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問吧
法醫常說:“屍體是不會騙人的。”同樣,考古發現的人類遺骸也是不會騙人的。人骨考古學家以考古遺址中的骨骼和牙齒為研究物件,探索人類的起源與進化、古代人類的體質特徵、生活方式、健康狀況、飲食結構以及遺傳結構等問題。
人口增長、城市擴張、生存壓力、疾病健康怎樣反映在人體的骨骼上?如何從骨骼中復原當時的社會文化?本期問吧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明輝、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陳靚、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李法軍,一起聊聊骨骼考古中發現的人類簡史。
@西瓜可樂味:DNA考古和骨骼考古有何不同?
陳靚:主要是研究方法不同,骨骼考古是建立在裸眼對骨骼的觀察、測量,或者藉助一些儀器裝置,比如X光機、CT等來觀察骨骼上留下的骨的增加或者減損的“印記”,骨骼微觀結構的變化,復原古代人群的體質特徵,健康狀況。DNA是從古代人群人骨樣本中擴增提取DNA片段,瞭解小到墓地中個體的資訊,比如個體的性別,個體與個體中的親緣關係;大到群體人類群體親緣關係的遠近,人類起源與演化的路線等資訊。
@nshishui:怎樣確定骨骼的年代?
王明輝:確定骨骼的年代有很多種方法。可以根據與骨骼伴出的文物年代來確定骨骼的年代。如果有墓誌,可以根據墓誌的記載確定骨骼的身份和年代;還可以用骨骼的碳十四測年確定骨骼的絕對年代,利用棺材等炭化木材也可以做碳十四測年。
@午夜南瓜會變馬車:在不受到破壞的情況下,骨骼是不是一直都保持原樣?會分解、開裂、變成粉嗎?
王明輝:骨骼很難保持原樣,只有在極特殊條件下骨骼會儲存較好,例如在新疆極乾燥的情況下容易形成乾屍,在西伯利亞或高山環境下容易形成冰屍,在南方儲存條件特別好的情況下可能形成溼屍(如馬王堆漢墓),還有就是像埃及特別條件下形成的木乃伊。人類遺骸自死亡埋葬開始就一直受到破壞,破壞因素來自很多方面,比如細菌、土壤酸鹼度以及正常降解的影響。
化石的形成條件十分苛刻,需要多種因素都符合,這也是化石發現較少的原因之一。
@砂漬:化石中的骨骼會風化嗎?
王明輝:骨骼成為化石需要經歷萬年以上,並透過置換等複雜的生化、地質變化,因此具有稀缺性。化石一般具有硬度較大,吸水性強等特點,也較普通骨骼具有更強的抗風化性。但如果長期暴露在乾燥、風沙和強光照射的環境中,也會出現風化,比如我們在戈壁發現的一些動物化石,有些也有風化現象。
@砂漬:牙齒算是骨骼嗎?
王明輝:牙齒是一種複合體結構,如果僅僅從外部來看,露出齒齦的部分叫釉質(主要是羥基磷灰石),包埋在齒齦裡面的齒根表面一層屬於骨樣組織,這部分可算作是骨骼。
@byebyebye321:考古發現的骨骼難免會受自然條件影響而變化,請問這會對研究古代人類體質特徵、生活方式等產生影響嗎?
王明輝:這是個好問題。考古發現的骨骼一般由於時代和埋藏環境的影響比較破碎,這就需要人類學家首先要對骨骼復原,儘量收集更多的人骨碎片,開展高度復原。根據復原後的人骨開展體質特徵的研究,有些由於骨骼儲存情況差,可提取的資訊有限,形態特徵可能並不明確。
關於生活方式的研究有很多種,包括古病理、骨骼創傷、生存壓力、食物結構、遺傳資訊等,有些需要骨骼有較高的完整度,有些分析則屬於微損分析,例如同位素和古DNA分析,骨骼需要量很少。
人類骨骼中能讀出哪些資訊
@程式碼再敲也看不懂:請問出土的遺骸都可以追溯到什麼資訊,可以知道身高體重、哪裡人嗎?
