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裘皮大衣還是身份和財富的象徵,一件動輒就要3、4萬,即便如此依舊有無數人趨之若鶩。可隨著皮草市場的日益慘淡,如今一件裘皮大衣僅僅只需要三四千元,價格跌了10倍,昔日追捧它的人們此刻反倒棄之如敝屐,這是怎麼回事呢?又能夠給予我們怎樣的啟迪?
所謂裘皮大衣,其實就是利用鞣製過的動物毛皮製造出來的衣物,它們不僅保暖效能絕佳、輕便耐用,而且具有華麗高貴的品質,在20年前的中國是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東北地區,無論男女老少還是老幼婦孺,只要你穿上一件裘皮大衣,就能夠獲得一陣陣豔羨的目光。
可細心的朋友應當發現了,近些年皮草市場越來越不景氣,人們也越來越不願意去購買裘皮大衣了,是因為全球變暖裘皮大衣穿不著了嗎?當然不是,畢竟羽絨服依舊賣得相當火爆,真正導致裘皮大衣跌落神壇的,其實是以下7個原因:
一、裘皮大衣失去了附屬價值和市場定位
倘若單純只是為了保暖,人們大可以包裹著棉被出門,何必花幾萬塊錢去買一件衣服呢?在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那個特殊時期,人們的物質條件也比較落後,因此價格昂貴的裘皮大衣就成為了人們彰顯身份和財富的象徵。
有著相同意義的還有黃金製品以及大哥大這些東西,它們都一度是富人階級拿來炫耀的談資。可是如今時代已經變了,人們大可以去購買幾十萬一個的包包,數百萬一輛的豪車以及上千萬一塊的手錶,再購買裘皮大衣這種東西,非但不能彰顯地位,反而還會被人們嘲作暴發戶。如此一來,裘皮大衣就失去了它的價值和定位,沒落自成定局。
二、裘皮大衣領域水太深,真假難辨
在皮草熱潮剛剛掀起的那個時代,的確有很多人藉此發了一筆橫財,而在這之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湧入其中,緊接著應運而生的就是價格戰和假冒偽劣產品。
同樣的一件裘皮大衣,你賣2萬我就賣15000,你賣15000我就賣8000,由於這行利潤極高,只要高於成本價,商販們都能掙到錢,所以價格浮動很大;對於那些便宜的你還不敢輕易去買,因為有的是真的“良心出售”,而有的卻只是在賣假貨,普通人根本就無法辨別真假裘皮,你咬咬牙決定花2萬去買正品,結果買來的還是個假貨,你說氣不氣人?
三、裘皮大衣易掉毛、難保養
雖然裘皮大衣從外觀上來看高貴華麗,可裡邊卻並不是這樣,你穿一次脫下來就會發現很容易出現掉毛的情況,倘若只是粘在毛衣上也就罷了,關鍵掉著掉著皮草還會失去保暖效能,這是很多人都不能接受的。
與此同時,“金貴”的皮草保養起來也是一大麻煩,光是乾洗,每次至少就要支出200~300元,再加上其他保養費用,哪有直接套一件羽絨服來的清淨省事?
四、裘皮大衣的價效比很低
要說20年前,花個萬兒八千買一件裘皮大衣,還算划算,雖然一年之中只有冬季能穿個幾次,但是好歹還算是保值品,要是不想要了,無論是賣的二手市場還是送到典當行裡,都能夠換回一筆錢。
可現在就不一樣了,且不說典當行這種地方人數日益減少,二手貂皮大衣在市場上也賣不出什麼價格來了,沒有辦法保值,買裘皮大衣的人自然就更少了。
五、湧入的資本太多,銷量難以帶動
在20世紀初的時候,很多資本家都意識到了皮草生意掙錢,於是開始大量進入這個產業,大規模提高了裘皮大衣的產量。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在資本家們下水之前,一件裘皮大衣的原材料可能就能賣個1200元左右,可是如今呢?隨著人工養殖的興起,一件裘皮大衣的原材料很難超過140元,成本低了,價格自然暴跌,銷量自然暴漲,當供給遠遠大於需求的時候,裘皮大衣市場開始垮臺,這行的生意愈發冷淡。
第六、保護生態環境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製作裘皮大衣其實是一個非常殘忍的過程,我們甚至可以說整個皮草行當都是一個比較血腥的生意。因為一件裘皮大衣往往就意味著一個動物的死亡,而且為了保護皮毛的完整性,這些動物的死亡過程往往會比較痛苦,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都開始自發的拒絕皮草、拒絕裘皮大衣。
不僅是消費者,生產者亦是如此,很多服裝設計是因為設計皮草而受到人們的口誅筆伐,口碑垮塌的不在少數,當設計師們都不願意再踏入皮草設計領域的時候,結果不言而喻。
第七、裘皮大衣市場暴跌
國內生產出來的裘皮大衣,其實只有一部分是傾銷到國內的,至於剩下的那部分,則大多被賣到了俄羅斯。全年氣溫較低的俄羅斯比我們更需要裘皮大衣,再加上俄羅斯人也比較喜歡這些東西,所以早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國內就興起了一大批“倒爺”,專門從我國東北跑到俄羅斯去賣這些東西。
可是隨著俄羅斯經濟受到制裁,俄羅斯人民的消費水平也顯著下降,裘皮大衣市場縮水式暴跌,國內供大於求的情況更為嚴重,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原來3、4萬塊錢的裘皮大衣,如今3、4千都沒人買了。
時代在發展,跟不上時代的商品就註定會被淘汰,這並不值得惋惜,只能說大家在做生意前還是要理性投資,看清市場情況,切記不要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