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漢家談,人生談。每一個令人驚喜的未來,都藏在用心做事但是平凡無比的“當下”裡。
最近,有兩個引發了大量關注的資訊,也引發了我很多的思考:
一個是小hong書變成“小huang書”: 推送未成年人的身體隱私。
根據央視的報道:
今年9月,成都的一位學生家長蔣先生,發現“小hong書”時不時給自己推送含有大量未成年人生活的短影片。
後來,蔣先生髮現越來越多明顯洩露未成年人身體隱私影片,被推送過來。
在這些影片當中,影片拍攝者都是未成年人本人。
拿手機自拍時,鏡頭直接對準了自己的隱私部位。
在小hong書的頁面上,大量以未成年人為主角的短影片中,名稱和封面都帶有極強的性暗示。
這些未成年人的短影片裡,留言、評論、彈幕,也都是滿滿的早熟社交。
如今,在龐大的短影片生產者中,也出現了未成年人的身影。
另一個是“張同學”靠著42個影片,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漲粉1200萬。
就算你還不知道張同學是誰……
但也一定看到過掀起桃紅色碎花大棉襖,掀開同色系碎花窗簾、被陽光刺得眯縫著一隻眼的那個“單身漢”吧?
或者聽過那首洗腦的俄文BGM《Aloha Heja He》。
東北大炕、柴火灶臺、荒山菜地、出門隨意藏在鞋裡的鑰匙、破爛的三輪車或皮卡、凹凸變形的不鏽鋼飯盆、菜葉和米糠拌在一起的牲畜飼料、記憶中農村老家的旱廁……
快速切換的鏡頭,堆疊著古樸的鄉村點滴,記錄著張同學平淡無奇的每一天。
最神奇的是,就是這麼平平無奇的影片,卻讓人不知不覺就看完了。
張同學每個影片的時長都在7分鐘左右,被稱為點燃“長影片寒冬的一把火”。
其中封面寫著“大山歌唱”的那一期,播放量已經超過了2個億!
為什麼把這兩個事情放在一起說呢?
因為短影片時代的紅利造就了很多人,讓無數人成為了網紅,讓普通的生活分享變成了爆紅暴富的流量密碼……
這份紅利隨之而來的,就是讓越來越多的人以為自己有捷徑可走。
這裡的很多人,逐漸低齡化,自然而然也就包括了未成年人。
所以才有了小紅書上低齡化的早熟社交;
才有了為吸引流量和關注,在短影片上哭訴和編造“媽媽車禍去世”的小姑娘;
誠然,這些為了流量,不擇手段的方式方法,免不了有平臺稽核不嚴的責任;
可更加不容忽視的,是個人對於名利的追逐方式,過於求快,過於尋求捷徑。
快這個字,充斥在方方面面,你看那些廣告:
1個月學會彈琴,7天暴瘦10斤,1年快速賺到100萬……
心動了嗎?
心動了,你就急了。
一著急,就想要尋求捷徑。
捷徑在短影片時代,就是想方設法吸引眼球,就是流量為王。
所以不擇手段,所以付出一切,哪怕是皮肉,哪怕是廉恥,哪怕是自己。
動不動就對標某某網紅,動不動就袒胸露乳,動不動就搔首弄姿,動不動就編造虛假故事……
殊不知,比流量成名和爆火暴富來得更快的,是暴風式般的冷卻。
這些看似捷徑的道路,只不過是讓懂得皮毛的你,跳到了另一個膚淺層面。
因為世間最大的捷徑,就是不走捷徑。
很多人都在分析“張同學”的爆火,但是大家只看到了他五大三粗的影片風格,卻沒看到他粗糙下的精緻;
大家只看到了他懷舊氣息和不拘一格的隨意,卻沒看到他隨意下的精心準備。
根據@軻墨愛小野 的統計和分析:
“張同學”每條影片的平均時長7分鐘,含有186個分鏡頭,每個鏡頭平均時長2.27秒;
而好萊塢電影的單鏡頭平均時長,也需要3-4秒。
除此之外,高頻快剪需要的後期剪輯時間,就遠高於普通影片的創作;
多機位拍攝,需要的角度、構思和裝置放置,所需精力和時間,難以想象;
洗腦BGM,也不知是試驗了多少次的結果。
這些,在無形中消解了人們長時間觀看的視覺疲勞,現如今也都成為了“張同學”的創作標籤。
但是每一個標籤之後,都是滿滿的細節把控和構思設計,都是用心的傑作。
爆火的“張同學”在面對新京報的採訪時坦言:
“自己曾經專職於短影片幕後拍攝和剪輯,如今走向臺前則是不得已。”
可見,張同學確實是一個專業的短影片內容創作者。
