪抵達了佳木斯。這場雪大而急,黑龍江省氣象臺連續釋出了大暴雪的預警。這場雪確實給農場的清雪工作帶來一些麻煩,趙爽說,自2014年後,在農場還沒見過這麼大的雪,那段時間忙活著農場裡的清雪工作。種植戶陳新明的地裡有6個育秧大棚,花了約一週的時間,清完了雪,他和朋友們常往佳木斯跑,也是為了選來年的種子和肥料。
這場大雪是否會影響來年的土地墒情?“現在來看,這場雪對土地是有好處的。”陳永生說,土壤溫度較高會增加蟲害的越冬基數,威脅來年農作物的生長,但一場適時的降雪就讓蟲害受到了抑制,“也能減少土地中肥料、藥物的使用。”
另一方面,降雪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水分,減少明年土地的用水,節水對於農業生產來說非常重要,陳永生說,洪河農場60萬畝水田,其中約三分之一是用江水灌溉的,而在未來,農場有望將江水灌溉區域擴大至80%的水田。“這個角度上來講,降雪對於節本增效的意義很大,年末的這場瑞雪可兆豐年。”
(黑龍江洪河農場有限公司宣傳部部長趙爽對本文有貢獻)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影 趙爽
編輯 唐崢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