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篇開始,題目改成中國常見動植物。
31.水黽
水黽
水黽的三人行
水黽(shuǐ mǐn)是水生半翅目類昆蟲,屬黽蝽科,肉食性,我老家叫它“打香油的”,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名字。黽蝽科幾乎終生生活於水面,藉助體下的拒水性毛和伸開的肢體等適應性性狀,不致下沉或被水沾溼。水黽的划水速度很快,幾近變態,相當於1.8米的人以400英里的時速游泳。水黽的個頭不大,但是交配時間約30分鐘。
32.七星瓢蟲
瓢蟲幼蟲
七星瓢蟲是瓢蟲科、瓢蟲屬昆蟲。大人小孩都熟知的益蟲,肉食性昆蟲,主要捕食蚜蟲疥蟲等。對農作物苗圃花卉有相當大的保護作用,圖二為瓢蟲卵,圖三為瓢蟲幼蟲。當瓢蟲感受到威脅,3對腳關節會分泌黃色液體,有臭味,對人體無害。
瓢蟲有吃肉的有吃素的,當中是益蟲的有:七星瓢蟲、異色瓢蟲、六條瓢蟲、龜紋瓢蟲、大突肩瓢蟲、澳洲瓢蟲。瓢蟲當中是害蟲的有:茄二十八星瓢蟲、十星瓢蟲、馬鈴薯瓢蟲。
33.蟻獅
蟻獅,是脈翅目蟻蛉科蟻獅屬下的昆蟲,廣佈於北美、歐、亞各地(但英國無),中國主要分佈在新疆、甘肅、陝西、河北 廣西、河南、等省區。
蟻獅成蟲與幼蟲都是肉食性,以其它昆蟲為食,幼蟲生活在乾燥的地表下,在沙質土裡造成漏斗狀陷阱以用來誘捕獵物。抓蟻獅要連鍋端,把蟻獅小漏斗樣的家捧在手裡,將沙子吹走,蟻獅就露出來了,蟻獅只會倒退著走,往後縮,所以我老家管它叫“縮縮”。
34.蠷螋
蠷螋
蠼螋是革翅目,蠼螋科的統稱,雜食性昆蟲,腹部第3節、第4節腺褶能分泌特殊臭氣驅敵,我國記載211種,我老家管它叫“夾夾蟲”,小時候會拿一截高粱杆插在它的夾子上,看它逃跑的樣子。我國常見品種有普通蠷螋,日本蠷螋,紅蠷螋,蟹蠷螋等。家裡廚房廁所有時會見它,它不會鑽你耳朵,它會捕食蟑螂等小蟲子,所以不要傷害它。
35.蚰蜒
蚰蜒
蚰蜒(yóu yán)是節肢動物,俗稱“ 錢串子” ,“ 千足蟲” ,有的地方稱“ 香油蟲” ,古時稱“ 草鞋蟲” 。中國國內常見的為花蚰蜒,大蚰蜓和黑斑蚰蜒。蚰蜒的呼吸器官氣門長在後背,而不是身體兩側。輕輕地打它一下,它會留下一兩個腿給你,然後迅速逃跑,過段時間再長出新的腿。
36.蜈蚣
蜈蚣和前面的蚰蜒是親戚,是一種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陸生節肢動物。常見的蜈蚣有紅頭、青頭、黑頭三種。紅頭的背部呈紅黑色,腹部現淡紅色,足為淡橘紅色或黃色。青頭的背部和足部呈藍色,腹部淡藍色,體型小,長度約為紅頭蜈蚣的二分之一。毒素不強,被蜇後會造成疼痛但不會致命。蜈蚣產卵,蜷縮身體成球狀保護卵不受傷害,孵化需要1個多月,期間不進食。
37.豆娘
豆娘
豆娘屬於昆蟲綱,蜻蜓目,束翅亞目,統稱蟌(cōng)。體形嬌小,休息時翅束於背上方。身體細長且軟弱的飛行昆蟲,類似小型的蜻蜓,但不是蜻蜓。這一類比較原始的昆蟲,中國約有650餘種,由於豆娘的體態優美、顏色鮮豔,且其翅膀顏色多變,故國內外很多愛好者喜愛觀賞。
38.大田鱉
大田鱉
田鱉,半翅目,負子蝽科,又名田付(負)蝽,也就是大田鱉。是一類水生昆蟲它和負子蝽、蠍蝽等及其容易混淆,大田鱉不負子,直接將卵產至水草的莖上,負子蝽為2釐米左右,大田鱉最大可長到12釐米,國內常見的個體為7至9釐米,較小的個體只有5釐米左右,它是中國廣泛分佈的昆蟲。
39.負子蝽
雄性負子蝽
異翅目,負子蝽科。是水生昆蟲。體寬扁。約100種,常懸浮在池塘或湖泊的靜水中,腹部末端穿出水面,卵圓形的褐色蟲體懸掛在水裡。前足適於捕食,後足扁,槳狀,能划水。捕食昆蟲、蠑螈、蝌蚪、螺、小魚。有趨光性,也稱為電光蝽。受驚時有假死習性,有的會從肛門射出臭液。
負子蝽末端的爪尖有兩個,而田鱉只有一個,並且在狩獵其他昆蟲時,負子蝽則多是用肢體上下環抱,而不僅僅是前足橫抱。
負子蝽的甜蜜婚姻:負子蝽戀愛後,丈夫會把懷孕的妻子背在後背,吃喝防禦都由雄性負責,夫妻倆雙宿雙棲大秀恩愛,妻子直接將卵產在丈夫背上,耗盡畢生精力,然後悄悄潛入水底,孤獨的死去,甚至來不及看到愛情結晶出世。丈夫則帶著妻子的心願,頑強地小心翼翼地照顧著小寶寶,期間要躲避各種天敵,不能讓卵冷了,也不能熱了,直到小負子蝽出世。
40.茶翅蝽
茶翅蝽
茶翅蝽卵
茶翅蝽,為半翅目,蝽科。在東北、華北、華東和西北地區均有分佈,以成蟲和若蟲危害梨、蘋果、桃、杏、李等果樹及部分林木和農作物,近年來危害日趨嚴重。我們老家叫臭大姐。蝽類昆蟲很多種,都有臭腺,屬不完全變態昆蟲,只有卵,若蟲,成蟲3個階段,比蛾,蠅之類的變態發育少了一個蛹的階段。
(本篇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