陳靚:從出土人骨上,可以判斷個體的性別、年齡。透過長骨的測量,可以推測他(她)的身高、體重,生前患有的一些疾病、留下的創傷,還可以知道他的食譜構成、長時間形成的某些特殊行為習慣、種族特徵、出生地等資訊。另外,不同朝代處於不同的自然環境下,對人的體質形態會有一定的影響,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審美和社會風尚,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骨骼。唐朝以豐腴為美,可能會在骨骼上有一定表現,但是目前還沒有相關研究。
@鹹鹹加點鹽:怎麼鑑定發現的骨骼是人骨而不是其他動物?現階段發現過哪些熟知的古代名人遺骸?
陳靚:因為人類是直立行走,所以骨骼形態特徵與動物,特別是哺乳動物不同,比如骨盆的結構更適合直立行走,頭骨上枕骨大孔的位置與動物相比更靠前一些。
在中國,我們熟知的古代名人現在還能見到的就是魏武帝曹操的遺骸了,曹操墓發掘中,骨骼考古工作是由王明輝老師完成的。在國外,末代沙皇一家人的遺骸都發現了。
@澎湃網友imyeai:請問從骨骼能看出我們和古代人的健康狀況差別嗎?差距大嗎?
王明輝:能,但不是全部。有關於創傷、某些代謝性疾病或者先天性疾病、某些傳染性疾病可以來衡量我們和他們的健康差異。另外,骨密度、粗壯程度、身高、體質量(體重)等也是很重要的指標。總體上,不同時代、不同生業方式的人群之間是有明顯差別的,但是同一人群內部也會因人而異,個體差異也是比較明顯的(比如性別差異或者等級差異)。
@玫瑰色的你:請問古代人是否都骨架相對小一些?腦容量的大小跟現代人有差別嗎?
王明輝:古代人的骨架大小的問題,要看古代人要古到什麼程度了。如果到數十萬年到數百萬年的猿人階段,這時候的人是比現在的人身高要低,骨架相對較小。但是到了數萬年前的晚期智人階段,身高和腦容量與現代人差不多了,骨架也與現代人差異不大。新石器時代、夏商周時期以及秦漢王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骨架差異不大。只是個別遺址的個別個體的身高要高一些,也有身高較低的,但整體上變化不大,腦容量也沒有明顯的變化。
@SwingToys:據說貧血也能從骨骼中反映出來?
陳靚:造血本身就需要依賴紅骨髓,骨骼和血液系統是相聯絡的。貧血可能會導致骨骼上出現一些異常的病理性小孔,比如在眼眶上部、頂骨的兩側等位置出現,我們稱為篩狀孔。頭骨的板障結構也會改變,表面的骨密質會消失,骨會增厚,與正常的骨表面有明顯差異。這些印記可能終生保留。
@鹹鹹加點鹽:睡扁頭這個習慣是自古以來都有的嗎?考古有沒有發現古人也會睡扁頭?
王明輝:所謂的睡扁頭,我們人類學屆稱為枕部人工變形現象。考古中也有發現,最早在數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顱骨上發現有類似枕部人工變形現象。我國在2-3萬年左右的山頂洞人也發現有類似習俗。新石器時代的山東大汶口文化和紅山文化也發現大量枕部變形現象。這種變形現象影響深遠,幾乎各大洲都有考古發現。例如瑪雅人也有枕部現象現象,但和中國的變形現象略有差異,埃及的頭骨變形與中國的變形現象也有差異。在我國東北一些人群和太平島嶼上一些族群中尚有類似現象的孑遺。
@神的魚兒:透過骨骼可以知道古人生前是天災遇難還是自然老死嗎?
王明輝:骨骼創傷是人類學家研究的重點之一,一般在骨骼上比較容易分辨創傷型別,哪些是骨折,哪些是兵器傷,還能推測兵器的型別以及是否經過治療或立即死亡等。在創傷研究方面,我們考古人也是沒問題的。
古代人的死亡原因有很多,不是所有死亡原因都與骨骼有關,也不能說沒有發現死亡原因就一定是天災或自然死亡。例如溺水死亡、腦梗死亡等與骨骼無關,則很難判斷死因。因此,判斷古人的死因是很困難的,太多的未知因素需要我們考慮。
責任編輯:鞠文韜
校對: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