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映的電影《長津湖》再現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東線的長津湖戰役的壯烈場景。志願軍第27軍戰鬥傷亡8000餘人,凍傷10800餘人,付出了巨大代價。時任27軍司令部管理科科長的邢志儀也參加了這次戰役,他幸運地活了下來,並隨27軍在朝鮮戰場奮戰了近兩年,卻在回國途中遭敵機空襲不幸犧牲。
他離祖國只有一步之遙,卻停了下來,不能再和家人團聚。他的遺體入葬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他的事蹟為後人所傳頌。
志願軍第27軍79師翻過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包圍柳潭裡之敵。
英烈簡歷
邢志儀,山東萊陽人,1912年生,生前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7軍司令部管理科科長。1939年7月入伍,1940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排長、管理員、參謀、科長等職。1952年9月在歸國途中遭敵機空襲光榮犧牲。
入葬情況
1953年2月28日,邢志儀入葬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墓地番號東區二排六號。
棄商從軍做後勤保障
邢志儀從小就特別能吃苦,20歲那年曾到煙臺學商一年,23歲時從親戚處借錢做買賣。1939年7月,27歲的邢志儀積極要求參軍,如願到軍校學習,結業後被分配到膠東軍區獨立營當管理員。他工作積極,任勞任怨,表現很好,一年後又被派到膠東軍區供給部擔任糧秣幹事。
工作中,邢志儀深刻體會到做好供給保障工作的不易。由於當時物資匱乏、供應困難,很難滿足部隊生活需要,邢志儀就按照先重後輕、先主後次、先他人後自己的原則,安排糧秣請領和發放。有時因供應不上,受到部隊官兵埋怨,他從不計較,而是加倍努力工作,想方設法搞好保障。他經常深入部隊,徵求對物資供應的意見建議。一次,他了解到有兩個營對伙食問題有反映,他專門去聽取情況,來回跑了幾十里路,又帶人給他們送去糧油。
抗戰勝利後,邢志儀擔任膠東第5師司令部4科科長,積極投身到解放戰爭中。1947年3月,第5師編入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1947年5月,9縱成立不到兩個月,就參加了孟良崮戰役。此後,他又隨部隊參加了濟南戰役。部隊打到哪,他就帶領同志們把物資運送到哪,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和努力。
1949年2月,9縱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軍。他隨部隊參加了渡江戰役、解放上海戰役。渡江戰役前,師首長對後勤保障工作專門作出部署,要求備足糧彈,搞好伴隨保障,絕不能因為保障出問題影響戰鬥程序。邢志儀斬釘截鐵地說:“請首長放心,我們堅決完成任務。”整個戰鬥,後勤保障緊跟部隊,沒有出現戰士們吃不上、沒彈藥的情況。
硬啃“冰土豆”解餓
1950年11月初,時任志願軍第27軍司令部管理科科長的邢志儀,奉命隨部隊入朝參戰。由於入朝匆忙,部隊中多數官兵還都穿著薄冬裝,他們面臨著朝鮮北部最苦寒的蓋馬高原山區極寒天氣的考驗。
部隊在開進途中,遭到了美軍在沿線各條道路及各要點的空襲,凡是我軍可能的後方補給線、兵力集結地區、部隊機動路線等,美軍飛機都日夜不停地實施偵察和轟炸。部隊嚴格執行隱蔽要求,不能生火做飯,又凍又餓加劇了人員凍傷凍病的情況。露營時,邢志儀和幾個參謀也加入到工兵連修築掩體工作中,儘可能讓部隊首長和機關人員能住得防風一點,防止凍傷。他還建議官兵採取兩人一組合被窩睡覺,就是在雪地上找些樹枝、雜草等鋪在下面隔潮隔寒,兩床被子一鋪一蓋,兩人穿著衣服一邊一個鑽進被窩後,把對方的腳抱在懷裡,頭戴棉帽,枕著自己的膠鞋睡覺。
部隊入朝時每人背一個乾糧袋,大約有二三公斤的高粱米,等他們到了戰場就吃完了。朝鮮老百姓都跑光了,根本借不到糧食,官兵只能經常捱餓。這可急壞了負責軍司令部後勤保障的邢志儀。他想辦法籌糧,曾在朝鮮老鄉家找來一袋土豆,把土豆煮熟了,可是剛送到司令部,土豆全都凍成冰疙瘩了。沒辦法啊,因為路很遠,天氣寒冷,又不能就近生火做飯,大家只能硬啃,夾在腋下化,化一層啃一點兒,再化,再啃……
歸國途中遇空襲犧牲
長津湖戰役後,邢志儀隨27軍休整了5個月,隨後參加了第五次戰役。抗美援朝戰爭經過五次戰役後,朝鮮戰局發生重大變化,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被趕到“三八線”以南,朝鮮北部廣大地區已經收復,從根本上改變了朝鮮戰場形勢。敵我雙方均由原來大規模運動戰轉為有陣地的戰略防禦,戰爭出現相持局面。
27軍此後參加了金城地區陣地防禦作戰。由於美軍飛機頻繁轟炸後勤補給線,後勤補給比較困難,軍機關也出現斷糧的情況。有一次,司令部只剩下一口袋地瓜,為了讓大家都能吃上飯,邢志儀就組織大家挖野菜,把地瓜和野菜放在一起,煮成粥分給大家吃。雖然味道差了點,但基本上能保證每個人填飽肚子。
在元山沿海二線防禦期間,27軍先後完成野戰防禦土木築城作業、精簡整編、戰備軍事訓練、反細菌戰、防原子彈教育、大規模坑道作業、修路架橋等任務,邢志儀很好地完成了軍司令部的後勤保障工作。他還利用戰備訓練和施工間隙,組織管理科同志開墾荒地,種植蔬菜,解決司令部機關的部分吃菜問題。眼看著27軍即將凱旋,1952年9月,邢志儀先期動身,為部隊回國打前站,歸國途中遭到敵機空襲不幸犧牲。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周賢忠/文 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供圖
編輯:王沛霆
責任編輯:張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