長期的短影片創作,讓他能夠在試探市場偏好中保持敏銳;
用心的創作,讓他在短影片風起雲湧的如今,依舊能迅速打下一片江山。
現在,“張同學各地分學”的風潮正盛,但至今都沒有出現能學到其精髓的“效仿者”。
因為除了技術的高要求之外,張同學所呈現的“精緻的粗糙”才是最難複製的點。
他的“精緻”在於對鏡頭、人設、背景音樂等外在創作的專注。
比如鄰居二濤在一開始並沒有什麼記憶點,後來每次都從廁所出現,逐漸衍生出“住在廁所的二濤”的梗。
同樣,現在的BGM也不是一開始就有,而是更新到後面才加上去的。
每一個粗糙的場景和情節,都包裹著精緻的創作設計。
精緻的鏡頭語言與粗糙的寫實場景形成強烈對撞,才能讓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連人民網都說:呼籲更多“張同學”的出現,專業的技術去記錄真實的中國,挖掘鄉村的魅力。
專業二字,包含的東西就多了。
多年如一日時間的付出,是枯燥乏味忍耐後的細節調整,是萬千努力下的毫不費力。
跟“張同學”一樣,還有很多人在不計得失的專注,才在網路上掀起了浪花。
我們看到的李子柒包攬國內外大小網站,卻沒看到她一個影片的出爐,需要橫跨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
我們看到呼麥音樂人小黑火遍半邊天,卻沒看到自小就邊放羊邊跟著收音機練習,幾十年如一日才被騰格爾老師聽見;
我們看到蜀繡非遺傳承人吳娟惟妙惟肖的“大熊貓”和“芙蓉鯉魚”,卻沒看到她拿起繡針,一坐就是一整天。
學習之初,一個針腳就要練習千萬次。
他們是普通人,但是因為用心練習,因為持續下笨功夫,他們的人生逐漸變得不再普通。
究其根本,他們身上,都有以下3個能力:
第一,不惜一切打破「安逸」的能力
有捷徑可走,待在舒適圈內也能成功,這是大多數人的自我欺騙。
人們往往在隨波逐流地追求低質量但是高消耗的事情,還希求從中牟利,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拉開差距的,往往就是安逸之下的爭分奪秒和長期積累。
運氣,有可能會讓一個人吃飽穿暖,但是實力,才可以讓一個人活得很好。
普通人喜歡求舒適,待在舒適區不肯出來;
普通人喜歡找捷徑,寧可相信萬一出傳奇;
但是高手都是放在安逸下笨功夫,都在默默把手頭上的事情用心做好。
第二,將一件事做到「極致」的能力
畫三個圓:你喜歡的、你擅長的、在市場能賺錢的。
這三者的交匯處,就是你的未來方向,堅持做下去就可以了。
普通人把一件小事做精,把重複的事做完美,勝過幹一堆平庸的事。
把外賣做到極致,你可以成為區域外賣王;
將燒烤做到極致,你可以成為片區燒烤王;
將開車做到極致,你成為全城市的出租王;
任何一個行業,別看密密麻麻都是人,只要努力往上一點點,人就少了一大片。
那些不用心鑽研的人,自己就把自己淘汰了。
第三,不「坐著等」的能力
“等喜歡的女孩或男孩來找你,會錯過愛情。
等領導給你機會或,會錯過加薪。
等明天再說,會錯過今天的一切。”
「等」=懦弱+逃避
在大機率的案例裡,成功往往屬於主動出擊的人。
要有“無論山過不過來,我都要先過去”的決心。
這世間沒有讓你佔盡便宜的道理,坐收漁翁之利只會出現在連續劇裡。
真正的生活裡哪有那麼多天上掉餡餅的運氣贏家,收益是跟付出成正比的。
掌握不「坐著等」的能力,學會主動出擊,不走捷徑,就是最大的捷徑。
很喜歡一句話,叫做極致出奇跡。
這世上,大部分人都會把事情做到60分;
小部分人會把事情做到80分;
極小部分人會把事情做到99分;
但是隻有屈指可數的人會把事情做到100分或101分,但是這樣的人,必定是人上之人。
喬布斯說,你必須要相信,相信你現在用心在做的一些東西,將來會在某一時刻串連到一起。
這個世界啊,其實沒有什麼飛來橫福。
每一個令人驚喜的未來,都藏在用心做事但是平凡無比的“當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