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襲擊標誌著日本帝國主義在亞太地區結束的開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對夏威夷檀香山的珍珠港海軍基地發動突然襲擊,引發了與美國的戰爭。在那之前,日本一直避免與美國發生衝突,但由於政府、陸軍和海軍之間嚴重缺乏溝通,各自有不同的議程,因此缺乏統一的戰略。日本政府努力透過外交渠道避免戰爭,而軍隊則熱衷於與假想敵蘇聯作戰。自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簽訂以來,海軍一直被冠以“無用”的代名詞。於是海軍積極主張與美國開戰,以期恢復其存在的理由,儘管日本在國力上遠不如美國。
日本偷襲珍珠港改變了其他軸心國在歐洲的話語權。日本、德國和意大利於1940年9月簽署的“三方條約”是一個軍事聯盟,承諾在任何一方受到攻擊時相互提供政治、經濟和軍事援助。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東京曾希望透過這個聯盟與美國進行談判,同時對其進行控制。珍珠港事件的訊息讓希特勒感到高興,他將日本突然襲擊的初步成功視為一個機會。儘管日本發起了襲擊,他在幾天後的12月11日就向美國宣戰,義大利也在同一天效仿。其影響是將主要經濟強國美國作為對手拖入戰爭。這種對日本太平洋戰略智慧的高估最終對軸心國沒有任何幫助。
對日本來說,偷襲珍珠港是一場豪賭。在許多戰線上缺乏溝通、日美之間經濟實力的巨大差異以及基於短視戰略的錯誤估計,共同導致了日本和其他軸心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敗。這也標誌著帝國主義日本在亞太地區的終結。
如果沒有亞洲戰爭,任何時間美國加入歐洲戰爭都會更加困難
在考慮珍珠港事件是否是一個轉折點之前,必須牢記對夏威夷的襲擊並非不可避免。想想希特勒進攻波蘭前兩年抗擊入侵的國家的經歷:中國。
在20世紀初的大部分時間裡,中日之間的緊張局勢一直在加劇。1937年7月7日中日戰爭徹底爆發。一年後的1938年中期,大部分文化中心城市都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包括南京、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中國沒有正式的盟友,蘇聯、英國和美國的非正式援助只是權宜之計。許多觀察家認為:中國不可能打贏這場戰爭。但中國人自己卻不這樣認為,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下,全國上下不顧一切地抵抗入侵者,並最終取得了勝利。
珍珠港事件的目的是迫使美國在太平洋和東南亞達成可接受的安排
至少從日本的角度來看,珍珠港襲擊幾乎對軸心國的事業沒能提供任何幫助。
日本的誤判將一個嶄露頭角的工業超級大國帶入了全球鬥爭。襲擊珍珠港的決定在日本高層中引起了極大的爭議。有影響力的聲音堅持認為:在中國的戰爭和對蘇聯的防備才應該是戰略重點。
如果我們考慮到珍珠港事件(包括未遂政變)之前日本政治的劇烈混亂性質,以及帝國陸軍和海軍之間的跨軍種競爭(兩者都獨立向裕仁天皇報告),這種畸形的關係必然會導致戰爭的擴大。畢竟,珍珠港事件的最終目的是迫使美國在太平洋和東南亞達成可接受的安排,而不是挑起全面戰爭。
珍珠港事件使世界領先的經濟體能夠製造出歷史上最強大的軍事機器
希特勒對珍珠港事件的反應更決定了軸心國的命運。在1941年底,美國和德國進行了一場未宣戰的海戰。此時華盛頓正在向盟軍提供大量補給。然而,如果沒有正式宣戰,羅斯福就無法充分調動美國經濟,其生產只能滿足盟軍的一部分需求。到1941年11月下旬,也只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贊成宣佈美德戰爭。
日本偷襲珍珠港並沒有解決問題。它團結了美國人,但只是反對日本,而不是德國。正如Arthur Vandenberg所說,它並沒有“結束任何現實主義者的孤立主義”。
雖然希特勒曾秘密承諾:如果日本襲擊美國,他將支援日本。但並沒有條約義務讓他這樣做。東京不能確定希特勒會守諾。最終,希特勒倉促對美宣戰是因為他估算:如果美國只關注日本,就會迅速取得勝利並將全部注意力轉向德國。但在宣戰後,卻意外地使美國團結一致地進入了戰爭,這正是羅斯福所希望的。
如果美國國內的不團結因素持續數週甚至數月,那麼這可能會影響對歐洲的軍火援助,對北非的英國和蘇聯對莫斯科的防禦將造成嚴重後果。是希特勒讓美國全面投入戰爭,對抗每一個軸心國。它使世界領先的經濟體能夠創造出全球歷史上最強大的軍事機器,並鞏固了確保軸心國毀滅的聯盟。